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作文:走自己的路

高一6班 黃以寧 出門旅遊,行走世界,做官,經商都需要前輩的經驗與自己的能力。范蠡就曾說過:“我的成就只不過是前人的。”然而一味聽取前人的經驗,不去突破、改變,那只不過是在嚼別人嚼過吐出來的饅頭罷了。所以,我特別欣賞托爾斯泰的這句話:“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已。”。他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前人已經推到一半的基礎上完成的,有人就說牛頓不過是撿漏罷了。沒錯,牛頓可能是“撿漏”了,但是為什麼別人沒有把它發表出來,偏偏牛頓發表了呢?在當時的社會中,人們已經在意識中認可並認定了前人留下來的理論,但是牛頓卻並沒有就此認可而停止探索,而是去突破發展,他是在別人的嘲諷與奚落的眼神中,堅持用自己的方法證偽、證實、再次證偽、再次證實,最後將前人的理論延展並且更加開創地展現給了世人,讓那些嘲諷他認為他是瘋子的人閉上了嘴。牛頓正是因為有這種“走自己的路”的精神,才能從前人的經驗中創出自己的理論,為人類建立起“理性主義”的旗幟,開啟工業革命的大門。“我來了!我看見!我將會征服!”這是羅馬帝國偉大的國王凱愷撒說過的。一些人認為凱撒的失敗是注定的,他的自以為是導致了他的毀滅。然而其實不然,凱撒年輕的時不過是一個希望讓羅馬成為一個法治國家的年輕人,這也是他父親的意願。然而當他看見羅馬太弱小,不管法律如何健全都無法改變,他毅然決然的走上了軍事家的道路。他不顧父親的阻攔,參加各種軍事活動,歷經各種困難終於坐上了皇帝這個位子。他開始四處征戰,只為提高國家的實力。但他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軍事家,他從不聽取任何人的建議和先人的經驗,固執的走自己的路,所以羅馬在他的帶領下時而虛弱時而強勢。他最後的一個錯誤便是妄圖破壞先人制定的規矩廢除元老院,結果被人殺害。走自己的路,從沿途中去欣賞自己發現的風景;走自己的路,去體會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的喜悅與汗水。牛頓、凱撒都是走自己的路,但他們對先人的經驗的態度卻不同,一個是適當的接受或者從中修改;一個是從不聽取不接受,一意孤行。所以牛頓成功了而凱撒從一定意義上講失敗了。所以要走自己的路,適當聽取前人的經驗,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