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親職教育作文

有關親職教育作文(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乾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乾,說是只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將來投身於社會能夠立足罷了。那你沒有能力咋混呢?我們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社會能力需求。首先,應從社會實踐和勞動中汲取經驗。但也得讀好書,才能更好的掌握。讀書不能讀“傻”書,要將從書本中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所以這些都是互相循環的,相輔相成。從勞動中,體會快樂和樂趣。現在的中國家長就是太過於重視學習和溺愛自己的孩子,而輕視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溺愛不等於愛。

在現代社會裡,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這樣父母的愛就都獻給了這個孩子。對這個孩子過分地疼愛。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個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塊小石頭拌拉一下,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樁,小孩子摔一跤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就是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國家長。當這個小孩子摔跤了以後,他的父母必會百般呵護地說:“我的小寶貝兒,沒事吧,疼吧?”有些家長甚至會帶孩子全面調查一下。這是不是離譜了些,本是一件極普通的事在中國家長的眼裡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這不是愛,是溺愛!這反而會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終全面的依賴父母。“挫折孕育著成功”要想孩子成為一顆小苗,那不經風雨怎能在這多面的社會圈子中,茁壯成長。

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多乾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但也要抓住學習。這樣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再會很輕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長大了才能讓父母少操點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勞動,把所有事情都包下來,那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缺陷。像這樣慣養他們,長大了只會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

我同樣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我的父母從來就嚴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務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養。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為自己做飯,時間長了我也便學會了。甚至還能為大家露一手瞧瞧。勞動並不難,不知你願否?

在激勵鬥爭的社會中,有許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與勇氣和他們競爭。能力在於培養。在一次次失敗和成功之間積累經驗,這樣你才會越走越遠。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只要你願意不斷磨練自己,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有關親職教育作文(二)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體呱呱落地,降臨人世,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首先進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孩子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其中特別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選擇的首任教師,親職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嬰幼兒的頭腦象一張白紙,很容易塗上各種顏色。在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長和家庭生活對他們實施著各種各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極為深刻的烙印,很難消失。家長實施的各種教育,他們終生不忘,成為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最初的言語是從父母那裡學會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著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父母手拉手教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導下進入社會生活,了解社會的。孩子小時候,是形成習慣的最佳時間,良好習慣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起著打基礎的作用。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說早期形成的習慣象是與生俱來的一樣穩固。

在兒童階段,孩子們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興趣廣泛,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善於模仿,有很強的感受能力,有驚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兒童時期,孩子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對家長有極大的依賴性,他們的活動能力和活動範圍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邊同家長朝夕相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幾乎天天都在強化。由於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統關係,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孩子十分信賴家長。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成為孩子們效仿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成為孩子生活的準則,家長對周圍人和事的評價標準,成為孩子道德評價的標準,甚至父母的作風、習慣、氣質、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

家庭生活和親職教育對於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著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是起著型塑的作用。有人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說法,都說明早期親職教育的重要作用。親職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為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為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為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為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為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象法官傳教士那樣忠於職守。

孩子們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里渡過的。入學以後,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里,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孩子接觸家長的時間、機會要比接觸教師多得多。因此,儘管孩子在入學後學校教育起著主導作用,但親職教育仍然是經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孩子在入學之前所受到的親職教育起著打基礎的作用。但學齡前親職教育並不是親職教育的全過程,而是親職教育全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應當承認,孩子入學以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的增加,社會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們遇事有了一定的獨立見解,不象小時候那樣聽話了。但親職教育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以到孩子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獨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親職教育的影響。

孩子到了國中,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增強,社會活動範圍擴大,要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一時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孩子在思想和學習上開始分化。同時,這一時期,也正是孩子和家長重新調整關係的時期。調整好了,家長就可以繼續保持教育的主動權;如果調整不好,把關係搞僵了,就要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因此,孩子進入學校以後,親職教育不但不能放鬆,反而更應當抓緊。

有關親職教育作文(三)

歐洲的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門旅行,習慣於借個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個伴兒。他們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齡夥伴的魅力。旅居加拿大的華人張詩銘介紹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寫道: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我們的鄰居是一戶加拿大居民,他們家裡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剛來的時候,因為語言問題,我們很少和那家人交往。

有一天下午,鄰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響了我家的門鈴。原來她想讓我把女兒借給她們家一天去旅行。當時我想,女兒又不是物品,怎么可以借來還去?而且,他們家有兩個半大的男孩子,和我女兒一起去旅行,方便嗎?安全嗎?我沒有答應她。

可是,不一會兒,鄰居家的兩個男孩子送來了一張紙。原來是一個借據,上面寫著借我女兒的時間、保證、攜帶物品、會注意的事項,竟然還有費用——借我女兒一天他們家會付的費用數目,最後是他們母親的簽名。真沒想到,原來把女兒借出去還能賺錢!

晚上,先生和女兒都回來了。在餐桌上,我說了這件事。先生告訴我,西方人特別喜歡結伴旅行,一些陌生人還在網上徵求旅遊同伴呢。在爺兒倆的一致要求下,我終於答應了把女兒“租”出去。

女兒不在家的一天,我真的覺得時間很難熬。傍晚,聽見鄰居家的汽車在響,我馬上躥了出去。我看見女兒正與兩個男孩告別,看得出她很高興。晚上,女兒興奮地給我們講了許多旅途中的見聞,還直說:“和男孩一起出去玩真有意思!”

從那以後,我已經把女兒“租”出去若干次了,也真的“賺”了一些“出租”費用。我把這些費用都做了女兒的旅費。再後來,我們家也要出去旅行的時候,女兒也向我們要求“租”一個孩子。

每次需要“借”旅伴的時候,我都會想辦法讓女兒自己去“借”。事先我會給對方父母打個電話,然後也像鄰居女主人那樣,讓女兒帶著協定書去對方家裡與對方的父母、孩子商討。通過這種方式,我發現女兒變得開朗多了,也學會了彬彬有禮。結伴旅遊,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感恩教育的作文寫國外的教育和中國的教育的作文1200字關於應試教育的作文 我渴望平等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