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為作文700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意中忽視了一些小事,卻反應了一個人的公德、素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勿以善小而不為,一起來看看吧。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多么富含哲理的一句話呀!童歌《拔蘿蔔》不正是如此么?小動物們來幫忙只不過是“小善”罷了,但許多人加在一起,力量增加,一根大蘿蔔,輕而易舉地拔出。草坪上的小草,若被你踩一下也許是“小惡”,但是,如若大家都來踩的話,那草坪上的小草也就不再那么翠綠了。

讀初一時,校門口曾經來過一個老人,他衣衫襤褸,跪在地上,口中念叨著什麼。是的,那是一個乞丐。他的樣子讓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酸意,忙掏出5元遞給他。他感激的望著我,口中依然念叨著讓人聽不懂的話語。朋友說:“5元有啥用?你給了他他還能不愁吃穿不成?”我輕輕一笑,說:“5元錢確實沒有什麼,但是世上的好心人那么多,如果每個人都能拿出5元錢的話,想必不愁吃穿是有的了。”是啊,即使那是一個“小善”,但你去做了,問心無愧,也必定有所收穫----皆大歡喜!這,便值了。所以說“勿以善小而不為”。

母親曾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有個人從小便偷東西,因為母親非但沒有批評反而鼓勵,導致他長大後開始偷錢,而且數目一次比一次大。終於,紙包不住火,他讓警察捉住了。被帶走之前,他要求和母親說最後一句話。母親淚眼汪汪的走上前去,兒子竟狠心咬下母親的耳朵!母親破口大罵,說兒子不孝,自己要做牢了還害她落下個殘疾。兒子悲憤地說:“媽呀,如果當初我偷東西時你及時制止,那我就不會落下今天這個下場啦!”

農村也有句老話:“小時偷針,長大就偷金!”是啊,當你偷來一根針時,是件多么微不足道的事啊!但“大惡”是由“小惡”為基礎建立的。偷一根針是“小惡”,但積少成多,就成了“大惡”了!所以說“勿以惡小而為之”。

即便是“小善”、“小惡”,但卻能從中看出一個人的品行;即便是“小善”、“小惡”,但卻可以作為評判一個人的最基本的標準。因此:“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今的我們,仰望著那些被神化了的“賢者”自嘆不如,卻不願做一件小小的善事,殊不知,為小善,方能至千里。

小善,是一種心靈的溫度。曾有一位作家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一個雪天的早晨他去圖書館借閱書籍,不經意間看見保潔員正在拖地。圖書館裡人進進出出,人們鞋底的雪在室內立刻融化,變成黑乎乎的腳印。保潔員不得不一次次的擦拭,直到有位送水工推門而入。送水工探頭看了看又退出去,不一會他再次進來的時候,腳上套了兩個塑膠袋,生怕踩髒了地板。保潔員站在一旁,眼光里有一種溫暖的感動。

送水工的善舉,只不過是兩隻簡易的鞋套,可在那個大雪紛飛的早晨,卻在他人的心中,如春天般溫暖。

小善,是一種人生的寬度。一對老夫婦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去一家小旅館投宿。年輕的前台服務生查閱客房登記後抱歉地告訴老人客房已滿,他看著這對蹣跚的夫婦滿臉焦慮的樣子,便提出老人們可以住在他的房間裡,他只需要在前台堅持一夜就行了。第二天老夫婦離開的時候,遞給年輕人一份聘書,邀請他擔任自己名下一家跨國酒店的領班。

前台服務生的善舉,只不過是擔心老人淋雨,將自己的房間借給了前來投宿的賓客,可是他的善舉,卻為他帶來了人生中重要的機會。

小善,是一種生命的高度。油漆工在漆船時順手補好了船底的漏洞,挽救了船主孩子的生命。最美媽媽接住了墜樓的幼童,她說這是本能;郭明義與人為善贏得了國人稱讚,他卻認為這都是小事。他們的善舉,都是舉手之勞。只要我們願意,我們也可以做到。可是有太多的人,放棄了行小善的念頭,只是感嘆賢者不可及。

小善,真的是如沙粒般渺小,也許只是為你身後的人擋住門,也許只是給予陌生人的一個攙扶,也許只是一步路將垃圾扔進垃圾箱。但正如荀子所言“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勿以善小而不為,才能一步步走向賢達。

勿以善小而不為

生活中有許多人,無視步履蹣跚卻急於過馬路的老人;無視如補丁般覆蓋在城市馬路上的紙屑。他們捨不得一個攙扶、一次彎腰,他們認為善小不足以為之,可我卻篤信:勿以善小而不為。

“希爾頓”大酒店是無數人想要躋身加入,品牌享譽全球的大酒店。可是它卻對一位普通的賓館接待員伸出了橄欖枝。原因是這位接待員在賓館滿員的情況下,將自己的休息室無償讓給了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恰巧這位老人就是希爾頓大酒店的董事長。許多人聽後都覺得事情過於傳奇,甚至有人驚呼這位接待員太過幸運,事情的發生純屬偶然!是的,這件事是偶然發生的,但我卻相信這偶然的背後一定蘊含著無數個必然!試問,倘若這位接待員在日常生活中不做善事,不為“小善”,他能夠觸碰並抓緊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橄欖枝”嗎?正是因為他恪守著“勿以善小而不為”的人生準則,最終拓出一條寬闊的人生之路。

恪守“為小善”而獲得成功的人不在少數,但因無視“善小而不為”而失去人生機會的也大有人在。

那是一次競爭相當激烈的國企公司面試,各路高等學府下的能才過五關斬六將才得以進入面試。他們都太自負太渴望成功,卻忽略了腳下那把橫放著的掃把。這些人無一例外地選擇跨過掃把而不是把它扶起,主考官最終遺憾地宣布:沒有人被聘用。理由只有一個,一位連一件舉手之勞都不放在眼裡的人,怎能為企業盡心盡責、謹慎認真地做事?也許那群年輕人當時是疑惑的,但聽完主考官的一席話想必一定會受益匪淺。正如主考官所說,一個不把“小善”放在眼裡的人,怎能做成大善,接受住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或許我們還無法像比爾蓋茨那樣把巨額資產回報社會,無法像李連杰那樣不求回報地終日忙於慈善,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老人攙扶過馬路,把紙屑彎腰撿起,牢記“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將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