材料話題作文“危機與轉機”及範文

材料話題作文“危機與轉機”及範文

胡高清

在美國阿拉巴馬州恩特曾穎鎮的公共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身正面有一行金色大字:深深感謝象鼻蟲在繁榮經濟方面所做的貢獻。

這要從一場災難說起。

19XX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席捲了阿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蟲子所到之處,棉花毀於一旦,棉農們欲哭無淚。災後,世世代代種棉花的阿拉巴馬州人,認識到僅僅種棉花不行了。於是,開始在棉花田裡套種玉米、大豆、菸草等農作物。儘管棉花田裡還有象鼻蟲,但根本不足為患,少量的農藥就可以消滅它們。棉花和其它農作物的長勢都很好。結果,種多種農作物的經濟效益比單種棉花要高4倍。阿拉巴馬州的經濟從此走上了繁榮之路,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阿拉巴馬州的人們認為經濟的繁榮應該歸功於那場象鼻蟲災害,遂決定在當初象鼻蟲災害的始發地建立一座紀念碑。

由恨生愛,由危轉安

孫慧敏

當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吞噬了阿拉巴馬州收穫在望的棉花,誰能想到初時欲哭無淚的痛恨會在日後化為紀念碑上的金色大字“深深感謝”?當阿拉巴馬人被迫放棄世代傳承的耕種習慣,誰又能想到當年從零開始的危機會在今天變成綜合利用土地後的經濟繁榮?

我想,這是一個由恨生愛的故事,也是一段由危轉安的歷程。收穫了美好生活的阿拉巴馬人,其實最應該感謝的,是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的自己;是不囿於困境的限定、向前探索的自己;是不餒於危機的重創、自立圖強的自己。因為唯有此,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望才能戰勝對困境的成見與仇恨,讓人們完成作詞家荀夜羽筆下的“與天數相抗,逆轉世態炎涼”的奇蹟,最終轉危為安。所以,我們就能夠理解張瑞敏在76台冰櫃不合格的危局中砸下第一錘的決絕,若無這決絕,便無所謂如今海爾的過硬質量;我們也能夠明了曼德拉在27年的牢獄之劫中未曾停下抗爭種族隔離的腳步的堅持,若無這堅持,便無所謂後來南非的發達繁榮。

《聖經》中說: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它就不能變成酒。生命的豐饒與醇厚,不在於一路風平浪靜的絕對安逸,而恰在於時有山重水複,而終見柳暗花明的必經波折,在於“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盡力而為。我們往往會在危機到來之時雙頰生愁,意氣難平,將危機之中蘊藏的無限轉機消耗成一片虛無。但其實對於我們而言,重要的不是凱鏇,而是戰鬥。被打敗過,才有所謂反擊;被威脅過,才有所謂堅守;被仇恨蒙蔽過,才有後來的“相逢一笑泯恩仇”;被黑暗禁錮過,才有後來的“守得雲開見月明”。人生之道,大抵如此。

面對冰冷鐵窗生活,王爾德自視高貴,被迫和出身低下的囚犯同吃同住,身心受到極大的創傷——他沒有看到轉機,從此一蹶不振;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則是被人從行刑架上解下來送往勞役營的,死裡逃生使他的生活重現轉機,他更加珍惜哪怕是充滿苦難的生命,他賣力地服勞役,與那些犯人交談,竭力發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為自己日後的寫作積累素材。牢獄生涯打倒了王爾德,卻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下《罪與罰》這部傳世名著,就這樣,由於缺少發現轉機的慧眼,脆弱的靈魂被命運嚴厲的鐘聲震得粉碎。而只有在不幸中發現轉機塑造堅強的靈魂,才不會被打倒,才能與之演奏出生命的強音!

是的,對苦難,我們或許曾恨之切膚,卻更應以堅貞自勵的姿態粉碎橫亘眼前的障礙,然後才能愛之入骨;對危機,我們或許曾固步自封,卻終究要以自我突破的勇氣完成從平庸到偉大的蛻變,然後才能安享流年。這世事亦曲亦全,這人生亦直亦枉,既然我們再後退也不過是回到原點重新開始,為何不為自己與命運搏一場酣暢淋漓?既然我們已見識過太多轉危為安、化鴟為鳳的奇蹟,如何不敢親身對劫難贏一個漂漂亮亮?只要相信,只要奮力,只要堅決,只要慷慨,我們終會達到“純則粹,陽則剛”的圓滿,讓一切由恨生愛,由危轉安。

故曰:恨意不必徒生,此心靜後終有大愛流光;危機何須自擾,此生搏過因以安然謝場。

危機左右,轉機常在

李曉彤

一次重大的象鼻蟲災害來臨才使得農民們認識到自己的種植結構有誤,於是,科學種植,經濟騰飛;一次嚴重的水源物質短缺才使得古人們發覺自己的生存來源單一,於是,開荒築堤,生產進步。很多時候,上帝都喜歡以創造“危機”的方式和人們開玩笑,但無論他關閉了你人生當中的多少扇門,總有一扇窗會被他悄悄地為你敞開。

