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指導:激活我們的詩情

【激活我們的詩情】

我們可以從社會尋找詩情。從自身所處的社會、時代來尋找詩情,最重要的是要能準確把握時代的脈搏,深入體會時代的精神。只有和時代脈搏同跳、和時代精神共振的情感,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們點檢一下近百年的新詩史,從郭沫若的《女神》,到聞一多的《死水》、《紅燭》,到戴望舒的《災難的歲月》,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再到舒婷的《雙桅船》……有的提倡個性解放,有的歌頌母親土地,有的關心國家命運,有的體察下層百姓,有的盛讚不屈的抗爭精神,有的推崇懷疑批判的思想……這些心憂天下、關注社會的作品,無不折射著強烈的責任感、高度的使命感和深切的憂患意識,跳動著時代的脈搏,體現了時代的精神。

我們可以從人生尋找詩情。日常的平凡生活,粗粗看去,似乎波瀾不驚,了無詩意。但只要靜下心來,悉心品味,便會發現生活是那么廣闊。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詩情和詩意:嬰兒甜美的笑容,老人佝僂的脊背,父母殷切的叮嚀,老師諄諄的教誨,惜別時默默的揮手,相聚時無語的凝視……這些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蘊含著多么豐富的情感。只要經過藝術化的提煉、升華,就能成為詩歌表達的對象。在人生情感的深深海洋中,有許多都具有永恆的打動人心的魅力。舉凡理想、青春、自由、悲憫、親情、愛情、友情、鄉情、別情……無不閃耀著動人的光輝。它們生生不息,沒有窮盡,是詩歌不竭的源泉。

我們也可以從自然這一本“打開的大書”中尋找詩情。大自然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有形有相,蘊含著無限詩意。不是嗎?高山流水,森林草原,纖雲飛星……哪一樣不能觸發我們無盡的情思、優美的情愫?“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關鍵是要擁有一顆善於感動的、善於發現的、活潑流轉的審美心靈。閃耀著“詩意的光輝”的世界,終究只為充實而美好的心靈存在。

列夫•托爾斯泰說:“詩是人們心裡燃燒起來的火焰,這種火焰燃燒著,發出熱,發出光。”讓我們激活詩情,放歌青春!

[典題探究](20xx•高考四川卷)

請以“堅強”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試題解讀]

以“堅強”為話題,考生首先會想到災區人民的堅強,解放軍戰士的可敬,全世界仁愛之士的可佩。汶川地震,我們看到了太多堅強。一位10多歲的女孩子,自己用碎磚截去了壓壞的下肢……這是一個孩子啊,切骨的痛是怎樣忍受的?這是怎樣一種堅強!這次大地震,許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親人,成了孤兒,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多么嚴重的打擊啊!可他們臉上露出的仍是天真無邪的微笑。因為他們選擇了堅強,在困難面前抬起了頭,擦乾了他們淚水。天地無情人有情!人無法比地震更強悍,但卻可以比地震更堅強。

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試著想像,考生看到這個題目時,很多人先是一愣,然後會意一笑,為文時情到深處淚自流。但,對這種熟悉透的作文,真還有種下筆容易寫好難的尷尬。無論是主題的選擇還是情感的抒發,詩歌體裁都是最佳選擇。但是由於我們平時對詩歌這種體裁訓練得少,絕大多數考生不敢“造次”,少數有較好的詩歌寫作功底、敢吃螃蟹者則收穫頗豐。

[範文引路]

悲中行

戊子歲,四月初八。川靜其波,鳥罷其鳴。一場無情的天災襲來,舉國慟哭。在災難面前,我們選擇堅強;在悲痛中,我們選擇堅強 。汶川堅強,四川堅強,中國堅強!因為堅強,我們不怕災難;因為堅強,我們明天更美好!——序

汶水東流不復西,神仙難改地震襲。

川蜀兒女多苦難,一片荒城盡眼底。

映現當年唐山景,儘是殘垣與斷壁。

秀麗河山浩劫後,昨日今朝各兩異。

都道零八年歲好,為何災難緊相逼。

江山如畫景色美,怎奈蒼天生妒忌。

北國剛受冰凍災,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靜其波鳥罷鳴,齊哀滿目皆瘡痍。

江天五月漸陰沉,滿腔悲痛灰色彌。

油綠麥田無人收,萬千蒼生宿路隅。

平生有淚不輕彈,今朝聞此淚如泥。

武候諸葛若有知,不堪目視亦掩泣。

彭祖壽延八百載,可知人命僅須臾。

州州郡郡華夏土,一磚一瓦似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