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等風來》觀後感

《等風來》是一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哲理性電影。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看《等風來》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看《等風來》觀後感

等風來,看到一半就想寫觀後感的電影,現在的我一邊看一邊跳的看完了等風來,這部電影給我挺多啟示,更多的是一些感想。人在這個社會,很多的時候沒有辦法去做自己。更多的時候是要在這個社會上人在交往的時候是要戴著面具的。很少會有人拿著真心對你。王燦,程羽蒙和李熱血的很多話,然人有很多的感想。王燦很多的話都超級的有,是道理,他在教堂。。。額就是那個地方,他說的話。男人最重要的不是老婆孩子,是一群朋友,等到七老八十了,打一個電話一群七老八十的老頭顫顫巍巍的來到你家鬥地主。我突然想明白了。跟寬寬在一起的時候,為什麼看生死兄弟比我重要。電影的每一短話都給我很深的感觸。

人總會要學會面對這個世界的一切,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關於戰爭等風來的小說原版我沒看過,但是我希望有一天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等風來的最後,讓我讀懂一件事。人若想要飛起來,要等一個契機,也需要耐心來等,風來了,契機來了,你就能夠飛起來。

我對電影中的李熱血的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就是,你看,我等了你一袋血的時間、

當王燦被程羽蒙踢到在凳子下的時候,我覺得程羽蒙很霸氣。

不管是富二代,還是白領,還是我們過著普通生活的人都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活,如何活的更加的真實,更加的瀟灑。面對迫不得已,我們是應該反抗,還是靜靜的被這個世界吞噬。

等風來影評——你只需等待

這是一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哲理性電影。影片裡出現了幾種類型的人,包括從小地方來大城市打拚的美食專欄作家程天爽,剛經歷失戀的熱血小青年徐熱血,不學無術的富二代王燦及一群中國大媽們。大家各自抱著不一樣的目的來到了佛教聖地尼泊爾。然後幾天的旅程下來後,一同在尼泊爾找到了各自想要的東西。

影片是以倪妮飾演的程天爽的視角來連線整部電影。儘管電影的一開始,並未向觀眾交代她的這個名字,而是告訴我們她叫程羽蒙。很好聽的一個名字,卻不見得會在你我的心中留下什麼真實的印記。我更喜歡叫她程天爽——成天爽,簡單直接,而且一語道破生活的真諦。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每個人扮演的主角或許不一樣,渴望獲得幸福的願望我相信必須是殊途同歸的。

不明白大家是抱著怎樣的情緒進入影院看這部電影,我一開始是抱著看尼泊爾異域風情去的。尼泊爾,被稱之為離天堂最近的精神國度。就像劉孜飾演的雜誌主編對女主說的話,“我期望你能從尼泊爾提高一下你的幸福指數。”多么完美的國度,我想我就應會沉浸在這樣的異域風情里吧。但是,慢慢地從女主的眼裡看到的尼泊爾卻不是那么完美,甚至我能夠稱之為不堪與落後。那裡經濟發展緩慢,民眾生活貧乏,城市建設就像80年代的新中國。幾乎沒有幾座像樣的高樓。人民唯一擁有的就只有信仰上的富足。他們深信佛教,相信誠心朝拜,上蒼終將賜予他們完美的生活。於是尼泊爾擁有女神廟,裡面供奉的是真的活女神。活女神其實是幼年的尼泊爾少女。他們會從全國挑選適齡的小女孩,透過一項項測試與檢驗,最終選出一個最貼合條件的孩子然後供奉在裡面,供世人朝拜。直到女孩長大,再發放一筆錢給她,送她回民間。我覺得但凡理解過自然科學教育的現代人就應都會覺得這有多荒謬!朝拜一個小女孩能獲得幸福?但是尼泊爾人民對此深信不疑。女主從那裡沒有看到完美,反而勾起了她自我在上海打拚的種種心酸,幾近崩潰。

影片這時才從女主的低潮中慢慢浮出主題。它透過王燦的嘴來告訴程天爽,也告訴我們這些觀影者,“別瞎折騰,沒什麼用。”這句話其實跟等風來異曲同工,程天爽為了自我夢想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卻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失敗與挫折。這其實代表了一大部分此刻的年輕人,他們都曾懷揣著偉大的夢想從象牙塔走向社會,也曾不惜一切地努力打拚著屬於自我的未來,實現以前的夢想。但是十個人裡面可能只有兩個人走到了自我以前渴望實現的願望,還有八個人生活不盡如人意。他們內心委屈:我們不曾比別人少付出分豪,為什麼命運如此不公,總是給予我們失敗。女主內心也充滿了這樣的委屈,尤其是每次聽到家人關心的話語,看見別人有親人簇擁的時候,這種委屈感愈加強烈。但是其實她離夢想已經很近了,就像王燦說的,她已經站在了山頂。這時候想再一步接近夢想,著急,焦躁,害怕或者委屈都是沒有用的。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平心靜氣,深呼吸,靜靜等風來。影片的結尾,導演以滑翔的形式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做好準備,風來的時候我們就能翱翔於藍天大地間,自由無拘束。

也許你也正在經歷低谷,也許你還未經歷低谷,這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啟發式影片。挫折只是為你飛翔加固一條保險帶,我們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只是因為風還沒來。既然風沒來,我們就別瞎折騰,因為那並沒有什麼用。讓我們一齊靜靜地在山頂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