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氣節的作文素材

氣節是一種人生準則,一種道德修養,體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生的各個方面。

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生命之外的金錢、財富與虛名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出”是守節者的行為標準。

有一種人,見利忘義,先已後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得失,考慮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個人能撈取好處,靈魂就可以出賣,至於氣節,他們往往看得很淡很輕,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失節者。

普通的時候,平常的日子,也許不易區分出氣節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難中,在權錢的誘惑面前,一個人的氣節就高低分明了。劉胡蘭寧可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也不背革命,也不出賣同志,受到世人永遠的景仰;汪精衛賣國求榮,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則,受到世人永遠的唾棄。

格言名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良將不怯死以荀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  ————《三國志》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

堅心如鐵石,不諂亦欺。 ————孟郊

貞松標於歲寒,忠臣亮於國危。  ————房玄齡

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 ————蘇軾

在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頣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

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 ————海瑞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一個讀書人最珍貴的東西是他的一點氣節。 ————老舍

兩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古希臘諺語

在命運的顛中,最可以看出人傘兵氣節。  ————莎士比亞

喪失人格的詩人比沒有詩才而硬要寫詩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雨果

節操頌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節操的詩句,僅明代以來,就有于謙的詩句:“在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謁先師顧洞陽公祠》);“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無題》;“壯懷不逐秋容變,一任瀟瀟雨滿簾”(《靜夜思》);“珍重晚來風景好,黃花老圃殿高秋”(《遣懷》);“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稜稜還自持”(《北風吹》);“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石灰》)……馮夢龍的詩句:“不共春風斗百芳,自甘籬落傲秋霜”(《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候》)……瞿式耜的詩句:“冰炭涼轉瞚換,但期長保凌寒節”(《園中見雪援筆志感》);“迎風桃李顏難駐,耐雪松篁味轉長”(《詠梅呈牧師》);“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庚寅十一月初五日》詩之三)……這些詩句雖然都構成了歌頌節操的基本音調,但畢竟不是完整的詩篇,當然,完整的詩篇也不是沒有的,比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烏江》詩說: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的主題是:活著的時候要做人中豪傑,死了之後也要做鬼中的英雄,項羽不肯忍辱偷生、自刎而死的壯舉,是項羽高尚情操的表現。

再比如清代鄭燮(板橋)的《竹石》詩說: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不食嗟來食

春秋時齊國連年災。有個姓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周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道:“喂,來吃粥。”來人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辭 謝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終於餓死在路邊。

魯仲連功而不取

戰國時魯仲連是一個十分注重節操的人,他所注重的是為社會服務,為人排憂解難。公元前284年,燕將東毅率五國聯軍攻打魯仲連的祖國齊國,半年內攻下70餘城。五年後,齊將田單以 墨為根據地想收復這些城市。田單派人請人來了魯仲連,魯仲連聽取了有關戰況後,提筆給燕將寫了一封信,用箭射入城中。燕將讀罷魯仲連的信,慟哭三天三夜,拔劍自刎,燕軍不戰而潰,聊城被齊國收復。田單建議齊王為魯仲連加官封爵,他堅辭不受。後來,他又為平原君解邯鄲之圍,平原君想加封他,他謝絕了。又用千金為他祝 ,魯仲連淡然一笑說:“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子罕辭寶不失節

春秋時宋國有人獲得一塊美玉,奉獻給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這塊玉拿給玉匠鑑定過,認為是寶貝,所以才進獻給您。”子罕說:“你把玉作為寶貝,我把不貪物作為寶貝,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們兩人就各自都喪失了自已的寶貝。不如各人保有自已的寶貝吧。”獻玉的人說:“我懷藏美玉,一定傳統被盜賊殺害,不能回到家鄉,把美玉獻給你是為了我免於一死。”子罕聽後,便將他的美玉交給玉匠雕琢,賣了很多錢給了獻玉者,然後送他回家鄉。

披裘公諷季札

春秋時代,延陵(今江蘇常州)名賢季札,有一天到南郊遊玩,看到一位身披老皮的老翁,背著柴禾很吃力地慢慢走著,就在老翁的腳旁,有一塊被人遺留的金子,閃閃發光。老翁沒有瞧見,只管走路。季札站在高處,處看得明白,招呼老翁說;“喂!老人家,你的腳旁有一塊金子,拾了吧。”老翁停下來,眼睛乜著季札,答道:“你這個人雖然站得高,卻看不遠,表面上似乎像個君子,你想要你就拾了吧。不要以為我窮得夏天還披老羊皮,就會不勞而獲拾這金子!”季札十分慚愧,問他尊姓大名,老人頭也不回地走了。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

