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責任的學生作文

愛與責任的學生作文

當月亮爬上樹梢,太陽早與地平線相擁。我在黑暗中尋找一顆最亮的星,那是一顆將愛和責任融於一體的星,因此,獨具光亮。

什麼是愛?愛是一種默默無聞的付出,愛是與責任交織在一起無聲的諾言,愛是一直對你呵護備至卻不求回報。對於愛的理解,我只能說,只有在經歷無數風雨,還能默默陪伴在你的身邊的那個人,才是值得你用盡一切去愛的人。因為只有足夠的愛,才能擔起那份巨石般的責任。

什麼是責任?責任是巍峨的大山,一直矗立在遠方。責任是樹幹,用盡所有的力量將歲月的重擔挑起。責任是將愛緊緊鎖在心中,一直任勞任怨的呵護著它。

愛是一種奉獻,也是一種索取。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如同春風拂過大地,是輕柔的。而我們對於父母的愛,那便是一味的索取,那是一塊巨石,無情的壓在父母的肩頭。試問,這樣的愛怎能劃上等號呢?若是愛與責任背道而馳,那么,這樣的愛就只能是如同曇花一現,無論這份愛有多熾熱,也只是留在回憶的一份溫存。因為,愛與責任並肩而行,走在一條陽光灑滿的陽光大道上。

看著父母逐漸消瘦的身影,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真的愛父母了嗎?還是我們在用所謂的愛來掩飾自己的虛偽和逃避。你注意過父母頭髮已經開始有歲月的痕跡了嗎?你是否關心過他們過得快樂嗎?你真的愛父母,對父母擔起責任了嗎?

沒有責任感的愛就像池塘里的浮萍,沒有根,隨時可能漂移。那么,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不是就像那早已經漂移的浮萍呢?或許你還記得,兒時那雙牽著你走路的大手,還在記憶的大海中一直未曾淹沒。但是你還記得有多久沒去好好的拉著那雙大手了,你知道那雙昔日的大手已經開始變得如枯草般的無力了嗎?

父母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歲月里將我們撫養長大,我們吮吸著母親用血液凝結的乳汁,我們在父親的背上找到踏實的家。我們在父母的肩膀下漸漸長大。父母給予我們無窮無盡的愛,但是,我們呢?我們拿著父母的愛,然後遠走他鄉,開始不再和他們歡笑同語。這就是對父母的報答嗎?這就是愛的責任嗎?

兒時的記憶雖然已經漸漸隨著年輕的增長變得模糊,但是,父母的愛卻一直在,從未因為時間的存在而褪去絲毫的色彩。因為五彩繽紛的愛,所以我們的成長一直充滿陽光。我們對父母微不足道的關心,也只是我們為自己的良心所編織的遮羞布。

懂得責任,便是懂得愛。因為愛一直存在,所以責任一直未遠走。父母對我們那份無私的愛,對我們默默無聞的付出,我們怎能償還?這份愛是如此沉重,巨石般的責任,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愛和父母對我的關懷相比,如同空中的一粒塵埃,如此微不足道。

父母是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報答的恩人。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將父母的愛當做理所當然的義務,時刻心中記掛著他們,不要讓他們為我們擔心。父母的額頭上,已經被無情的歲月刻上道道痕跡,那是時間在告訴我們,我們的父母已經老了。是時候我們將自己的愛和責任匯聚成一股熱流,替父母溫暖身軀。讓父母知道,您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

愛與責任的學生作文

愛,能溫暖人的心靈;愛、能鼓勵人一直朝前邁進。有人說:有愛才有追求,有對愛的追求,才有對愛的奉獻。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

作為一名教師,所面臨的是一群天真無邪,渴求知識,有著五彩斑斕般夢想的孩子們,對他們更應該給予無私的愛。唯有愛的雨露才能催開最美的花朵;唯有愛的交流,才能搭起師生之間心靈的彩橋。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春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學生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的,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格要求不等於懲罰學生,應該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於真誠的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凶。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思維,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對學生要真誠,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

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師益友。三.愛學生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問題學生”也不例外,相反,對這些“問題學生”要給予更多的愛,。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真正閃光,例如;我XX年任四年級的數學,該班有個學生張有飛,成績差只寫幾個簡單的數字,還有學生經常欺負他,但他喜歡勞動,我抓住這一閃光點用愛幫助了他,現在學習成績大有進步。使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激起學習的鬥志。轉化“問題學生”除了多觀察外,還應多了解、多關心、多談心、少發火、不體罰、不放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問題學生”是絕對可以轉化的。

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還應有一份責任感。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源於愛的話,那么更確切地說是基於一份深深的責任。我們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愛,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我們都知道壞學生是家庭的溺愛、或歧視、漠視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壞學生是社會不良環境塑造出來的,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以人為善,以人為本”的工作,是心靈塑造、價值觀與人生觀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為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去營造明麗的內心生活,;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引導學生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去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總而言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學生的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所必備的,熱愛學生又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動力。對孩子多一份愛吧,因為在給予的同時會多一份收穫;對孩子多一份責任感吧,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愧對教師的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