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蜀中抒情散文

久雨初晴,嶄新的陽光好像傳說中佛祖隨意的拈花,我的心裡自然而然也就有迦葉那樣的暢然一笑,眼中和心中的天地頓然變大,並且,倏忽之間,我仿佛又一次置身於嘉陵江邊。毫無來由,亦無徵兆,陌生又熟悉的蜀中又在我的眼前亮起來。

也許是久雨初晴的陽光真的有一些神性,陽光居然那么清楚我的心裡一直在惦記著蜀中,它也就把我的神思帶到了蜀中,攜我來到了嘉陵江邊,並且是古老的葭萌國時候的嘉陵江。更古老的,是“蠶從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說的是蜀人的先祖,那些善於養蠶、善於繅絲、善於織綢繡錦的蜀人,那些善於打漁的蜀人以及那些喜歡喝茶的蜀人。他們,和我的前世今生到底有怎樣的淵源、而讓我總也忘不了蜀地和蜀人呢?而我,僅僅是憑著多日不曾謀面的陽光把我的神思喚醒,一路南行,或者一路南飛,我心裡的蜀中,天遼遠而山低小,大江流日夜,江面上,來往穿梭的是渡船,漁船,載貨物的駁船……

但我確實是古秦國先民的後裔。我所在的高天崇山的隴上,何時有過能夠洞見人的靈魂的深邃而神秘的漁火的呢?而茶農和蠶婦更是隴右之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是,這些也同樣沒有來由地在我的腦海里出現。就這樣,我的眼前開始延伸著平曠的田野,無聲的靜流,偶爾會有水鳥和魚兒的唼喋之聲。腦子裡一直盤旋著尖細高揚的川腔川調,還有暗紅色的門樓,濕漉漉的石街,窈窕嫵媚的川妹子,蓊鬱竹海,繽紛花樹。兩個穿著草鞋的人在肩上扛著光溜溜的滑竿兒,滑竿兒上躺臥著很有福氣坐滑竿兒的人,滑竿兒“咯吱咯吱”地響著,經過平靜的鄉間……

一定有神靈在引導我了,不然,何以如此之快就讓我疏淡了河西走廊的長風,抖落了黃土高原上的沙塵,充耳的是呢喃的鳥語和悠揚的笛聲?迴旋的晚風裡,有薯乾酒的芳醇,有五香豆腐乾的濃香。無論我怎么想像,成都總是西蜀時候的成都。鄧艾奇襲過的江油,鍾會圍困過的劍閣,張飛一拳砸出甜水井的翠雲廊,諸葛孔明治軍的漢中,狼奔豕突的陽平關,劉阿斗苟安的洛陽,苟安得“樂不思蜀”了,才得以回到蜀中……我到底怎么了?總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蜀人,並且總覺得自己一直沒有從煙雨朦朧的六朝裡面走出來,但我又實在不願意跟前秦和苻堅有什麼瓜葛,也不想跟楊茂搜和仇池國有什麼瓜葛,雖然是確定無疑的有一些瓜葛。

“吾若萬里長江,何能不千里一曲?”也許是大西北峻厲的長風吹得我太久了,才需要蜀中的氤氳雲氣的浸潤和寧靜田園的撫慰吧,我的潛意識裡才有“蜀山水碧蜀山青”的綿綿念想吧。野刺玫長著尖銳彎刺的長蔓輕捷地爬上大樹了,雪白的野刺玫花開得那么明朗,那么清爽。濃烈的花香仿佛很濕很濕,那是一種觸及心靈的關護,香氣讓我的心舒服得發癢,讓我的心也激動得發慌。“到了昭化,不想娘家”,昭化古城的古,源於古老的葭萌國,在我,它的古老卻永遠停留在了漢魏六朝。漢柏實在是很老了,今天的川妹子們一個個都長得像剛開放的野刺玫的花兒一樣,卻一點也不假。

把我的心照得最亮的還是暮春的油菜花和蠶豆花,它們仿佛是最能代表熱情柔美的蜀中的。相形之下,我的隴上,崇山峻岭之間的一塊塊田地邊上,春天會有桃、杏花開,艷麗也便艷麗,卻不免有些小氣。再說,也太少了,難與連篇累牘的白的蠶豆花和無處不有的黃的油菜花相媲美,雖然我尚不至於因此就不喜歡我的隴上。蜀中的油菜花真的很黃,蠶豆花真的很白。蜀地的風物,無論數量還是內質應該勝於隴上,因此,我才神往,確切地說,宇宙之造化、自然之神靈也才願意將我引向這裡。

