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議論文

【篇一】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一句有名的格言。《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意思是說,以嚴格要求別人的態度要求自己,以寬容自己的態度寬容別人。中國還有一句諺語:“人和萬事興,大度聚群朋”,意思是說,人與人之間團結和睦,齊心協力,事事就興旺發達,心胸開闊、豁達的人,才能廣交朋友。

律己寬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是一個人具有很高素養的標誌。人們常說“人和萬事興”,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產生分歧,如果各自都能“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能化隔閡為理解,化矛盾為友誼,事業就會興旺發達。

所謂律己寬人,是指遵循一定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修養情操、完善品德,用寬宏大量的胸懷對待他人。人們生活在社會之中,每時每刻都要同周圍的各種事物打交道,只有識大局、顧大體、忍辱負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嚴守法紀,嚴格要求自己,胸懷坦蕩,寬以待人等高貴品德,才能把事情辦好,才能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和諧。

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要注意養成律己寬人的品德,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國家的法規是公民在生產、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大家都來遵守,我們的社會才會有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不然,整個社會就會亂糟糟,大家的生活就會受影響。因此,每個公民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遵守《公民道德實施綱要》,這是公民律己的最起碼要求。

古人云:“律己宜帶秋風,處世須帶春風”,這是格言聯壁中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說,要求自己須嚴厲如秋風一般,與人相處要像春風般溫暖和煦。《增廣賢文》又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它的意思是說,用責備別人的態度責備自己,用原諒自己的態度原諒別人。它勸誡人們對人要寬,對己要嚴;不計較他人,不放縱自己。這是一種境界,一種情懷,一種豁達。

人的一生如大海中的一艘遠輪,在人生旅途長河中,肯定會遇到順心的、不順心的人和事,如果每個人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都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當發現他人出現差錯時,若能以一種誠懇、真實、寬容的心勸告、指正他人,我想當事人一定會感激不盡;若當發現他人出現問題時,以指桑罵槐、橫加指責的態度教訓他人,我想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俗語:“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任何人出現差錯時,切不能推卸責任,應勇於承擔責任;應誠懇接受他人批評、指正,知錯即改。

一個人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責備別人,總在那裡找別人的不是,而應該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切不能掩蓋自己的不足,那才是正確的反省自己的方法。要把眼光放開一點、放寬一點。任何時候都應該明白,好多人都比我們強,好多的事情我們都應該審視自己,應該相信別人。相信別人,給別人以空間、以信任,到頭來就是幫助了自己!

若我們做任何事情,處理任何問題,都能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的胸懷和誠懇態度,我們的社會又何愁不會和諧呢!

一個人最難戰勝的敵人是自己,其實有很多象懦弱,象畏懼,象膽怯,象顧前瞻後,象患得患失,象優柔寡斷。太多太多的問題主要在於自己。就象系統有漏洞一樣,人也存在漏洞,漏洞不加補丁,病毒就會侵害,系統就會癱瘓一樣。所以,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想想自己都不太做得到的,何苦去為難人家一樣。

只要自己心真,人際關係也不是特別難。搞好關係其實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有些關係是至關重要的,輕易不要放棄和保持新鮮度,太近不好,太遠也不妙。絲絲牽牽的斷不了。

經常想想做過的事,也想想將要計畫去做的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事有些準備和打算,就算成功了,也會不驕;失敗了,也會有繼續向上的勇氣和準備。多做一些正事,不要浪費時間。也不用去庸人自擾,踏實勤奮地去做,就可以了。身體健康第一,事業發展第一,真誠信用第一,實事求是第一,學以致用第一,腳踏實地第一。

近來總有學生找我談他們交往中的困惑,我送給他們八個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己嚴,對人寬,這是搞好交往必不可缺少的.嚴以律己,就是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時注意不去傷害別人,出現問題時主動承擔責任,發生口角時主動進行自我批評,大事當前把方便讓給別人,有困難力爭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寬以待人,就是要能夠忍受各種誤解和委屈而毫無怨恨之心,以德抱怨而不計較別人以怨報德.

每日與人打交道,時時都會出現如何要求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的問題.待人與律己的態度,可以充分反映一個人的修養,也是決定他能否與人很好地相處的重要因素.中國古來就有的"君子寬以待人,嚴與責己"的處事方法是非常可取的.以寬容態度待人,是以理解為基礎的,以客觀的態度給人以評價,會使我們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沒有的優秀之處,又能使人們對人的缺點錯誤抱一種善意的態度給予以充分的諒解.這是一個人有知識有修養的表現."如果我們自身毫無缺點的話,就不會以如此大的興趣去注意別人的缺點."其實這話值得我們深思.

