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紀念隨筆:上孝下慈,大愛無疆,黃孝慈

編者按:黃孝慈老師,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願她在天堂一路走好。

黃孝慈走的那個午後,微信朋友圈一片悲慟。先是疑問,人人都不敢確信,得以證實後,人們才以各種方式開始悼念,祝福她老人家一路走好,願她在天堂還能傳承京劇國粹,傳承她低調為人,高調唱戲的高尚藝德。

與她最近的一次交往,是去年夏天,我接受到省委宣傳部委約的對她的一次深度專訪,省里計畫將黃老師的先進事跡和藝術成就報到上面,重點推薦她為全國"德藝雙馨"和"時代楷模"的藝術家。

為了能更全面的了解和記錄黃老師的感人故事,我首先邀請到了與她最親近的家人,朋友,弟子,同事,戲迷。召開了一個直奔主題的座談會。初稿完成後,我請她的愛徒,省京劇院的高飛轉發給了她。

前後不到一個小時,黃老師很快打來電話,在電話里與我長聊了近一個小時。

黃老師說完感動,感謝之後,將我文章中的幾處細節部分在電話里做了詳盡的解釋和補充。比如:1961年,毛主席來無錫視察,聽了黃孝慈的一段清唱後親切地對她說:"小鬼,唱的好啊,你可要又紅又專啊"。周總理一次在劇場看完她演出後到後台專門看望了她,拉著她的小手對他說:"小黃,你很會表演,要刻苦做個好演員,好好為人民服務啊"。電話里,雖然看不見黃老師的動作和神情,也能從聽覺中感覺出她儘可能在繪聲繪色描述當時的情形,說到動情處,聲音略微有些顫抖。

黃老師非常嚴謹,對文章中記錄和講述她的每一處細節都要詳細說明並將故事一一展開。末了,在電話那端,連連感謝不算,還一勁兒對我說您辛苦了,受累了。

從愛徒高飛嘴裡我才知道,那會兒,其實黃老師已經住進了醫院重症病房,病情已經很重了。只是她和家人都對外封鎖訊息,怕麻煩別人,也怕影響她的治療和靜養。

記得,接連三天的晚上,每晚,黃老師都會與我通一回電話,向我娓娓道來她的一段段的往事,一個個鮮活的故事。

她剛講完,愛徒高飛接著說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一次,高飛一撥剛從戲校分到團里的演員與黃老師一道去演出,演出間隙,正在大巴上玩耍,黃老師上車來拿戲服,衝著人群高喊一聲:"誰叫高飛啊"?高飛趕緊應答。黃老師說:"想不想跟我學戲啊"?高飛先是一愣,很快醒悟過來答道:"想啊,太想了啊"。在場的小夥伴們簡直驚呆了,心說:高飛哪兒來這么個運氣?攤上黃孝慈老師主動想教戲給她。後來,高飛成了黃老師身邊不離不棄的愛徒,再後來高飛成了江蘇赫赫有名的當家青衣和花旦。

聽說黃老師住院,我提出想去醫院探望,被黃老師先生婉謝了,說她不想讓人知道她在病中,也不想讓人看到她在病床上的憔悴倦容。說等她出院,她會主動來跟我們見面。

記得剛成立集團那陣兒,我專門邀請各省屬院團的老藝術家召開了一次座談會,聽取了他們對如何打造戲曲藝術品牌,如何與戲迷親密互動的意見和建議。那次,黃老師早早來了,也頭一個發了言,說的很中肯,很到位,也很有價值。至今還記得,她當時是說希望把京劇熱一直能熱下去,傳下去,讓江蘇能打造成一座京劇大省。

有一年正逢"鼠年",電視台請我策劃導演一檔春節期間播出的綜藝節目,說要有濃郁的節日氣氛,要有江蘇的名家大腕。我很快創意策劃了一台《鼠年明星合家歡》節目,請來了那年正當紅的江蘇各路明星大腕,其中就有黃孝慈老師和陳霖倉表演的京劇《駱駝祥子》中"醉酒"那段。

這部戲當年正紅也獲了全國和省里好幾個大獎。我要求只需戲中6分鐘左右的一小段。黃老師很快應了下來。又與陳霖倉老師在劇院排練場排了好多遍。進演播室連排錄製時,她倆還利用空隙時間抓緊修改,精益求精,並反覆徵求我的意見。正式錄播時,她倆一招一式經典的手眼身法步滴水不漏。引得場上觀眾連聲喝彩,掌聲如潮。在整個合家歡節目中,這個小段演的相當出彩。

熟悉和不熟悉她的人都尊稱她為"黃老師","黃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全國知名的藝術大家,在不熟悉的觀眾眼裡,她是一位聖人,一位神秘而高不可攀的京劇大師。一位被中國京劇泰斗們一致讚不絕口為杜近芳的傳人,能一舉貫通梅,尚,程,荀派京劇藝術的大家,只要她領銜主演的京劇在劇場上演,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弄到一張票,去劇場目睹她的風韻,領略她的神采,欣賞她的唱念做打。

因為工作關係,黃老師倒是經常出沒在我們身邊,黃老師也是我們演藝人尊崇的偶像,敬仰的大師。

我做的幾台晚會,專門邀請過黃老師當嘉賓。我在做集團網站時,聽說黃老師在很多場合推廣她的京劇與養生理論。我特地邀請她在網站上開設了一個《演藝課堂》欄目。黃老師一講就是一個系列,絕口不收一分錢的錄製稿酬。

她的一位超級女冬粉得知我在寫黃老師的紀實文學,專程找到我,向我動情講述了黃老師帶她去北京出席文代會時的那個感人片段。按說每次這樣的會議都管吃管住,好吃好招待吧?黃老師卻偏偏不去接受這份理所應當的接待,經常自帶飯盒參會。飯盒裡是她在家裡燉好的紅燒排骨之類,也讓她的學生與她一道吃自帶的菜,住同一間屋子。

黃孝慈先生說;黃老師極其酷愛讀書,家裡不大點兒的地方,都被書占滿了。這在一位戲曲演員是不多見的。黃孝慈喜歡在自製的一本本線裝書上用書法小楷書寫她的日記和筆記,字跡俊秀,規整,優雅。一如黃老師的為人;德高望重,上孝下慈,大愛無疆。

至今,人們還是不能相信這位藝術氣質很濃,卻進進出出,人前人後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大藝術家就這么離我們而去了。她的一顰一笑,輕聲細語仿佛還在人群中,在排練場,在舞台上。。。。。。

天堂里,她依然會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時代楷模的大寫的女人。

作者: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