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寒假作業”材料作文:“曬作業”是教育良機

當茲e時代,一切事物似乎都有“網際網路+”的趨勢,連學生作業都開始“上線”了。近日廣東南海區某國小要求學生假期在微信群“曬作業”的做法,便是“網際網路+”趨勢的體現。

但與此同時,電子產品的使用一直是學生與家長間的一大重要爭議焦點,以至於家長們往往“談e色變”,總擔心孩子們會把視力和心志全搭進去。這也是為何微信“曬作業”會讓部分家長擔心疑慮。

在我看來,家長完全不必將作業電子化視作洪水猛獸,而反應視為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與電子產品關係的契機。

我們應當明確,該國小“布置微信寒假作業”,是旨在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積極性、預防學生拖延症的舉措。對比,家長應該表示配合,據此幫孩子安排每日學習任務,督促孩子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同時,該作業好處在於,誰先完成誰先“曬”,一目了然,能給孩子一種處於競爭中的緊張感,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孩子“施壓”,將他們不甘人後的拼勁釋放出來。這樣一來,作業完成了,孩子也有了成就感和積極性,豈非美事?

所謂“孩子視力受影響,甚至沉迷於手機”云云,責任往往不在校方監管不力甚至布置線上作業“縱容”孩子上網,而在家長缺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與適當管制。孩子在微信上曬個作業花不了十分鐘,倒是玩起電子遊戲往往停不下來;而家長對電子產品的認識總局限於“娛樂玩具”,往往粗暴制止,效果好壞且不論,久之連孩子只將電子產品用於娛樂用途了,甚至有時家長也起反面帶頭作用,前不久一個孩子一句“爸爸是愛手機還是愛我”之問,值得家長深思。

而微信“曬作業”則為家長正確引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提供良機,孩子為“曬作業”方式感到驚奇甚至萌生興趣時,家長便可就勢引導孩子認識手機的多種用途,讓孩子的思維早早走出“遊戲”“娛樂”的局限,更注重手機便利生活的“工具”一面。同時家長也應以身作則,不那么依賴手機,或更多地體會擁有手機是“工作剛需”。如此才能在限制孩子使用手機時更更有說服力。

科技是把雙刃劍,但更是第一生產力,事在人為,面對各種形式的“網際網路+”,我們不該因循守舊,而應去引導,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