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高中議論文800字

【篇一】悅納自己欣賞自己

馬雲說:“如果你畢業於學校,你就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別人;如果你畢業於像我們這樣的三四流學校,就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也就是說,當你處於“優勢”位置時,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反之,當你處於“劣勢”位置時,不要灰心,要懂得欣賞自己。而我認為,當自身處於“劣勢”的位置時,我們應該要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的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留住心中的希望,相信自己就會有一個無可限量的未來,任何艱難都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所以即使畢業於三四流的學校,也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為自己播種希望的種子,未來便可以無懈可擊。倘若你因自己畢業於三四流的學校而感到自卑,看不起自己,那么別人也會因此看不起你。畢竟你對自己都沒有信心,無法埋怨他人瞧不起自己。同時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做人理應應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讓生命綻放光芒,而不是安於現狀,即使不滿意自己糟糕的生活,也要善待自己,唯有此,他人才會善待你。

也許,正因為馬雲明白了這個道理,他不因自己畢業於三四流的學校而瞧不起自己,而是學會悅納自己,再用欣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並對自己充滿信心,因此才會激勵他努力奮鬥,實現他的夢想,從而成就了他創立的阿里巴巴。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終日遊手好閒,安於現狀,不努力,不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無法悅納如今的自己,更無法用發展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這樣的人總是便覺得自己走到了世界的盡頭,最終選擇了以*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可社會上也存在著這種人——即使創業失敗了許多次,仍堅定自己的信心,勇敢闖蕩自己的事業,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就好比一隻打不死的“小強”。最終他們會踏上了成功之路,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不可否認,若你畢業於三四流的學校。也許你的起跑線比別人落後一些,但只要你悅納自己,欣賞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那么總有一天別人會尊重你,你也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成為蒼穹下那顆最閃耀的恆星。

【篇二】欣賞的深度

“如果你畢業於大學,你就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別人;如果你畢業於像我們這樣的三四流學校,就用欣賞的眼光看看自己。”馬雲的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高處賞人,低處自賞,這無疑是一種極好的生活態度。我認為,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應該學會欣賞。

欣賞他人,是位於高處時為自己敲響的警鐘,當我們位於高處,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得其滿。而就在這種時候,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欣賞他人,看看別人身上的發光點,我們便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那么多,我們都並非全部擁有,哪能把時間浪費在自得其滿上呢?在高處時欣賞他人,實際上是在尋求目標,不斷向著優秀跨步,不斷突破自己。所以欣賞它的人不但是為自己敲響了警鐘,更是反思自己的好方法。

欣賞自己,是位於低處時為自己注入的強心針。當我們位於低處時,我們常常會患得患失,憂慮這個憂愁那個,很大可能會感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比別人差,前途一片茫然。這時,我們需要欣賞自己,看看自己身上的優點,我們便會發現,原來我們身上的優點也不比別人少,於是能夠充滿自信、迎接美好的未來。在低處時欣賞自己,實際是一種對自己的肯定,肯定自己不比別人差,肯定自己能夠通過努力,一定能夠達到別人的高度。所以欣賞自己不但是給自己注入強心針,而且是對自己的肯定。

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欣賞型人才正是當下所需。在成功時能夠做到不驕不躁,向著終究成功的未來進發;在失敗時不氣餒,反思自身,肯定自身的優點,更正自己的不足,不對的地方,向著成功進發,這便是欣賞型人才。欣賞型人才會使社會充滿著正能量,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都是前進的向上的,這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從小培養欣賞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欣賞,感受身上的力度與美感,努力爭做一個欣賞型人才,力求推動社會的發展,為社會的發展添力。

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應該學會欣賞。欣賞使我們的明天充滿陽光,使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欣賞的力度大而穩,欣賞的深度寬而廣。

【篇三】正確教育孩子

看過這樣一則漫畫:在樹下,兒子在看書,爸爸在樹上往兒子頭上砸蘋果,兒子的頭上已經被砸出了一個腫塊,和媽媽的手裡還高高舉著一籃滿滿的蘋果。這幅漫畫的標題是:不信把兒子砸不成牛頓第二。這個深刻的嘲諷了當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的錯誤。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應與時俱進。

在這幅漫畫裡,最引人深思的是孩子頭上的腫塊,它代表的舊時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傷害,這啟示著父母不應該採取偏激的舊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管教,偏激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漸漸產生叛逆心理。所以我認為,父母應當引導孩子,而不應當約束管教孩子。

更令人驚心的是這幅漫畫的標題:不信把兒子砸不成牛頓第二!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過於遠大的目標直接壓在孩子身上,只會把孩子壓得透不過氣來。父母應當引導孩子達成一個一個小目標,從而步入成功的殿堂,而對於這些小目標,也應當是根據孩子的夢想來定,不應該強制性要求孩子。

而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這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巨大的傷害:社會上的各類人才不能得到發展,孩子們都會陷入“蘋果”危機當中,從而不能發展理想,最終只會導致社會上的多元化人才消失。

而在教育孩子上,孟母無疑是成功的。她在發現孩子喜歡模仿後,他做的並不是管教,不是*孩子改正,而是遷去學院附近,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修養、飽讀詩書的人。從而,孟珂也不負厚望,成為了繼孔子之後的“亞聖”。

請不要再用“砸蘋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照搬來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夢想,請不要掐滅他們的夢想,教育方式應當因人而異。

或許,現在有許多父母都是以“砸蘋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或許許多孩子還處在被“砸蘋果”的痛苦中,孩子們不應該壓抑自己的夢想,*式的教育方法毫無作用。同時,父母們應該多向孟母學習,理應尊重孩子的理想,並加以正確引導,引領孩子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懂教育的父母,願天下父母都能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最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