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新的高中議論文

【篇一】

最近看到的一則故事引起我的興趣:

1985年1月世界的《時代周刊》評選出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名人”,1984年度的當選者叫波特·尤伯羅斯,他成功地組織了當年的洛杉磯奧運會。

在尤伯羅斯之前,舉辦現代奧運會簡直是一場災難。比如1976年的蒙特婁奧運會虧損了10億美元,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耗資竟達90億美元,而尤伯羅斯組織的第23屆奧運會,在洛杉磯市政府不提供任何資金的情況下,竟獲得純利潤1億5千萬美元,令全世界為之驚嘆。

尤伯羅斯採取了什麼魔法呢?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采房的時候,尤伯羅斯透露,在組織這次奧運會的過程中,他運用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新觀念和新創意。這些新觀念和新創意的獲得,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橫向思維法”。這種思維方法是國際思維訓練大師德波諾創立的。在數年前德波諾所開設的“年輕總裁訓練中”,尤伯羅斯是其中的學員之一。

我們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去接受創新思維的訓練,更不可能都去組織奧運會,但這個典故卻給我們一個寶貴的啟示:我們也應該用創新的思路、創新的眼界、創新的模式來運作20xx年奧運會。

當今時代是個創新的時代,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重複別人、模仿別人,沒有出路。咱們20xx年的奧運會要辦出彩來,要辦得既有國際知名度又有經濟效益,也非得用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模式來運作才行。

事實證明,申奧成功,正是我們創新的成功。從申奧的策劃、準備,到現場的對策、答辯,處處透出我們“以獨特勝人、以意外奪人”的創新思路。

在世界矚目中誕生的20xx年奧運會徽章,所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的內涵和藝術魅力的完美結合,更是創新思維的結晶。

前一端時間的“鳥巢”風波,亦證明我們的思維已經開始超越固有的模式。招標外國建築師的作品、不故步自封:敢於對洋大師的作品“品頭論足”、比寒場館不再只追求實用,而是以“多元化”、“前所未有”、“開創性”作為招標評判的標準,這種思維的突破和創新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但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方方面面調動我們的創造思維去超越、去突破固有模式的限制,如國家辦奧運的模式、比賽場館建設的模式、運動員訓練的模式、廣大市民參與的模式都是應該、也是可以有所創新的。

我不懂經濟,但我知道,中國辦奧運會都是國家出資的,國家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用於給工作人員開資、用於購買儀器設備、用於建設比賽場館、用於訓練運動員。總之,國家不容易,國家現在最愁的事是錢,據說“鳥巢”方案之所以修改,也是因為要把投資從40億降到30億。那么在投資上可不可以有更好的辦法呢?

【篇二】

飛人喬丹說過:“創造,就是整個球隊的勝利。”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過:“不創新,就死亡。”

在如今這個高物質、高享受的社會裡,大學生,碩士,精英中的精英比比皆是。他們大多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可捫心自問,有幾個是富有創新精神的?誠然,他們十分優秀,但也不過是應試教育下一個個出色的成品,大腦中靈動的思維已囚禁,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宛如一口枯井,雜草叢生。

曾讀過個故事,某老師在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當講到“小蝌蚪終於找到青蛙媽媽”時,一同學反駁說:“老師,不對!小蝌蚪怎么知道那就是他們的媽媽呢?說不定……說不定,那隻青蛙是公的呢?”全班哄堂大笑,老師一愣,滿臉通紅,憤怒地呵斥他,“我說是就是,你存心擾亂課堂是不是?給我罰站……”

由此可見,創新需要勇氣。老師為何如此生氣?只因為她是,她認為學生只能按照她所說的做!是啊,誰敢反駁老師呢?在老師的上面還有監督老師的人,他們是思想保守的人,有著不可小覷的地位,有他們撐著,誰敢說“不”呢?他們一貫認為“太陽就是金色的!”,並強制性地灌輸給下一代,於無形中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扼殺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得他們綜合素質低下,成為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

一個人不能總是模仿他人,正如雨果所說:“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

生活因創新而豐富,思維因創新而活躍。讓我們用知識,勇氣,毅力去編織我們美好燦爛的創新之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