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統節日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澱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傳統節日的高中作文,僅供閱讀!

美好傳統節日,多彩民俗風情

中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就有了“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

中秋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中秋賞月較盛行的時期在唐代,而在宋代,中秋賞月更為盛行,有史書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至今,中秋節賞月風俗還在。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我國人口眾多,不同的地方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過法,並且各有各的特色。

在我國南部地區,福建浦城的女子過中秋節時,都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廣東各地有著中秋拜月的習俗,絕大多數都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蘇俗彥。當地人不僅有在中秋拜月的習俗,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他們有句俗彥:“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之間,正是芋頭成熟的季節,村民都習慣用芋頭來祭奠祖先,還有一個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絞滅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為了不忘胡人的統治之苦,就用芋頭來表示“胡頭”的諧音,因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直到如今還有著這樣的習俗。

在江南地區的人們,過中秋的習俗也是花樣繁多的。南京人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一定會吃特產“桂花鴨”。酒後也一定會吃芋頭,再澆上桂漿,非常美味。在中秋夜裡要燒斗香的就是江蘇省無錫縣了,他們做的斗香上,全都畫滿了想像的月宮景色。在江西省吉安縣的中秋夜裡,每一個村子裡都要用稻草燒瓦罐,然後在裡面倒上醋,好讓香味飄遍全村…...

中秋佳節如此多彩絢麗,各個地區的人們過著不同的中秋節,真是各有各的特色啊!

我們的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但最讓我們喜歡、期盼,能讓我們盡情玩耍的節日:春節——即將來臨。

春節里,可以滿足人們釋放壓力、調養生息的心理需要,是辛勤工作的人們得到適當休息的最佳時段,藉此得到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雙重滿足。每逢佳節,家人團聚,朋友相邀,說說暖心的話,緩解一下心理的疲勞,放慢生活的節奏,以逸待勞,樂觀前行。在這個節日裡,由於大家都急著購買年貨,所以早早的就忙開了。我的父母也不例外,春節前幾天就帶著我去超市購買年貨和禮品。這樣一來,車上必定是大包小包,裝得滿滿的。

到了除夕夜,一切準備就緒。聽媽媽說:因為做年夜飯太累了,吃完飯又得刷那么多盤子,很辛苦的,所以爺爺就建議,今年就從飯店吃。我們來到了飯店。開飯了,一盤盤美味可口的菜陸續端來。爺爺開始講話了:新的一年到來了,祝老年人身體健康,祝年輕人工作順利,祝小朋友們學習進步。說完,我們高興地舉起了酒杯。此刻,我好高興啊!體會到了過年濃濃的氣氛。吃完飯,我們回到了爺爺家。娘娘拿出紅包給了我,我忙說:“祝娘娘新年快樂!”說完,我又坐回電腦桌前,瘋狂的給同學們拜年。屁股還沒燙熱乎呢!奶奶就要發紅包了,我連忙鞠躬說:“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

夜幕降臨,走在回家的馬路上。由於近期光發生霧霾天氣,國家提倡儘量少放煙花爆竹。所以今年放鞭炮的人比原來少了好幾倍。因此,我們家今年就沒放鞭炮。

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打開電視。春節晚會都已經到第一個節目了,是鳳凰傳奇唱的《中國味道》。“搖擺搖擺,搖擺搖擺……”我情不自禁的唱了起來!到了我最愛看的節目了,曹雲金和劉雲天的相聲,“這事兒不賴我”這句話都成了曹雲金的口頭禪了,聽都聽煩了。我從中學會了一幅春聯:吃餃子,看春晚,一碗一晚;貼春聯,送祝福,一幅一福。祝小家庭和和美美,祝大家挺幸福安康。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中國年是幸福年,中國夢是強國夢。祝福每一天都是好日子,祝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一般從臘月初八就開始有了新年的氣氛,直至正月十五才算結束。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比較固定的風俗習慣流傳至今。臘月初八正是臘八節,這天人們會熬臘八粥,醃臘八蒜,現今臘八蒜只等除夕當天和餃子一起吃,那么在古代臘八蒜有什麼作用呢?

原來,古人會在臘八節這天把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中國人總講個面子,不能殺到人家家裡大喊“欠債還錢!”於是債主就會泡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人收到自然心照不宣。古人把臘八蒜當做催債的提示,也是難得的苦心。

臘八節後緊接著小年。小年夜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即漢族的祀灶日。這個節日在各地有著不同的日期:在北方多數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有少數地區是除夕;在一些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瀘地區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都稱為小年夜;南京地區是正月十五;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人們把這一天稱作“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民間有個傳說:灶王爺上天專告人間善惡,一旦哪一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送灶的時候,人們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種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為了讓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使盡渾身解數來對付他:有的用麻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讓灶王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王不能亂說話。灶王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

接下來,一連幾天我們都要籌備年貨,直至除夕當天。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還要守歲。守歲俗稱“熬年”,要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從掌燈時分入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要一直吃到深夜;還有的人家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整宿都不可入眠,至少也要等到第二天凌晨一點才行,即使睡覺也不能脫去衣服。

再過半個月,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這些節日有趣的習俗和來歷讓我們在快樂中感受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傳承了這些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