關中平原的厚土,成都平原的沃土,在此交臂,如雲的翠柏仿佛就是浩瀚的史詩,這些史詩總被講著,經行於天的日月在講,靜靜流淌的江水在講。蜀人在生活,也在歌唱。夜闌時分,燈火亮處,聽一聽川劇的高聲長腔,就不口渴了,也不肚餓了。雖然蜀地的雲天很低,難見星月,然而,翠綠無垠的田畦是可看的,金黃廣闊的田畦是可看的,蓬鬆烏黑的土地是可看的,俊俏的川妹子是更可看的。

我最鍾情於蜀中的鄉下。不坐草泥的瓦屋,瓦片直接在椽子上擺放著,竹籬笆抹上泥巴當作牆壁,或者乾脆不抹泥巴,任憑竹籬笆的那些千萬孔隙透著風、透著雨。蜀地地氣潮濕,這些孔隙是用來通風換氣的。當街的暗紅色的門樓裡面是黑黢黢的。茶寮,酒肆,醋作,貨行,飯館,喜歡坐一整天聽“龍門陣”的人的牙齒茶漬斑斑的。在酒氣飛揚的長街深巷裡,喜歡挑擔的蜀人也喜歡給人讓路,當他們和對面來人兩兩相遇的時候,他們總是挑著東西很熟練地從別人身邊側身而過,在這樣的瞬間,就會發現,蜀人的心裡原來是那么的亮堂。

隴上的陽光,總顯得那么張揚。但在蜀中,那樣的濕熱,那樣的光影柔和,那樣難能可貴的風真心實意地吹著。陽光總那樣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仿佛殷勤的蜀人,總那樣無憂,總那樣把輕鬆與快樂深藏在心裡,一閒下來,攢三聚五,再把輕鬆與快樂堆放在臉上。他們,也總是那樣的忙。

我更願意乘車行進在蜀地的雨中,不緊不慢的中雨,或者若有若無的小雨、細雨,仿佛變成了濃濃的霧,也變成了人身上的汗,整天不乾。

如今,我的隴上天晴了,未知蜀中是否也有陽光,未知濃霧是否全都散去。蜀地從來多雨,也多雲、多霧,多蠶豆花,多油菜花,多茶,多酒,多美食,並且全都是正宗麻辣味兒的。不過現在,瓦屋漸漸少有,濕漉漉的石街漸漸沒有,暗紅色的門樓漸漸沒有,長凳、方桌漸漸沒有。但在鄉間,依然有許多挑擔的人。至於滑竿兒,早就成了奢侈之物、珍奇之物了,峨眉道上,抑或還有肯花大價錢坐一坐瀟灑一回的人,也算古老蜀中的別樣風景。川劇還在唱著,依然是高聲長調,“臉”也在變著,並且變得越來愉快、越來越精彩了!

我心中的蜀中依然和平寧靜,依然濕熱,依然茶香酒美,依然是讓人麻辣得面紅耳赤熱汗直流的麻辣味,川妹子們依然像野刺玫花兒那么美。蜀中的雨仿佛不曾停過,即便在飄雪的時候,雨也會來湊熱鬧的,從半空落下來就是雨夾雪。蜀中的霧也很少散過,因此,蜀地的竹海才蓊鬱,花樹才繽紛,那樣浸潤著,人,也才更加靈秀。

最讓我感到心寬體胖的莫過於寬闊浩蕩的嘉陵江了,雖然今天的江面上渡船已經走遠了,漁船已經走遠了,載貨的駁船也走遠了,並且,都不再回來。但是,蜀中,從沒有離開過我多情善感的情懷。

久雨初晴,接著大晴,終於譁然一下跳出一個朗朗寰宇來。雖然過於張揚的陽光依然照得人心驚,雖然陽光把幾日綿雨帶來的水汽很快烘烤得無影無蹤,雖然我此刻並不在蜀中,我還在隴上,但是,無論何處天晴,我都應該對陽光一視同仁,雖然,我是真的又開始想念風姿綽約的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