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勿以善小而不為議論文【三篇】

【篇一】高中勿以善小而不為議論文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今的我們,仰望著那些被神化了的“賢者”自嘆不如,卻不願做一件小小的善事,殊不知,為小善,方能至千里。

小善,是一種心靈的溫度。曾有一位作家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一個雪天的早晨他去圖書館借閱書籍,不經意間看見保潔員正在拖地。圖書館裡人進進出出,人們鞋底的雪在室內立刻融化,變成黑乎乎的腳印。保潔員不得不一次次的擦拭,直到有位送水工推門而入。送水工探頭看了看又退出去,不一會他再次進來的時候,腳上套了兩個塑膠袋,生怕踩髒了地板。保潔員站在一旁,眼光里有一種溫暖的感動。

送水工的善舉,只不過是兩隻簡易的鞋套,可在那個大雪紛飛的早晨,卻在他人的心中,如春天般溫暖。

小善,是一種人生的寬度。一對老夫婦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去一家小旅館投宿。年輕的前台服務生查閱客房登記後抱歉地告訴老人客房已滿,他看著這對蹣跚的夫婦滿臉焦慮的樣子,便提出老人們可以住在他的房間裡,他只需要在前台堅持一夜就行了。第二天老夫婦離開的時候,遞給年輕人一份聘書,邀請他擔任自己名下一家跨國酒店的領班。

前台服務生的善舉,只不過是擔心老人淋雨,將自己的房間借給了前來投宿的賓客,可是他的善舉,卻為他帶來了人生中重要的機會。

小善,是一種生命的高度。油漆工在漆船時順手補好了船底的漏洞,挽救了船主孩子的生命。最美媽媽接住了墜樓的幼童,她說這是本能;郭明義與人為善贏得了國人稱讚,他卻認為這都是小事。他們的善舉,都是舉手之勞。只要我們願意,我們也可以做到。可是有太多的人,放棄了行小善的念頭,只是感嘆賢者不可及。

小善,真的是如沙粒般渺小,也許只是為你身後的人擋住門,也許只是給予陌生人的一個攙扶,也許只是一步路將垃圾扔進垃圾箱。但正如荀子所言“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勿以善小而不為,才能一步步走向賢達。

【篇二】高中勿以善小而不為議論文

我曾經在語文課上背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名言佳句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當時我覺得這么淺顯的道理人們都會懂,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真要人人做好並不容易。

一天,我和媽媽去金街購物,金街道路的兩邊店鋪林立,窗明几淨,櫥窗內陳列著形形色色的商品,使人們的眼睛應接不暇。金街路面平坦,地面上一塵不染,人們在這樣的購物環境中感到很舒適。

我和媽媽正步行在金街上欣賞著街邊的風景。這時不和諧的一幕發生在我們眼前,有一個正在走路的男人咳嗽一聲,隨意地把痰吐在地上,接著若無其事地走他的路。正在巡視的保潔員大聲叫住了他,禮貌地請他把地面擦乾淨,那個男人滿臉不屑地說:“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就是吐一口痰嗎?讓我擦?要你們保潔員乾什麼用的?”旁邊圍觀的人聽了他的話,指點著他,都覺得這個人太不講道理了,明明自己做得不對,還強詞奪理。保潔員還是禮貌地告訴他:“要是每個人都這樣做,把隨地吐痰當做一件小事,再漂亮的街道也會面目全非,吐痰不但污染環境還會傳染疾病。我想人們都不喜歡骯髒的環境。”保潔人員不但態度好,而且說得很有道理。圍觀的人們也對這個男人議論紛紛。他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再也不見剛才的神氣,趕緊用紙把地擦乾淨,灰溜溜地走開了。

我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剛才這件事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典型事例吧!”媽媽說:“你對這句名言佳句已經理解一半了。”我記起平時媽媽和我在小區內散步,如果我隨手扔了紙團,媽媽會讓我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內,要我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公德的好孩子。

我又急切的問媽媽:“那在公車上給老人和小孩讓座位的行為,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了。”媽媽讚許地點了點頭。

小小的幾件事,讓我深刻地明白了這句名言佳句的道理,做事情不是以大小來區分的,而是按照善惡來區分的,每個人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好習慣,才能提高社會的整體素質。

【篇三】高中勿以善小而不為議論文

俗話說,做一件善良的小事,可以積德,可是,偏偏有一些“缺德人士”看見了善事、好事不做。

例如,我今天就看見了一位“缺德人士”。

今天,太陽高照,許多人脫下了棉襖,穿上了單薄的衣裳。因為熱的原因,許多商家都在賣冰棍等冰冷的食物。而許多人呢;經不起“誘惑”紛紛購買。

可買也就買了,拆開冰冷的袋子,隨便往地上一扔,吃完了也一扔,扔了之後,有人走過來,看見了,不撿也就算了,還去踩一腳,踢一下,我給他一句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

無以惡小而為之

在現代這個社會,很多人都會有惡作劇的經歷,或者認為這種惡事小,然後去做,這樣的經歷。

例如,我看見了這樣一件不好的惡事。

那天中午,我剛吃完飯,回到了教室中,看見了幾個同學圍在一起商量什麼。十鍾後,他們拿著掃把站在門口,認為他們要大掃除,便也沒說什麼。可過了兩分鐘後,只聽得有人喊了一聲,我抬起頭來,向同學詢問情況後才知道,剛才幾個人在搞惡作劇。被敲到的人跑到一邊哭去了。

瞧!一件小的惡事,給人帶來多大的傷害!真是“勿以惡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