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文章讀後感

寒假中,我讀了《一生要懂得的100個做人哲理》,書中的每個故事真實感人,充滿人生哲理。我最喜歡《和自己比賽》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哈維麥凱在第10次參加馬拉松,在剩下最後一英里時,見到第100次參加比賽的朋友希丹臉色不好,便對他說:“你該享福了,何必強迫自己參賽呢?”而希丹說,在第十英里時就跑不動了,但對馬拉松好手來說,第十英里根本算不上什麼,在最後15英里,鼓起勇氣跑過終點。希丹的運動精神一直挺到最後。

馬拉松運動者的精神令人佩服,當我讀到“生活中的馬拉松不是和其他的3800名跑著競賽,這是一場你和自己的競賽”時,感慨萬千。有一些人做事經常半途而廢,那是因為他們稍微遇到些困難,總是愛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不能堅持下去,當然就不能獲得成功。

生活中,我們不就是找各種藉口來推辭自己的責任嗎?

有一次,家裡包餃子,我還是一個初學者。我學著大人的樣子,一手拿著餃子皮,一手用筷子夾了一大塊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對摺,再用手指頭捏出花邊來。呀!一個大洞“冒”了出來,真是難看到了極點。我對自己安慰道:“是餃子皮太薄了,重包一個。”我又按照食譜上說的做了一遍,結果包的餃子看起來活像一個胖娃娃。我又開始找藉口了:“是食譜上寫的不對,不是本小姐技術差!”就這樣,我又一連包了五六個,不是餡太多脹破皮,就是餡太少,感到松松的。後來,索性就不包了。現在想來,其實是自己的水平太差,又不虛心學習。如果當時能堅持練習包餃子,也許就會包成功。

人生就如同一場馬拉松,每個人在真正意義上都是和自己比賽,相信——我能行。一定要努力嘗試,堅持到底,相信會有更多成功的驚喜等著我們。

《溫一壺月光下酒》是林清玄一篇文章的篇名,也是他婚後的第一本散文集書名。我的心眼完全被「溫一壺月光下酒」這幾個有魅力的字所牽引,非常喜歡它所蘊含的境界。

書中的許多篇都是描寫小人物,所感悟的平常事。如何面對生活?作者這樣勉勵我們:「連石頭都可以撞出火來,其他的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是啊,我們堅信連冰冷的石塊都能撞出火來,那麼心與心的碰撞,心與心的靠近,一定發散出人性中最純真的靈性之火。

佛前一炷燃燒的清香,作者卻能覺照到「那一炷香冉冉地燃燒著,香頭微細的火光和上升的香菸使我深深的震顫,我在那香里看見一股雄渾的力量,以及一顆單純的中國人心靈綿長的燃燒著。」清香一炷,那是一種空間;罰你一跪,那是一種時間。空間與時間,皆從這一炷冉冉燃燒著清香升騰而起,在升騰而起的一炷清香里,作者深深體悟到這種空間和時間是東方的美學。試著用黑暗鍛造出我們的一雙黑明眸,來洞察我們的生活。

再來舉杯吧,讓我們共用溫一壺月光下的酒,共賞一片迷路的雲,共憶煙氣氤氳的鴛鴦香爐。坐擁青山,剪幾縷清風,掬幾片月光,溫上一壺酒,爾後,在文字里不醉不休。

當我讀了《羊吃草》這篇短文,深深地被羊那專心致志、永不怠倦的精神所震撼了。

羊,一種十分普通的動物,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看了這篇短文,我終於明白了羊有一種十分可貴的精神。就是專心致志、永不怠倦的精神。它在吃草時,不但能分辨出青草和土香草,而且吃過草後還要“翻草”,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咀嚼,這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

校園,就像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裡面大部分是“青草”,但也有部分“土香草”隱藏在其中。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加強學習、提高辨別是非的意識和能力,把“青草”和“土香草”區分開來才,能茁壯成長。

除了把“土香草”區分開來,還要認真對待“青草”。“青草”就是有利於我們成長的好東西——知識。學習知識可以說是有趣的,也可以說是困難的。有趣的是,它能幫助你解決很多困難,讓你明白到更多的道理。困難的是,它有許多“草根”和“草莖”,總是難以消化。這時,這些難以消化的只是你是怎么對待的呢?是視而不見,還是把它們重新提取出來,像羊那樣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咀嚼呢?我認為,我們就好像在草原上吃著草的羊,也應該像羊那樣一次又一次地“翻草”。

知識中的“草根”、“草莖’,也許就是學習上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只有不斷地刻苦鑽研,反覆品味,才能把“草根”、“草莖”消化好。而且,“知識從刻苦中得來”,也就是說,要獲得豐富的知識,必須靠平時的勤奮努力。“草根”、“草莖”也一樣只要不斷的咀嚼、品味,草能從中提取最有用的東西。而且,我們還要有永不怠倦的精神。“無知在鬆懈中造成”,如果我們平時放鬆學習,不求上進,就會變得一無所有。

“千錘成利器,百鍊成鈍鋼。”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人只有加倍努力才會使自己聰明起來。任何天才部不只是靠天生的,還要靠後天的勤奮努力不懈探索而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