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優秀作文:真正的勇氣

什麼是真正的勇氣?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它告訴我們涉世未深的人或動物似乎都比較有勇氣,不畏懼權勢力量。似乎一個人勇氣的大小與涉世的深淺密切相關。但我認為,真正的勇氣不是匹夫之勇捨得性命的蠻幹,真正的勇氣是在民族興亡面前展示自己治國方略,不惜犧牲個人生命而喚醒朝廷和人民的凜然正氣,真正的勇氣是那些面對社會時弊,不顧身家安危,用犀利的筆觸,喚醒中華民族的吶喊,真正的勇氣表現在刻苦訓練過硬本領,精準作業,當合人民需要時敢於擔當的心理素質。 真正的勇氣不是匹夫之勇捨得性命的蠻幹(段落分觀點,即分論點,是作者對勇氣的認識)。那些不諳世事的“牛犢”們,面對“老虎”表現出來的是真正的勇氣嗎?不是的!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成為趙軍主帥,他對於那支令東方六國戰慄的虎狼之師是何等鄙視,甚至揚言要活捉秦將王翦。然而,等到趙軍潰敗,正需主帥力挽瀾之際,趙括卻失去了先前的豪情,無力回天,最終自己也被射殺而死。趙括最初表現出來的與其說是勇氣,還不如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此等“匹夫勇氣”白白犧牲了四十萬將士生命(聯考作文儘可能不用譏諷的話語),也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 真正的勇氣是在民族興亡面前展示自己的治國方略,不惜犧牲個人生命而喚醒朝廷和人民的凜然正氣(段落分觀點)。“雖九死其尤未悔”,屈原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而屢遭秦國奸細賄賂的楚國朝臣陷害,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屈原寧可投江而死,也決不被侮辱清白之身(要懂得詳略適當,應簡略介紹屈原為什麼勇敢赴死)。大丈夫寧可捨棄生命,也絕不苟活於世,可謂勇也!在國家積弱,列強侵擾的清末,為強國策,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的譚嗣同等六君子,在變法失敗後被捕殺頭。“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等人的浩然正氣,終於喚醒國人的“五四”運動。是勇氣賦予了他們鬥爭的決心,是民族大義讓他們置之生死於度外,這就是真正的勇氣,它與涉世深淺並無關聯。 勇氣是那些面對社會時弊,不顧身家安危,用犀利的筆觸,喚醒中華民族的吶喊(段落分觀點)。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涉世漸深,當“牛犢變成老牛”時,他們確實會“怕”。但是,“老牛”的“怕”,並非畏懼與退縮,而是歲月凝聚的智慧結晶,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老牛”們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退。當黑暗籠罩中華大地上時,當無數自詡為“不怕虎牛犢”都畏縮時,魯迅、聞一多這些“老牛”們則拍案而起,寧可捨棄生命,也要喚起民眾,向整個民族展示出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英雄氣概。他們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樑!  勇氣,表現在刻苦訓練過硬本領,精準作業,當黨和人民需要時敢於擔當的心理素質上(段落分觀點)。王百姓是戰鬥在排爆治爆工作第一線的英雄,他多次臨危不懼,冒著生命危險,在從業37年中親手排除戰爭時期遺留的各類炸彈1.5萬多枚。從年齡閱歷上來看,他涉世夠深。可他沒有畏懼,沒有退縮。儘管他有著普通人的情感,平常人的家庭,可他還是一次次在生死線上穿越。是勇氣讓他自願承受這一切危難;是勇氣讓他把家人的擔憂、戰友的期盼、人民的安全一肩擔起。而這樣一個英雄,還能說出涉世深而勇氣不足,“長出犄角反怕狼”的話嗎?  可見,涉世很淺的匹夫之勇與深謀遠慮的智慧勇氣之間並無必然聯繫。涉世深淺只表明一個人的閱歷,而真正的勇氣則取決於一個人的智慧與擔當。勇氣是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逢敵必亮劍的英雄氣概。人有責任感和擔當,便會高風亮節,大義凜然,從心底湧起一股正氣,面對危難,又怎會臨陣退縮,畏葸不前!這就是真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