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中作文900字

作文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學生的難題,很多高中生對作文存在畏難情緒,找不到正確的寫作思路。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900字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語文高中作文900字一

自信,我把它理解為自己相信自己。

曾經,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卑微,成績平平、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膽小怕事。這種性格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怎么與人交流,甚至與父母的交流,也是極少的。沒有什麼朋友,課間看到同班同學總是三五成群的玩耍,我選擇了沉默。漸漸地,我發現周圍的同學都會去學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是我沒有,而是父母總是讓我把學習擺在第一位,以至於抹殺了我的愛好。

我一直羨慕著我的髮小,因為她學過舞蹈,又學過國畫,而我什麼都沒有。總覺得很優秀,雖然曾經成績不及我,可是我現在連優異的成績都沒有了。

關於我的自卑,就是這樣來的吧!

自信,它悄無聲息地來,拿過自卑的接力棒,在我心中不停奔跑。

自信是怎么來的,我忘了,但它確實來了。從幼稚園起,我就很喜歡畫畫。記得那時候有興趣班,媽媽也允許我學畫畫,那一段時間真的很開心。放學時媽媽來接我,我都拿著我的畫舉到她面前說:“媽媽快看,這是我畫的!”後來,由於對別的興趣班都很好奇,就都參加了個遍,再後來上國小了,興趣班這件事就離我很遠了,補習班總是很多很多。

重拾畫筆是中考前的事情了,學習壓力很大,但我總是會用一點時間來做我喜歡的事情。班上的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同學,她給了我一張《未聞花名》的明信片給我,她問能不能把上面的兩個人畫出來。我說能,但是沒有太多時間,而且我不太會畫眼睛,時間可能會長一點。她說沒關係,什麼時候畫好再給她,不著急。於是我畫了四天時間,一共不到兩個小時,畢竟當時沒時間。我拿給她,她說我畫得很好看,可以畫一幅去參加文化藝術節,絕對前三!但是由於中考,所以不能參加,有點小遺憾呢。

暑假,我一直在畫畫,雖然不多,但很認真。我自己覺得小有進步,於是放到網上和愛好者們一起交流,他們也說我畫得不錯。我開心得簡直要上天,以前的同學取笑我說:“尾巴翹上天了。”

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幸事!雖然不是很好,但美中不足就是有提升空間。就像教室後牆上我的畫一樣,雖然畫得不是很完美,但也是很好的了吧!我好像找到了自信!

自信,可以自己找到,別人能給的,也許是鼓勵。我在繪畫上找到了自信!

語文高中作文900字二

記得剛開學時,我的語文老師在班上講了一句話,至今尤難忘懷。那就是“勤於讀書,逸於作文;厚積薄發,得心應手”。這句話蘊含了深刻哲理,對語文的學習方式進行了高度濃縮。那么,你也許會問我,究竟什麼是厚積薄發呢?

“厚積薄發”這是一個有深遠淵源的辭彙。在我理解,它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厚與薄,積與發,兩個對立的辭彙,構成了因果關係,也就是說沒有厚,就沒有薄;沒有積,就無所謂發。前者是深厚的積澱過程,後者是短暫的爆發過程。

縱觀古今,不能不說,厚積薄發無時無刻不存在。就拿宇宙的形成過程來說,那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經過了億萬年的演變,終在某一個時刻爆發出巨大的能量,造就了新的宇宙星體。厚積薄發,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量變與質變的過度。只有足夠程度的量變才能形成真正的質變,從而達到新的飛越高度。

大家也許知道義大利博物學家達?芬奇是個多才的人。他不僅精通自然科學,也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有誰知道,這個被稱為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美術三傑”之一的偉大畫家,竟是從畫雞蛋學起的。那個雞蛋不知被他畫了多少遍,從各個角度都畫遍了。然而,正是由於他不懈畫蛋的“厚積”過程,才有了日後輝煌燦爛的藝術作品《蒙娜麗莎》的微笑。

錢鍾書更是一個“厚積薄發”的典型。他從年輕時代就堅持不懈地記讀書筆記,這個良好習慣造就了他過目不忘的超群記憶力,被人稱為“照相機”。而他寫的《管錐編》,更是富含深厚文化底蘊的巨著。

也許你會問,“那些名人的‘發’可真是一點也不薄啊!為什麼還要說薄發呢?”要知道這個“薄發”是相對於“厚積”而言的。達?芬奇的一幅《蒙娜麗莎》是用千百張雞蛋圖換來的,而錢鍾書的《管錐篇》更是用一屋子的讀書筆記換來的,這個比例雖說有些誇張,但確能表明,一時之間的發揮相比於積澱真是要“薄”得多得多。

我們再回到開篇的那一句話,其實,語文的學習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們需要多積累多沉澱,也就是多讀書,才能創作出出色的文學作品來。文學的造詣濃厚,就看他的積累多少。一個博聞強識的人,一定是一個“讀書破萬卷”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濃厚的積澱過程,終究會換來自如的發揮。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應如此。

語文高中作文900字三

阿里巴巴的ceo馬雲曾說過:“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話雖如此,但這“萬一”二字,來得真有那么容易嗎?——這“萬一”裡面,包含的是1%的運氣與99%的汗水。

不知從何時起,“夢想”似乎成了許多人天天掛在口中的兩個字。於是,在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電視節目中,我們總能尋覓到“它”。“你有什麼夢想?”“我的夢想是……”這兩句話幾乎成了電視節目中名人和上台者必不可少的交流。

然而,在生活中,多數人並沒有為“夢想”二字付出實際行動過,又或者說僅僅只有“三分鐘的熱度”罷了。

別人提醒他們,但他們總能找到各自的藉口:“作業好多,沒有功夫浪費時間。”“工作那么忙,哪有時間想這些?”“活了大半輩子了,照樣還不是過得有滋有味的嘛?要那種東西幹嘛!”……其實,歸根結底,這些或真或假的藉口無非就一個字——“懶”。

在逐夢的道路上,最忌諱的錯誤便是“懶”。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去年的暑假裡,還沒開始放假我就已經開始規划起了暑假計畫——每周都至少寫2篇文章,暑假至少要看5本書。——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我的作家夢。

有句話這樣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確如此,第一個禮拜,我又是去同學家又是結伴出去玩,就這樣“野”掉了一個禮拜;第二個禮拜,出去旅遊;第三個禮拜,去鄉下;第四個禮拜……於是乎,直到第五個禮拜我也沒有完成一項任務,並不是因為遺忘,純粹只是懶得做罷了。就這樣,暑假過去了,我除了收穫一身被曬黑的皮膚外,一無所得。剩下的,便只有後悔。

誠然,“懶”一字對於逐夢者的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一時的懶惰可能會使你遺憾終身。

在逐夢的道路上,最值得學習的品質也是“懶”。

當然,此“懶”非彼“懶”——當你逐夢累了,適當得“懶”一下又何嘗不可呢?聽會音樂,看看風景,讓躁動的心情平靜下來,這種時候的“懶”就勝過“頭懸樑,錐刺股”的莽勁。

因為“懶”,你可以花更少的精力做更多高質量的事情;因為“懶”,你可以在別人氣喘吁吁時悠然自得地超過他;因為“懶”,你可以“跑”在逐夢的道路上,第一個跨過終點。

在逐夢的道路上,有人在倒退,也有人在原地踏步;有人在行走,也有人跑在最前頭,將汗水揮灑在這條道路上……

……不為別的,只為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