魏晉名士嵇康不與貪官污吏合作,表現出高貴的節操。

嵇康曾在魏朝擔任過一個小官,但他由於看不慣司馬集團的所作所為,便到鄉不隱居起來。他的好友山濤給他寫來一信,勸他不要與司馬氏集團頂撞,要克服自己的恃才自傲,自命清高的脾氣,好繼續去做官。

嵇康讀完信後,立即提筆寫了一封回信,這就是有名的《與山巨源(濤)絕交書》。在信中,他主張君子百行,循性而動,各附所安,論述了自己入山林而不返的理由。

嵇康採取莊子拒辭楚王之相的作法,表現出對貪官污吏批判的態度。所以,他寫完信後,讓好友阮籍看,阮籍竟雙手顫抖,淚光瑩瑩,哽咽著對他說:“我從你身上看到了真正的人的骨氣,你真是一個與邪惡勢力格鬥的勇士!我即使不能像你這樣疾惡如仇,也可以在醉鄉沉睡不醒。而山濤,可惜我們尊他為兄長,想不到竟會為了官位而背叛自己的氣節。後來,嵇康被司馬昭以“輕時傲世、亂群惑眾”的罪名加以殺害,被害前,他還在刑上彈了一曲絕世之作《廣陵散》,琴聲不亂,音調激越,迴蕩在殺人刑場的上空,表現著他高尚的情操。

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澤做縣令時,有一次,郡里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里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準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迎來送往。

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傢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來寫了辭職書,辭 官回家。

一方硯台,二人忠心

宋代抗金英雄岳飛有一方硯,背刻著這樣一句座右銘:“堅持守白,不磷不溜。”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堅硬、潔白的本質,決不讓黑色所玷污,象徵了他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後來,這一方硯又轉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國,他在上面也刻了一 座右銘:“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費失道自全。”

黃道周節義千秋

黃道周在南明福王政權中,官至禮部尚書。他在衢州抵抗清兵時,戰敗被俘。他堅決不投降清軍,臨到就義的那天早晨,兩名已經降清的南明官員按禮儀進來拜見,黃道 周痛斥他們對朝廷的背叛,兩人灰溜溜地出去了。

黃道周乘車赴弄場,另外隨之就刑的七個人嚇得面無人色,黃道周笑著對他們說:“害怕了吧?再忍一會就可成就千秋之業了。”跟隨的七個人振奮了精神,說:“對!”車到了西華門,黃道周忽然從車上掉下來,清軍以為他是害怕掉下來的,忙過來把他扶起來,安慰他不要害怕。黃道周見清軍這樣小看他,瞪大眼睛怒斥這個清軍指揮:“你說的什麼話?黃道周難道是怕死的人嗎?你不知道這路是皇帝的輦車走的,我怎么能坐在車上走過這裡呢?我只是由於連日絕食腳下沒勁,下車時才摔在這兒的,我什麼時候會害怕呢?”清軍指揮賠禮後說:“這裡有成千上萬的人瞻仰您的風 ,您也很疲憊了,就在這裡成全大事好嗎?”黃道周就地設席,向南行禮,一個老人上前請他留下絕命書,他撕破衣襟,咬破手指寫下“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16個大字。跟隨就義的七個人也寫下一幅血書:“師存與存,師亡與亡。”黃道 周挺起瘦弱的身軀,昂首就刑。大義凜然。劊子手的手顫抖了,一刀沒砍死他,劊子手大驚,跪下請黃道周坐下就刑。鮮血淋漓的黃道

周坐在地上,從容就義。(《歸田瑣記》)

明月照人

王夫之為了事業和理想,從來不為利祿所誘,不受權勢所壓。就是歷盡千辛萬苦,也矢志不渝,明朝滅亡後,他在家鄉湖南衡陽抗擊清兵,失敗後,隱居石船山,從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體不好,生活又貧困,寫作時連筆紙都要靠朋友周濟。每日著述,以至腕不勝硯,指不勝筆。在他71歲時,清廷官員來拜訪這位大學者,想贈送些吃穿用品。王夫這雖在病中,但認為自已是明朝遺臣,拒不接見清廷官員,也不接受禮物,並寫下一副對聯,以表自已的情操:

清風有意難留我,  明月無心自照人。

清是清廷,明是明朝,王夫之就這樣借這副對子表現了晚節的大忠。這正像宋韓琦所

說,“保初節易,保晚節難”,“莫差老圃秋容淡,要看黃花晚節香”。(《古今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