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吧女人觀後感3篇

暴走吧女人觀後感1

一般暴走,都是在可預知範圍內地,城市間犄角旮旯居多,各個地方深度游,雖然風格不一樣,但是收穫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結伴出遊,肯定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如你所想,有些時候不能達成共識,也會互相妥協。雖然,有些遺憾,但是旅行中的收穫,遠遠大於你的遺憾,況且,遺憾也不一定是壞事,不是嗎?這些天和66最喜歡強調的一句話就是:“Don't Care About Details!”最喜歡默克爾說過的一句話:“要想走得快,自己走;要想走得遠,一起走。”人生何必太匆匆,回過頭來,才發現什麼都沒有,細細地品味,走錯路,也是一種風景。

一路上,再怎么查資料,也無法預知實際的情況。在蘇州,我們查好公交路線,按照酒店官網上路線興奮地坐上公交。我和66快將公交坐到底的時候,才發現居然沒有這站,然後晚上哪兒也去不了了。找酒店找了一個晚上!!!可是,也正是這樣,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蘇州風景,那些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坐到工業園區,還看到了傳說中的大褲衩。

出發,讓你更好的體驗生活。在路上,讓你有機會踹口氣,聽聽自己的內心。旅行中的吐槽,可以讓你發現未知的世界。無聊路上的閒聊,你會聽到更多的故事,看到更多的人生。影片最後,大聲地呼喚著“熱愛生活的女人最幸福”。

喜歡主題曲中的一句話,“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每次旅行完之後回來,會覺得生活更有動力,跟大家分享旅行中的故事,真的特別開心!

暴走吧女人觀後感2

此刻,北京的天空剛剛被沙塵與大風洗劫過一次,暫時露出了還算遼遠的天空,站在鋼筋森林裡,遠遠望出去,灰白的天空依然模糊,壓抑得讓人心裡多少有些陰鬱。每當這一時刻,總是讓人不由得有種拋下一切,走出去的衝動,只是……還是沒有勇氣。

所以在看《暴走吧,女人》時,感動之餘,難免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相對電影裡的五個女人而言,我實在太缺少勇氣和決心了。

《暴走吧,女人》是新銳海歸導演董董執導,李斯丹妮、范文芳、鍾欣怡、王莎莎、范逸臣、劉添悅等明星聯袂主演的野外生存電影。影片講述了由李斯丹妮飾演的娛樂記者牛牛,在受到一次刻骨銘心的情傷之後,與其餘四位女性一同選擇最艱難的徒步戶外游,在25天不可思議的戶外暴走過程中,她們不僅走出了對生活的迷茫,也找到了各自對於生活的信心。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的,旅遊在人們心目中的普遍定義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休閒遊已經無法滿足很大一部分渴望挑戰,對都市生活開始厭倦的人們的需求。戶外徒步游,野外生存,乃至影片所說的暴走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流行的旅遊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人們大多是在現代都市生活,高強度的工作與壓力之下,不堪重負的白領。正如影片中的五個女人,雖然各自的生存壓力與難處不同,但是都有一顆迫不及待逃離城市的心。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暴走的目的顯然並不僅僅是為了暴走這個動作,暴走是為了釋放壓力,尋找當下問題的解決辦法,同時在重新回到城市之後,能夠更好的出發。影片中,牛牛因為情傷而選擇暴走,最終又以開始一段新的戀情,痊癒並且開始新的旅程,正是這種釋義。對於觀眾而言,糾結於細節處的某些小錯誤,顯然倒不如回觀自我,究竟最初開始暴走的動因是什麼?而暴走究竟能否解決自己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仔細理解編導精心的設計更加有效用。

