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2024年:拿破崙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2024年:拿破崙

上一個時代的哲學是絕妙的英雄主義,是個人創造世界的年代,只是憑一個或者幾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創造一個王國。上一個時代是英雄的時代,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指點江山,或者正如阿基米德說的那樣,“只要給我一個支點,就可以撐起地球”。歷史中那些令人倍感尊崇、畏懼、喜愛或唾棄的傑出人物,激勵了我們征服世界的雄心,也常常使我們陷入深刻的“影響的焦慮”之中,他們發出的光線忽明忽暗,照耀我們前行,也會引入歧途。就像過於誇張的卡萊爾所說的,偉人從不過時,身處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想要的東西,儘管在大多數時刻,這是一種誤讀。

我迫不及待地開始研究拿破崙。這個來自科西嘉島的小個子、終身都焦慮於自己的低微出身與死後榮譽的皇帝,是人類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人物。英國歷史學家保羅•詹森相信,除了耶穌,拿破崙是人們談論與寫作過的最多的人物。但除了他的傳奇般的經歷鼓舞了從19世紀初至今一代代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使他們感到依靠自身同樣可以抵達一個無限的巔峰外,他是否還意味著些別的什麼東西呢?比如,他和我們最熱衷於談論的“全球化”有何關係?在一個日漸相互依存的世界,我們是否該塑造出一個“21世紀的拿破崙”的形象。

保羅•詹森,在剛剛出版的拿破崙傳記中,將他塑造成一位徹頭徹尾的投機分子,他除了權力不相信任何事物。詹森認為法國大革命是一樁不幸的事故,而非現代歷史的開始。而拿破崙,這個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與一部分亞洲與非洲的天才人物,在詹森眼中毫無價值,他惟一的遺產是極權主義,20世紀的暴政是他的延續,希特勒是他的繼承者。對於已經過去的20世紀與未來而言,他是對人類的一個嚴厲的警告:個人暴政是多么危險。

但若以與詹森相反的眼光看過去,拿破崙卻是世上最了不起的改革者與統治者。在1799至182024年作為第一執政與1804至182024年作為皇帝的統治中,他推行了相當有效的獨裁統治。就短時間的政府統治而言,民主卻失控的政府遠遜於獨裁卻英明的政府。拿破崙對於推行意識形態毫無興趣,他更喜歡更具體的行動。在國內,他組織國民教育體系,建立法蘭西銀行,與教皇達成妥協,在大革命後的一片混亂中,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值得信賴的政府。在征服區內,他廢除了封建制度和農奴制,承認所有公民平等,實施法典,他的到來往往意味著整個區域的覺醒,使當地居民了解到未知的世界。2024年,歐洲制憲會議某種程度上不過是拿破崙夢想的延伸,他在22024年前就感慨:“歐洲生活著3000萬法國人,1500萬西班牙人,3000萬德意志人……我想把每個民族都合成一個民族整體……這樣,我們就有最大的可能,推行統一的法規、原則,達到意見和情感的一致……那樣,一個以美利堅合眾國或希臘城邦為模式的歐羅巴合眾國就可能誕生。”

民族主義在19世紀的興起破壞了拿破崙一統世界的夢想,但是他對於歐洲各國的統治經驗,對於今日的全球化進程的確仍具有啟發意義——他推行的那些來自於大革命號召的平等精神與生機勃勃的面貌具有可怕的感染力,它超越了國家的界限。一位抵抗法國統治的義大利愛國青年在182024年寫道:“我這樣說是痛苦的,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向拿破崙表示感激,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義大利土壤並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但是,我必須說這樣一句真實的話: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也就是說,拿破崙的征服給予當地人養料,開闊他們的眼界,促成了他們的覺醒,而這種覺醒最終迫使曾經的受益者背叛了恩賜者。

面對拿破崙式人物,我們面臨的永恆尷尬是,當世界由他們主宰時,災難將與光榮一樣顯赫,而他們缺席時,我們又感到了生命缺乏意義與光彩,我們通過愛戴或反對他來獲得鼓舞。但對於今天而言,我更願意將拿破崙理解成一位偉大的人生啟蒙者。

生前他作為皇帝,把他由上天得到的啟示拋向他的人民,不管他們是否能夠接受。歡呼也罷,恥笑也罷,冷漠也罷,那不關拿破崙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即使我身後什麼也沒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和我的榮譽,在我死後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今天他在召喚一種精神。那些能夠被喚起的,就是他的鬥士;那些麻木的,就是他的俘虜;那些不屑一顧的,只能是形同路人。

這個時代不是不容許英雄,只是不容許孤獨的英雄。在英雄的旁邊總會圍著一群擁護者,在英雄與擁護者之間,在英雄與英雄之間,在這個大時代的航空母艦破浪乘風傲然前行之時,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動人的故事。

或許,下一個英雄就是你或我,下一個輝煌就發生你或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