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感悟深化意旨高考作文

古人言,寫作應“認題立意,非識之高卓精審,無以中要。”(劉熙載)就是說,寫作當寫出自己的高遠出眾的見識。高考考綱也要求作文要有“意蘊”,要“深刻”。如何做到有“意蘊”,如何達到“深刻”呢?——這就要求作者能對寫作材料加以深入體察,寫出自己的見解和出感悟來。

一、由此及彼,悟其普遍性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是普遍聯繫的。寫作中,面對某一事物,我們不能“就事論事”,而應依據其特徵聯想到某一類事物上去,以揭示其普遍意義。

例如,20xx年高考江蘇卷優作之一,作者首先回顧了我國近年來的作文之路:“一篇轟動文壇”,此後,“文言之作猶如雨後春草,呈現瘋狂態勢,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結果呢,“故事新編也到了盡頭”,學子們便充滿了“迷茫的眼神”。後來,在韓寒的的影響下,“於是又一批學子走上創新之路,通篇文學支離破碎叫有個性,一首詩誰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結果呢,也是行不通。從而,作者得出了作文“要走出自己的路”的結論。但,作者並未僅停留於此,而是將之進一步推演到人生之路上來:“做人當有個性,走路當走出一親屬於自己的路”“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樣,文章的意蘊便更深遠了。

二、由淺及深,悟其本質性

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許多事物從表面來看,往往顯得很平常,但如果我們用心體悟,反覆琢磨,便會慧眼獨具,從中悟出一些深意來。魯迅先生曾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忌淺嘗輒止。”也就是要求我們,寫作中當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以揭示出“材料”所蘊含的深層意義來。

例如,20xx年高考安徽卷優作,作者首先從路旁的“兩棵樹”談起。一棵在籬笆內,一棵在籬笆外。雖然,它們春天都開粉紅色的花,秋天都結黃紅色的果。可是,“外面的一棵年年碩果纍纍,裡面的一棵總是稀稀落落幾個果子”。——應該說,這些認識都是表象的,都是感性的。基於此,聰明的作者便由自然界的這兩棵樹巧妙地過渡到了現實中的兩個畫家。並通過不同果樹、畫家之間的鮮明對比,引起讀者沉思:上帝永遠是公平的,“世間萬事,人才是主宰者,我們只有簡單一點,專心一點,才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由“兩棵樹”而悟出了如此深刻的道理,難怪文章會脫穎而出。

三、由小及大,悟其啟發性

有人講,散文創作應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其實,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由小及大,小中見大。就是說寫作當通過個別而窺知其全體,通過“小事情”而揭示“大意義”。

例如,20xx年高考江蘇卷優作,冬天,在雪地上留下“一行並不筆直的腳印,彎彎曲曲”,這也許是常事、小事。可如今,“彎彎的足跡”卻引起了“我”的一番思索:“行走的路上,生活的路上,我們沒有一雙慧眼讓足跡不彎曲,可是我們有力量,我們有心讓這彎彎的足跡延伸。”“執著堅毅的人總會有志走過屬於自己的路。”同時,作者又提醒現實中的學子們,“求知的路永遠是漫長的,我們該怎樣走完,這只能依靠自己”。

寫作中的“由小及大”,由於著眼點相對較“小”,因而容易寫得具體深刻。要學會“由小及大”,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做到多留心,多關注那些不易引人注意的平凡小事,並對其作一些深入的分析研究。

四、由事及情,悟其情感性

情者,文之經也。作文中,如能把自己的情感真實地流露出來,那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打動讀者,還可以達到深化文章意旨的目的。

例如,20xx年高考湖北卷優作,文章在記述了一位老師對自己關愛有加、問寒問暖的一些往事。在回憶中,“我”又一次落淚了,以至“我想叫你一聲媽,老師!”,“媽,我三生有幸遇見了你,雖然你並不是我的親生媽媽,但你滿足了我對母愛所有的希望,媽,我愛你!是你教我懂得愛,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帶走了一個親媽,卻還給我一個偉大的母愛!”如此敘事與抒情的結合,整篇文章是有血有肉,真切感人,而且也揭示了事件對“我”的影響,揭示了事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