作為一部戶外旅遊電影,《暴走吧,女人》在外景選擇,以及鏡頭語言運用方面非常大氣。片中雖然沒有指明,但是從精緻、華麗的影像構圖,磅礴大氣的運鏡都可以看出,劇組輾轉中國各地,壯美雄奇的戈壁、沙漠、高原、森林次第展現在影片當中,五個女人穿行其間,人類的渺小與偉大,通過與大自然的對比展露無遺,而編導們的良苦用心,也通過這些對比強烈的鏡頭慢慢顯現了出來。至少,在大銀幕上看到如此動人心魄的美景,已然滿足。

最後,還是希望送給所有熱愛旅遊,或者說是在看過本片之後,對戶外游、暴走行為產生興趣的觀眾一句話。假如在麻木的都市生活中,已經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勇氣了,那就出發吧,選擇一場放逐心靈的無目的的暴走壯遊,走出去,走下去,走到底。在那個過程中,你應該會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

現在,就出發吧!

暴走吧女人觀後感3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我是誰……”崔健的一首《假行僧》,最近喜歡聽他的歌,也許是因為時下音樂市場上精品少,心態浮,總習慣去聽一些老歌,聽那種情愫、滄桑和態度。其實現實中,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個苦行僧呢?只是道路不同,有的人選擇聖雄甘地一樣的苦修,有的人選擇了桀紂一樣的放縱。

渾渾噩噩苟行於世,難免自墮霧中,不能自己,雖然很多人想打開心裡那扇窗,而這扇窗可以打開人們的心鎖。有人通過讀書打開,這是聖賢;有人通過自打開,這是佛祖;還有人通過影視作品打開,我想這是常人最能直接接觸到的介質了。而最近一部叫做《暴走吧 女人》這部影片便極可能打開你以內的笆籬。

我很喜歡這樣的影片,因為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不過我不是像影片五個女人一樣徒步暴走,終點也不是影片中的“聖雨湖”,更沒有戲劇情的邂逅了一段良緣,雖然在麗江小憩幾日。但相同的是,我們的騎行隊伍也是5個人,也是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也是逃離鋼筋水泥的城市,去感觸自然,釋放壓力。最終我們騎行了一月零三天,途經二千餘里,時間月余,到達了終點聖城拉薩。

多說了兩句,我們來回歸影片本身。一個影片的成功,離不開三個要素。影片本身、檔期和明星。從檔期來說,作為一部以女人為主打的影片,《暴走吧女人》選擇3.8婦女節上映,明顯是順應了“天時”。加之並無強敵,《西遊 降魔篇》已成強弩之末,《霍比特人》又一時英雄氣短,其他影片更尤同草芥。這給了《暴走吧女人》票房升長的空間和機率。

其次是影片的本身,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影片,就是在強敵強夾下,也會迎來相對的春天。從筆者的觀景過程來看,這部影片有點《轉山》的影子,不過相對於《轉山》中書豪為了幫哥哥還願而踏上騎行征程的略顯個人和自私,《暴走吧 女人》的主人公的意識更加純粹,更加升華,體現了一種人最本真的人性和自由意識,這是有了寓意。加上影片中牛牛與王子明產生的婚姻,也比《轉山》中的橋段更加圓滿。

最後一點就是影片的陣營。這個雖不是一個必要元素,卻也足以是一個充分元素。影片大膽啟用了一眾青年偶像影視新星王莎莎、人氣演員劉添月、“快女”李斯丹妮等出演,同時還有“老將”范文芳 的壓陣。從觀影效果來看,這些年輕人表現並沒有讓觀眾失望,她們演出了屬於年輕人的那種激情、陽光、勵志,對影片客群的年輕給能傳遞出十足的“正能量”。

雖然我們看完影片,無法像他們一樣放棄自己固有的生活,去實現找回自我的理想。但我們卻可以令心緒去跟追影片中的主人公們去享受野外生存的刺激,踏進那危機四伏的山林、還有那寸草不生的山脈和光滑險峻的峭壁。老實說,這些我真實經歷過,如果你想去看這部影片,我希望影迷朋友們前十分鐘入場,閉著眼睛寧靜心緒,然後再去欣賞整部影片,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