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第五冊一單元作文:陳孫銘交通肇事抗訴案

1、證人吳鴻勝、楊來生、李玉波等人的證言,證實被告人陳孫銘以大約每小時80公里的高速駕駛機車,在呼喊示意其停車的情況下,仍強行在逆行車道上沖關。游希良聽到喊聲後,從距逆行車道中心線約10余米外跑過來,在逆行車道中間被撞。證人姜朝旭的證言,證實案發前,他的同事駕駛機車,以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行駛到收費站北面上橋時,陳孫銘駕車從後邊高速超車。當該同事行駛到橋中,陳的機車已跑出約200多米,當時聽到陳的機車發動機聲音很大,但在沖關前,陳是否加油提速不能肯定;當他叫陳停車的喊聲剛住,陳的機車已駛過收費站北端檢票亭。該證言證實了陳孫銘駕駛的機車車速高於每小時70公里。

2、屍體檢驗報告,證實被害人游希良被鈍物碰撞,致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顱底骨折出血,大股骨、左腔腓骨粉碎性骨折,引起休剋死亡的情況。

3、交通事故現場勘驗記錄、現場照片,證實被告人陳孫銘駕駛的機車車型,陳孫銘在逆行車道的行駛路線以及被害人被撞擊的地點等情況。

4、被告人陳孫銘多次供述他酒後駕車,怕機車被查扣而高速逆行沖關時將游希良撞死。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

本案的關鍵是被告人陳孫銘對高速駕駛機車沖關時將游希良撞死的嚴重後果,在主觀上是持放任的態度,還是持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輕信能夠避免的過失態度。要認定陳孫銘的主觀罪過如何,必須從當時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經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諮詢,表明:駕駛員從發現需要停車的情況後,到制動停車,一般約需時間2秒鐘。正常人的反應能力參數為1.25秒,即發現前方有目標反映到大腦需0.5秒,從大腦反應到手、腳並採取制動措施需0.75秒。這只是個參數,還要受技術熟練程度、反應能力大小等因素影響。如果喝過酒,反應能力相對遲鈍。

案發時,執勤的武警戰士和收費站的工作人員都站在檢票亭台階上,被告人陳孫銘為逃避檢查,擬從當時無人無車的東邊逆行車道強行通過。游希良是在聽到喊聲後從10余米外跑向被撞地點。此時,陳孫銘正駕駛著高速行駛的機車,注意力集中在前方,加上收費站內檢票亭的遮擋,視線廣角相對狹窄,陳無法看見游希良的活動情況。

收費站工作人員示意被告人陳孫銘停車時,機車距離該站北口有45米。順濟橋收費站全長32米。被害人游希良被撞點距離該站南口外2米。三段距離相加,總計79米。當時,陳孫銘駕駛的機車車速為每小時80公里以上。即使按每小時80公里的車速計算,每秒鐘應行駛22米,通過79米的路程所需時間為3.5秒。該收費站每個機動車道口寬6.8米,撞擊點位於東邊道口中間,距離路邊3.4米。游希良從西邊車道的外側越過西邊車道到東邊車道的中間,最小距離為10.2米。按照正常人的跑步速度,游希良跑完這段距離所需時間為2秒。如果以收費站工作人員喊停車時為起點,當游希良跑到被撞點時,陳孫銘距此僅有1.5秒的行駛路程。在此情況下,即使陳孫銘發現游希良後就採取制動措施,相撞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再考慮到陳孫銘當晚喝了酒,反應能力減弱,反應時間相對要延長,或者游希良並不是一聽到喊聲就向被撞點跑等因素,則陳孫銘的制動反應距離就更短,相撞更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