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自救900字作文

精神的自救是一種自我期許和自我激勵,能讓人在凡俗中超拔自我,在迷茫中廓清自我,在困境中引領自我,古代的很多人這樣做過,今天的很多人也這樣做著,它能提供力量,讓人擺脫平庸,消除惘然,堅定信仰,大步向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900字精神的自救作文,希望你們喜歡。

精神的自救900字作文篇1

精神的自救(848字)

蘋果之父史蒂夫賈伯斯說:"我願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共處的一個下午。”這充分說明了人文科技的重要性不亞於科技。作為現時代的年輕人,我們不能隨波逐流,而要在哲學思想的指引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擺脫精神的平庸,彰顯個性和愛的力量。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人就是一株蘆葦,是脆弱的。但人是會思想的蘆葦,有了思考,人才優越於世界上的其他動植物,得以脫穎而出;有了思想人才能創新。從而推動世界的不斷發展;有了思想,人才能會享受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體味幸福。

而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人的精神生活卻平庸了,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庸俗的人們圍著時鐘不停的工作。他們對錢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他們總是想,等我有足夠的錢以後,我再去旅遊,去放鬆身心,去體驗家庭的幸福。殊不知,“以後”如此渺茫,“足夠”又像無底洞。。。 。。。

想起了那個寄情山水的人,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令我們神往,瞬間感覺得到了心靈淨化;想起了那位聖人對自己弟子的評價,“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了。”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呀!不論生活多么清貧,靈魂也要飛翔!想起了那公身居陋室的隱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清幽的環境,淡泊的人,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顯示著隱者高潔的精神境界,故事的人在清貧的生活中都能找到超凡脫俗的快樂;而擁有財富的我們呢?更應該在物質舉出上去無謂地追求精神的超脫。

想起了那些面對情人節和春節發生衝突時陷入兩難的人們;想起了那些為了經濟利益而制假售假危害人體健康的人們;想起了那些討論關於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人;想起了那些被人救卻反咬一口人們,我想,難道人們忘記了誠實守信,知恩圖報,關愛老人的美德嗎?難道承傳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能征服我們嗎?

在這個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們每一個都要樹立一個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拯救我們的靈魂,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每個人內心的島嶼必將是一番勁風過後碧空如洗,雲白風情的曼妙氣場。

精神的自救900字作文篇2

精神的自救(798字)

江南古鎮人頭攢動。還有誰,能撐起油紙傘,徘徊在悠長的雨巷,讓靈魂飛身外,去感受那古老的詩情畫意?

都市生活燈紅酒綠。還有誰,能呼吸著陽光的味道,徜徉在文學的殿堂,讓精神脫離世俗,去觸碰那閃爍的思想之光?

我們的社會發了瘋似的向前跑,GDP的快速增長讓物質擠滿了我們的生活。於是今天,我們擁有衣食無憂的生活,卻無法體會到宋詞中的脈脈柔情;我們擁有快速增長的GDP,卻無法阻止道德的淪喪;我們擁有神通廣大的網路,卻無法阻止低俗文化的漫延……我們的靈魂已迷失了太久,為何不學古老部落中的非洲人,走幾步便叫下自已的名字,來一場精神的自救,讓迷失的靈魂找到前進的方向。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用閱讀來場精神自救。

閱讀是高貴精神的引領者。一本好書,可以豐富人的閱歷,陶冶人的心靈。只有閱讀,才能感悟到陶淵明於秋菊爛漫‘‘採菊東籬下,”於落日黃昏‘‘帶月荷鋤歸”的超然境界;只有閱讀才能體會到諸葛亮草船借箭,巧改《銅雀台賦》的雄才大智;只有閱讀,才會領悟到復仇王子哈姆雷特“生還是死,這是個問題”的追問和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喟嘆……用閱讀來精神自救,可謂美哉!

道德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在裡面顯現出來。用道德來場精神自救。

毋庸諱言,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還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世界、人生觀、價值觀”雖早已寫入課本,卻只是概念式的說教。道德的淪喪是人們精神生活平庸化的又一。用道德來場精神自救。好人郭明義,用幾十年的無私奉獻詮釋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兩次扶起老人的肖榮華給了社會扶不起老人的惡風氣當頭一棒;長江大學大學生的奮力一躍,讓自已的精神得到升華…用道德來場精神自救,可謂妙哉!

世間沒有救世主。心靈蒙塵,我們要自已用清水洗淨上面的污濁;精神缺失,我們要用一切填補精神的空缺。只有你才是最了解你自已的

來場精神自救,體會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

來場精神自救,感悟文學世界的無限魅力。

來場精神自救吧!

精神的自救900字作文篇3

精神的自救(1024字)

“我能行。”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我很重要。”

“不要只看到太陽的黑子而見不到陽光。”

“保持微笑,微笑不花錢。”

如果你熟悉或認可以上這些話,那么,我覺得你就早已經學會了精神的按摩、精神的自救。

雖然“精神的自救”提法並不久,但你可曾知曉在歷史上無數的先賢都曾有意無意地使用過精神自救來引領自我奮勇向前?

紛繁擾攘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在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的社會裡,高舉 “禮治”“仁”的大旗,乾訪七十餘君,宣揚自己的學說,屢屢碰壁而依然不悔,雖如喪家之犬而不休不止,何故?他堅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無疑,這種精神的力量使他在滿目瘡痍中熱盼理想的社會,在凡俗的世間裡翹首大同的未來,絕對可稱得上是精神自救的鼻祖了。

今天也有人說,人是需要點精神的。請看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嗎》中指出的:“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我們都知道先生是一個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思想家,但我們同時也知道他期望“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好一顆拳拳民族魂!殷殷盼望民族自救的心像火炬一樣明目而炫麗!自問一下,魯迅的期待實現了嗎?

前一陣子的小悅悅事件可以給人一個回答----------兩歲女孩悅悅被兩次碾軋,18個路人路過無動於衷,直到拾荒阿姨陳賢妹經過…… “見死不救甚至用冷漠來助紂為虐,是在撕裂社會的良知底線,消解公眾靈魂深處的仁義善念……”中國怎么了?“道德滑坡”是否已經無可挽救?普魯士民族曾經是個庸人氣息瀰漫的德國在普魯士時代是個庸人氣息瀰漫的地方,連歌德也不例外。但經過貝多芬、巴赫等大師的洗禮,經過黑格爾、費爾巴哈等哲學巨匠的批判,經過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者陶鑄,百年之後的德意志民族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具創造性和進取心的民族之一。

中國經濟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如果不能同步更新我們的文化,思想瘸腿的中華民族將很難真正崛起。

所以我們需要精神的自救!!

精神的自救是一種自我期許和自我激勵,能讓人在凡俗中超拔自我,在迷茫中廓清自我,在困境中引領自我,古代的很多人這樣做過,今天的很多人也這樣做著,它能提供力量,讓人擺脫平庸,消除惘然,堅定信仰,大步向前,如果人人都能善用精神自救,人人常用精神自救,我們的民族焉能不自強,我們的國家焉能不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