自古有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界是平衡的,人群絕對的失望背後一定潛藏著絕對的希望,正如巨大的危機左右總伴隨著重大的轉機。在危機面前,我們大可不必似沒頭蒼蠅般張皇失措,也不必調轉馬頭落荒而逃,或許,此時的沉著冷靜反而會幫助我們找尋到危機左右的轉機。

當阿根廷不宣而戰,“馬島問題”重又以重磅炸彈的形式對柴契爾夫人構成威脅——國民民族感激起,同僚慘遭彈劾,敵對惡意潑髒水要她下台,一切似乎都在往無法更壞的方面發展。鐵娘子沒有驚慌,有的只是力挽狂瀾的決心和一副理智的頭腦,於是,“福克蘭島戰役”勝利,柴契爾反而成為了民族英雄,順應民意成功三連任首相。

當彼得三世的殺機日益暴露,葉卡特琳娜既沒有聽天由命,亦沒有茫然自失——面對彼得,她假裝百依百順,盡力討好,以爭取她在暗地裡為推翻荒唐的彼得三世所做準備的時間。終於,時機成熟,俄國人民的“小媽 媽”隆重踐祚,帶領俄國人民重新走上富強的道路。

當褚時健面臨牢獄之災的重大危機時,他沒有從此沉淪。在褚時健75歲的高齡時,他在哀牢山上開始種他的橙子,十年過去後,“褚橙”行市,大獲成功!所以,著名企業家王石對褚時健發出了內心的讚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是的,這是個危機四伏的時代,但並不代表著我們要因為腳下的荊棘而固步不前,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因為生命中接踵而至的失望而絕望不振。危機左右,轉機常在。比起前些日子因演出場地垮塌致死16人而引咎自殺的韓國負責人,我更喜歡坦坦蕩蕩面對“被退隊”的鄭秀妍,當形形色色的髒水迎面而來時,這個比男子還堅韌的女孩兒沒有逃避,沒有順從,反而從容地接受了大眾的目光,於是,那雙在演藝事業上被人生生折斷的羽翼在商業道路上得以重生,這次危機也使得她那良好信用被世人所見證。

飄搖的風雨背後是一彎絢麗的彩虹,枯敗的腐葉之下是來年重生的綠意。危機中,保持一副清醒的頭腦,一顆堅定地決心,相信轉機一定會在不遠處出現!

直面危機,創造轉機

李鑫

19XX年,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棉花田曾遭遇過一場近乎於滅頂之災的特大象鼻蟲災害。世世代代只種棉花的阿拉巴馬州人,面對棉花毀於一旦的慘重損失,沒有怨天尤人,亦沒有在蟲災後得過且過,繼續先祖留下的種植習慣,相反,他們在危機後意識到了應該有所轉變,嘗試了多種農作物的種植——以一場危機為契機,阿拉巴馬州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出了經濟的繁榮。

曾有人這樣解釋“危機”,即“危險與機會”,這樣的解釋,巧妙亦富有哲理。那些在看似安逸的環境中累積的矛盾和問題在我們猝不及防時洶湧而來,隨時可能將我們拉入危險的境地。但同時,它不僅蘊含著“此路不通”的提醒,更為我們提供自醒自悔的機會。

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寫“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活在瞬息萬變的人世間,危機往往不期而遇,而面對危機的態度及方法往往決定著我們未來的發展。其實,無論危機是以蟲災的方式出現,還是變換身份阻攔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都要明白,即使危機無可避免,我們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全身心奮鬥的力量,如阿拉巴馬州人一樣,化解危機,創造轉機。於困境中尋出路,在逆境中謀發展,依靠智慧與魄力為自己創造一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轉機。

曾國藩面對清政府對其猜忌打壓的“信任危機”,沒有輕舉妄動或置之不理,他依靠自己出眾的能力理順了與清廷的關係,更趁機取得了半數以上的省級地方實權,隱掌半壁江山;稻盛和夫面對日本航空公司負債累累的“經營危機”,沒有坐視不管,他欣然擔當大任,於危機中力挽狂瀾,竟使日本航空公司再度盈利上市,拯救了日本的經濟。

放眼國家,中華名族亦是在內憂外患的危機中再度崛起,積極改革,力主創新,終於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危”與“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若要化“危”為“機”,化“險”為“夷”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要依靠冷靜的頭腦,發展的眼光,轉變的智慧,從危機中自省,在危機中成長。

馮驥才曾說:“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的確如此,面對人生中的危機,我們不能自暴自棄,我們需要放平心態,積極求索,抓住條件,創造機遇。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危機窘境後絕處逢生,共同欣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