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亂談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人生在世不容易,人這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究竟應該追求什麼,這恐怕是古往今來許多智者先賢所共同苦苦思索探尋的一個話題。

子曰:君子憂道不憂貧。聖人所見自然一語中的,不同凡響。這句話用現代人的思維可以理解為,人不應該只為錢而活著,還有比斂財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道德。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正人君子,也就是毛主席所謂"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孔聖人的得意門生子貢更進一步指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是對道德修養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是說呼籲窮人要窮得有骨氣,不一定非得"餓死迎風站",起碼也要不向富人搖尾乞憐。而富人呢,不論你是靠繼承遺產、投機倒把,還是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成為黨的富民政策下的"先富"一員,一個基本要求是不能炫富!可話又說回來,讓窮人長志氣還不難,若讓富人(尤其是暴發戶)不翹尾巴,如錦衣夜行,似乎不容易做到。

如此說來,窮人就一定是君子,富人就一定沒有道德嗎?那倒也不一定。偉大的羅素曾經說過一句平凡地掉渣的話,他說: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樸素的話語因出自偉人之口而變得家喻戶曉,更因為其中蘊含的為人處世的真理而耐人尋味。人生而有別,經過後天的努力和機遇等諸多因素則差距更甚,有人取得了巨大成功,登上了人生的頂峰。但是更多的人卻只能做一輩子平頭百姓,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人既然可以因取得的優異成績而偉大,當然也可以因為追求的目標高遠而同樣偉大。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是,這個人首先要有道德。舉個例子說,孫中山和袁世凱同樣是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但是前者被奉為國父而名垂千古,後者被斥為國賊而遺臭萬年。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孫先生首先想的是建立共和國、救民於水火中,至於個人得失則從不計較;而袁大頭首先想的是如何當皇帝來滿足他的虛榮,至於老百姓的死活則從未放在心上。這就是說,要想當好官,應先做好人。一個德行不占的人,爬得越高對國家、對民族的危害就會越大。

扯遠了,還是說說咱平民百姓。我們管不了國家大事,起碼可以管好家庭、教育兒孫。就算我們不是一家之主,攤上了不肖子孫,起碼可以獨善其身,以自己的言傳身教默默感化身邊的人。人可以沒有權,沒有錢,沒有名,甚至沒有後代,但是唯獨不能沒有道德,因為一旦做了危害國家、損人利己等壞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早晚會東窗事發。就算僥倖沒有被揭發查處,逃脫了輿論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但是如何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良心?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像那些當年參加"天皇聖戰"的日本老兵和那些昔日不可一世的德國納粹餘孽,不論當年多么理直氣壯、大義凜然,但是經過幾十年風風雨雨,卻紛紛以寫回憶錄、公開發表道歉聲明、趕赴當年所侵略的國家做義工等方式贖罪。即使天可瞞、人可欺,終是難過自己這一關,此之謂心罰。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好人。儘管有時難做,有時吃虧,但是請別忘記,唯有好人一生平安。

踐踏花草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一位外國教育家在各國做著同一試驗,即在一個細口瓶里分別放入三個小球,每個小球均比瓶口稍小,分別由三個孩子引線牽引,在教育家數到三個數時,讓孩子們同時拉出小球,然而,無數次的試驗都失敗了,原因是在教育家喊完三個數後,孩子們同時拚命地拉小球,結果爭搶往外拉,拉倒了瓶子,卻始終無法拉出小球,教育家抱著一絲希望來到北京一所國小,同樣的試驗,實驗卻出奇的成功,教育家興奮地追趕問孩子們成功原因,一個女孩回答說:"我們約定,在你喊出三個數後,讓他第一出,讓他第二出,我最後拉出。"教育家欣喜若狂,在危難時想到別人的人,往往能創造奇蹟!

關愛他人能創造奇蹟。那扇沒打開的門,折射出的是什麼?是教育的冷漠,還是孩子們心靈的冷漠?孩子們的冷漠源自什麼?是教育的缺憾。新課程中,有這樣一個例子:語文老師讓孩子們寫一篇《一件感動我的事》,孩子們竟然說,沒有什麼感動的事啊!聽聽,沒有感動!

其它的事,他們沒有感動,那么父母付出的點點滴滴,竟然也沒有讓們沒有感覺,沒有感動的事!孩子沒有感動源於他們只是受愛的對象,只是接受愛,只是得,他們缺少的,是付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天天吃著白米飯,甚至鋪張浪費扔白饅頭的城市"小皇帝"們,他們沒有體會到其中的辛苦,也不會有此感嘆。作為一名鄉村少年,他掙扎在"汗當午"的貧困線上,很奢望地進入學堂,他們深知勞動的不易,更能深深體會到"農民"父母供自己上學的辛苦與無私付出的愛。也就有了那份沉甸甸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