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的雞,快樂的蛋讀書筆記

如果你們喜歡吃雞蛋的話,一定要吃快樂的雞生的快樂的蛋,你才能健康,也才能快樂。

那么,何為有思想的雞,何為快樂的蛋呢?雞還有快樂的雞與不快樂的雞?雞蛋還有快樂與不快樂之說?

農村的孩子有幸見到這樣一副有趣的場景:農家散養的雞在院子裡滿院亂跑,每天的生活無比快樂。一隻老母雞帶著一群小雞東跑跑西轉載,一路橫衝直撞,誰要是惹住小雞了,雞媽媽便用它那尖銳的喙追著你跑,誓要與你拼個你死我活,上演著真實版的老鷹捉小雞。當雞要下蛋的時候,扯著嗓子咯咯叫個不停,生怕別人不知道,說它是在像其他的雞炫耀也不為過。雞還喜歡到處惹禍,一會兒飛到豬圈門上挑逗一下豬,一會兒又跑到狗的碗裡偷偷啄食,狗狗看見了自然不高興,追著雞到處跑,雞一路狂奔,看到一個坡坎就飛下去了,狗狗無奈,折途而返。院裡的公雞則成天打鬥著……這樣的雞豈不是快樂的雞,它生的蛋自然是快樂的蛋。

養雞場裡飼養的雞呢?從一出生到死,沒有見過陽光草地,沒有見過藍天白雲,沒有與其他雞打鬥過,沒有挑逗過豬,沒有偷偷嘗過狗狗的食物,頭頂只有一個熱烘烘的大燈泡照著,除了吃就是生蛋,一百多隻雞在擁擠嘈雜,臭氣衝天的小格子裡擠著,沒有自己的思想,完全淪為了一隻生蛋的工具。這樣的雞生蛋也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

我們人也是如此,工作是我們必須要做的,科學家要研究,教師要教書,學生要學習,就如雞生蛋一樣。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我們人如果只為工作而工作,那是不快樂的,科學家只為科學而研究,我覺得他只是研究的工具,如同機器一樣。如果教師只是把教書看作一份工作,看作是為了生活而必要的一份職業,那他就只是一個教書工具。學生只為完成教師的任務而學習,那他只是學習的工具。

一個科學家,他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思想,他的科學研究要從生活出發,他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他的研究是為了社會做出貢獻,他能懷著一份愉悅的心情去做研究,那么,他的工作是幸福的。倘若他的生活只有科學研究,遠離了生活,整天把自己困於實驗室里,不與外界交流,不了解生活百態,那他不能稱之為科學家。

一個人民教師,如果只是把教書當作一份生存的職業,那是十分危險的,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不同於其他,如果教師只是把教書看作是工作,讀書筆記那他傷害的不只是自己,還有他的學生。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成為教書工具。

由於自己所學專業是國小教育,在加上自己的喜好,將來成為教育工作者是我的願望。如此,我面對將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我希望他們能成為快樂的雞,希望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與同伴嬉戲玩耍,與自己的想法,不趨炎附勢,不再把家長,老師,或是其他長輩的話當成真理。如果學生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下學習,能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允許他們犯錯,那么學生的學習生活是快樂的,他的學習成果也將是快樂的蛋。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顆有思想的蘆葦。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有情感,有思想。在以往的見習過程中,我看到小學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或許有時候他們想法不盡成熟,但那正符合他們的年齡,符合他們的童真,我小侄女常常問我,為什麼太陽不擁抱月亮了?為什麼我們不住在星星上?我常常無言以對,不知從何回答。那就是小孩子的思想,我也希望她,還有其他小孩子能一直有自己的思想。

願人人都能成為有思想的雞,成就快樂的蛋。

編者按:作為老師,你快樂,學生也就快樂了。教育不是教出來的,其實是帶出來,讓學生看到一種狀態的方向就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