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雕塑

龍華烈士陵園有許許多多的雕塑,雕塑家們用這些雕塑的特有造型塑造了一組組中華民族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奮戰到底的光輝形象,歌頌了他們為國捐軀的革命精神。這么多的雕塑中,最讓我難忘的還是“解放上海”雕塑。

這個雕塑記錄的是1949年5月26日上海解放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地使上海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座雕塑,發現它是由一朵白玉蘭圖案和一些解放軍塑像組成的,寓意深刻,向人們展示了歡慶上海解放的動人畫面:

站在最左邊的是一位吹號的戰士,他舉起雙手成“v”字型,好像在說“我們勝利啦,我們勝利啦!”。中間是解放軍指揮員和糾察隊員,他們緊緊地握住雙手,激動得熱淚盈眶。右邊是一個少先隊員,他在贈送刊有上海解放這一特大新聞的報紙。

雕塑中還有一位打著腰鼓的女青年,她載歌載舞,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我不禁陶醉在雕塑的場景中,以至於長時間在凜風中駐足凝視也絲毫不覺寒意。我想,那時的上海一定比過年還熱鬧,所有飯店、賓館等消費場所想必一定是免費向客。可是有沒有人想過在歡樂之餘,長眠於地下的烈士的家眷會十分痛苦呢?上海的解放是多少年來無數烈士奮鬥犧牲的結果,是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最後的 勝利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我仿佛從那個吹號戰士的身上看到了炮火中那高呼“為了上海的解放,沖啊!”的無數英雄姿態。他們為了上海的解放,倒在了勝利的曙光中;他們無法過著解放後安寧的日子,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的。

“生如閃電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 先烈身上的優良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瞻仰龍華烈士陵園的雕塑受益匪淺,它不僅激發了我的愛國熱情,使我了解了國家的歷史,更使我懂得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報效祖國,以無愧於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