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讀後感範文

範文一:

在台灣“光復”以後,本課文的作者在台灣找到了在輪船上的工作。

有次,輪船停在了台灣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區,而選擇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遠,發現了一所國小,白色的圍牆,門外栽著一排樹。

作者走進校園,顯然很安靜,他走近一間教室,走到窗外,見到了一位年輕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學習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寫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接著,他又用不太標準的國語一遍又一遍地讀。我被著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從後門走進教室,坐在最後的一排,根著老師一起大聲地讀著。

最後,老師和同學非得要帶作者去他們學校的小禮堂去參觀。

到了後,老師對作者說:“這裡,以前是畫著日本人的畫,現在‘光復’後,就掛上中國人的畫。”作者聽後在牆壁上看了看畫,上面有孔子,諸葛亮,鄭成功,還有孫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間,眼眶不覺濕潤了。

我想在作者心裡,這個郊外里的鄉村學校永遠在他心裡或者在中國人的心裡,永遠都是一片神聖的學校和禮堂或者是神聖的土地。

說不定今後又有一天,碰巧輪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個學校跟那位教師溝通和去參觀一下小禮堂,說不定下次還會又增加許多中國歷代偉人的畫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學校,跟著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和年輕的老師一起學習中國人的文字和國語,作者也應該是這樣盼望的吧。

範文二:

今天,讀了《難忘的一課》,我被台灣人民濃濃的愛國之情感動了。

《難忘的一課》講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一天,一位中國大陸船員在離高雄港口不遠的一所鄉村國小里,看見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國語,他被感動了,也坐下來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讀到這兒,我也被深深感動了!是啊,台灣自從1895年以後就被日本侵占了。在被侵占期間,日本人不準台灣人民學習國文,講國語。而今,人們終於又可以與祖國的語言親密接觸了,這是多么難得的事,多么值得珍惜的事呀!當讀到船員跟著老師去參觀禮堂,看到了裡面重新掛上了中國人民自己的偉人像時,我想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民永遠忘不了祖國的語言和偉人,永遠忘不了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現在,台灣一些“xx”分子,妄想將台灣從祖國的懷抱中分裂出來,但我想:“海外華僑不會答應,中國人民不會答應,台灣人民也不會答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讓我們海峽兩岸人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