同學之間朝夕相處,生活學習在一起,交往中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和矛盾。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首先應該嚴於律己,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主動承擔責任,以求得“化干戈為玉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求得諒解。同時還應寬待以人,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即使受點委屈,也要從大局想,以友誼為主,做到有理讓三分。

這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態度,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可以減少生活中、許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紛爭。如果不是這樣,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這也不順眼,那也不合適,思想感情格格不入,一語不和就“針尖對麥芒”,那么一句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鬧得不可收拾,甚至會帶來終生遺憾。俗話說“心底無私天地寬,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實證明,一個人只要能跳出個人的圈子,才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惟有才如此,才能在正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篇二】

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社會為人處世的正確選擇。但在我們周圍,總會有這樣一些人,評判別人的事情,常常頭頭是道,他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可當自己身陷其中,成為當事人,往往就沒了標準,一不小心,就犯了相同的錯誤。

古有明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於我們自身的小過失,理當嚴加戒律,嚴加苛責自我,這是關於修身的問題,不可輕忽。但是對於別人的小過失,我們卻該給予以寬容,切不可再度加以譴責,而傷了他人的自尊,影響彼此之間的和氣。

同學之間朝夕相處,生活學習在一起,交往中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和矛盾。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首先應該嚴於律己,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主動承擔責任,以求得“化干戈為玉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求得諒解。同時還應寬待以人,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即使受點委屈,也要從大局想,以友誼為主,做到有理讓三分。

這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態度,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可以減少生活中、許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紛爭。如果不是這樣,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這也不順眼,那也不合適,思想感情格格不入,一語不和就“針尖對麥芒”,那么一句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鬧得不可收拾,甚至會帶來終生遺憾。俗話說“心底無私天地寬,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實證明,一個人只要能跳出個人的圈子,才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惟有才如此,才能在正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有句歌詞:愛是一道光,如此美妙。對,愛就是一道無瑕的光芒,非常美麗,它也時刻照亮著我們的未來。讓我們勇往直前,永不會滅。

在生活中,有時候家長會批評我們,這其實是對我們的愛。家長是為了我們好。因為我們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我們好比一棵小樹,需要經過剪枝,澆水,施肥才能茁壯成長。課堂上,老師時常教育我們,要去關心別人,關心別人就等於關心自己。因為愛是連線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只有把愛處處撒播,生活才會變的更美好。

愛也是完美的,它給了我們很大的勇氣和信心,讓我們充滿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暢通無阻。

“奉獻精神”是一種愛,是對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愛。對個人而言,就是要在這份愛的召喚之下,把本職工作事業也當成一項精神去熱愛和完成,從點點滴滴中尋找樂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善待每一個人,奉獻中的:“奉”,即“捧”,意思是“給、獻給”;“獻”,原意為“貢獻”,指“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

“愛心”就是具有熱情心、同情心、不求回報的上進心等綜合為一體的的就叫做奉獻精神,學會了奉獻,我們便擁有了快樂,擁有了幸福,也擁有了力量!

給,永遠比拿快樂!奉獻是一種養分,為我們孕育快樂。奉獻有時是一種聲音,一種簡單的隱喻了愛在傳遞的聲音。當殘奧會在上海舉行的時候,有多少的觀眾為那些折斷翅膀的天使助威加油,有多少的志願者為他們詮釋了中國文化的精彩,帶他們領略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遞著愛,體現著和諧。奉獻有時是一種色彩,一種負載了情感的色彩。當春天的腳步臨近,萬物復甦,綠色鋪滿整個大地,是希望,是生機;當夏天走進我們的世界,花兒爭奇鬥豔,奼紫嫣紅,美不勝收;當秋天從我們身邊溜過,留下片片金黃,淡淡感傷;隨之而來的冬天流露著純潔和莊嚴,深藏著新生的力量。人生活在充滿色彩的環境中,永遠不會匱乏,四季交替,傳遞和諧。奉獻有時是一種細微、尋常的極容易被人忽略的場景。當你撿起地上的一根菸頭並把它放進垃圾箱,當你將口中的口香糖包好在丟進垃圾箱,當你關緊拿滴水的龍頭時,那都是一種奉獻,這小小的舉動,將點燃和諧的火焰,默化成人類生活和諧的壯歌。

若是沒有奉獻,我想我們就會在不痛不楊中丟棄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連一朵花,一莖草,一湖水,一尾魚,一條狗……,都在奉獻著,所有的生命幾乎都有著奉獻的特質。如果對美視而不見,對春天也無動於衷,那么還有什麼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間邁開雙腳呢?

常常奉獻的是有福的。每一次小小的奉獻都會洗淨我們靈魂中某個小小的斑點和污漬,每一次無私的奉獻都有可能斬斷我們性情中德劣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奉獻使我們內心變得清潔明亮,豐富而又寬敞,使我們面對每一輪嶄新的日出都能贏得一個全新的自我。對於我們,奉獻始終是一種崇高的養分,如同豐盈甘美的母乳,對於奉獻,我們始終都是受益無窮的吮吸者,吸收著母乳的精華漸漸長高,長大,健康,強壯,享受和諧。

【篇三】

與人交往,和人相處,都希望關係融洽、和睦,人在生活、工作中也都希望有一個相對和諧、寬鬆的人際環境,希望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尊重,支持甚至寬恕,這會給人帶來好心情,使人感受到人生的價值,會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做到這些,關鍵在於自己,在於自己對人的心態和胸懷,在於能否做到了嚴以律己,寬於待人。在人與人之間,與人為敵,給己樹敵;與人為難,難以為人;與人為善,善莫大焉;寬大為懷,寬以待人應是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寬以待人被視為一種美德,一種氣度,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格言。寬以待人就是以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氣度,寬厚的態度對待他人。人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不可能完全一致,人的素質各有高低,人的個性、情感和愛好各有不同,人對一些事物的認知、理解和選擇也不會一樣,人也都有其自身的弱點和不足,甚至出現錯誤。如果在相處和交往中,能夠尊重他人的個性和人格,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觀念,體諒他人的難處和苦衷,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包容他人的缺點和不足,這是一種高尚的人格魅力,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和愛戴。對周圍的人不求全責備,不吹毛求疵,不得理不饒人,不隨意揭人之短,不對人冷嘲熱諷,不為一點些小事或不同意見糾纏不清甚至撕破臉皮,不為受到一點誤會、委屈或者小虧,心懷怨恨、大動干戈或記仇、報復,而是以寬容大度的心態,能容人、容事,善於溝通,主動交流,積極化解矛盾,平息衝突,這是做人的一種胸懷,一種境界,定會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友愛。

寬以待人必須懂得寬容。寬容就是心胸寬廣,就是大度、包容。寬容是一種美麗的情感,是一種淡定的心態,也是良好的心理素質。愛默生說過: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文明,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生命的美麗。古往成大事之人大都具備了“記人之長,忘人之短”的寬容。我們應該懂得“寬則得眾”,“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的道理。在人際關係中,如能以寬容的態度應對自己受到的一些委屈、不公或誤解,不僅減少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紛爭,也會得到了自我安慰,減少許多煩惱。如果因別人的過錯使自己受到了傷害或挫折,用寬容的態度予以寬恕、原諒和溝通,就會減少了怨恨,增加了理解,也給別人提供了改過的機會,就會讓自己的精神輕鬆起來。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有寬容之心才能做得到。如果我們學會了寬容,就知道了如何寬以待人,也學會了一種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藝術。

寬以待人在一個群體內尤為重要。在商品社會激烈的競爭中,靠一個人能力成就一番事業是非常困難的,一個集體、一個團隊,其成員間的團結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奮鬥,就會釋放出巨大能量,就有了取得成功的希望。人在一個愉快友好的人際氛圍中,更能充分發揮其才幹和積極性。如果人處在一個群體內,沒有團隊意識,缺乏協作精神,不顧全局,小肚雞腸,勾心鬥角,將會害人害己,也會損害整體利益。在一起共事,對水平高、能力強的人心懷嫉妒、打擊排擠,對水平低、能力差、不順眼的人輕蔑鄙視、冷言恥笑,自己有毛病說不得,別人的缺點說不完,對人苛刻挑剔,看別人“一身病”、看自己“一身淨”,這只會製造矛盾,傷害他人,破壞團結,這種心胸狹窄的人不僅令人生厭,也終不成大事。

寬以待人更要嚴於律己。寬容別人不能隨意寬容自己,對自己嚴格要求,自我約束,規範言行,堅守道德底線,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是做人的根本,是成就事業的保證。

寬以待人也需要正確把握。寬以待人是自身品格和修養,是與人坦誠溝通和交流的積極態度,而不是消極避讓或依附;對於違法、違規的不良行為和錯誤傾向不能無原則地寬容,更不能包庇、縱容。寬以待人也不是一味息事寧人,發現別人的錯誤與問題及時提醒,善意批評,真心幫助,這也是與人為善,也是優良的品德的體現。

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總是在相互依賴中求生存、求發展,好的人際關係也只有在平等、相容、互助、互信的基礎上建立,相互間的包容、關愛和幫助,會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會使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做到了寬以待人,也就善待了自己,會贏得更多的朋友和支持,會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