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悲憫心腸

余養健

杜甫是唐朝的三個大儒之一,其他兩個是韓愈和顏真卿。韓愈任過監察御史,顏真卿是個將領。他們雖然身份地位不同,卻共同實踐著儒家的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又是一種什麼思想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悲天憫人的思想。孔子說:“仁者人也,仁者愛人。” 他在任魯國司寇的時候,一次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後,聽管理員匯報此事,先問傷人沒有,接著就問傷馬沒有,愛人及物,不假思索,體現出對生命的關懷和敬畏。孟子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一生都在實踐悲天憫人的思想,他每到一個國家,就勸國君要實行仁道,要減免賦稅,要讓百姓有安居之所。這種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就是悲天憫人的思想。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有很崇高的地位,同時又是一位忠直之臣,每當國家需要有人站出來說話的時候,他總是仗義執言,奮不顧身出來說話。他的最著名的一次活動就是諫迎佛骨。那年的唐憲宗聽說鳳翔的法門寺中有一節釋迦牟尼佛留下的指骨,就派人到法門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長安。沿途修路蓋廟,人山人海,烏煙瘴氣,勞民傷財,許多人甚至因此而傾家蕩產。這時,韓愈站了出來,寫了一篇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告訴皇上要以民為重,不要被一節來歷不明的指骨搞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為了百姓而不顧掃皇帝的興,其勇氣令人敬佩。

顏真卿雖然是大書法家,是顏體字的創造者,但擁有重兵,“安史之亂”時他在山東領兵抵抗,後來又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藩鎮的叛亂割據,竟被軍閥李希烈殺害,他是忠臣烈士,他用另一種方式實踐著儒家思想,從另一個角度悲天憫人。

只有杜甫,無職無權,他當過的最像樣的官,就是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個官職名稱很長,但其實就是一名管理軍械倉庫的倉管員,整天手上拎著一串鑰匙,叮叮噹噹的,地位卑微得很。後來雖然當過唐肅宗的諫官,但沒幾天就因為替宰相房琯講了幾句話就差點把命給弄丟了。面對如此尷尬的境地,他只能把悲憫的目光投向遍野瘡痍的大地,投向飽受饑寒的人民,然後把他的仁愛之心、悲憫之情凝聚在詩行中,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所以他登岳陽樓,便寫“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登岳陽樓》)別人登上岳陽樓都歡天喜地,為洞庭美景所陶醉,就連憂國憂民的范仲淹也是有悲有喜。而杜甫卻不是這樣,他登上岳陽樓就大哭一場。為什麼哭呢?因為洞庭湖水是如此浩瀚無邊,天地宇宙必定更是廣袤無垠,而我杜甫卻四處漂泊,無處安身,再加上孤身老病,親朋無音,怎不悲從中來?尤其是想起國破山河碎,邊關戰事急,詩人更是憂心忡忡,不覺悲從中來。千年之後,我們依稀還能看到一個垂暮老人站在岳陽樓上號陶大哭。

他登上白帝城,便寫“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白帝》)李白也寫白帝,但他看到的是彩雲,因此寫道:“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劉禹錫也寫白帝城,他看到的不僅是彩雲,還有錦浪,因此寫道:“彩雲朝望青城起,錦浪秋經白帝來。”唯有杜甫,登上白帝城,看到的不是彩雲,也不是錦浪,而是遍地瘡痍,滿目凋敝,是十室九空的荒村,是餓殍遍野的荒原。於是,又悲從中來,痛哭一場。

他寫“三吏”,便嘆老婦從軍,哀“中男”守城,囑邊將謹慎。走到哪裡,便把憂心帶到哪裡;看到什麼,便把淚眼注視著什麼。

他寫“三別”,便怨“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悲“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問“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新婚的夫婦令他傷感,垂暮的老人使他揪心,無家可歸的人讓他憂慮。

春天他寫《春望》,“國碎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讓生機勃勃的草木也披上一層悲涼的色彩。

秋天他寫《秋興》,“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使鮮紅艷麗的楓林也蒙上一種蕭殺的氣氛。

看到雪,他寫“愁吟獨老翁”。天地之間,雪舞風回。失意落魄的柳宗元尚且“獨釣寒江雪”,何杜甫如此自傷,孤老野叟卻要悲吟雪中?

看到花,他寫“感時花濺淚”。花本無情,何來淚水?命途多舛的蘇東坡尚且“只恐夜深花睡去”,何杜甫如此自苦,春花華發竟還老淚縱橫?

那么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杜甫要整日悲悲戚戚、愁眉苦臉?唐朝究竟是一個什麼朝代,怎么讓一位姓杜的人整天憂心忡忡、愁腸百轉?

當然杜甫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寫過一首詩,叫《百憂集行》,期間有這樣的句子:“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你看,杜甫十五歲的時候還像一個小孩那樣天真活潑,童心未泯。他像小牛犢子一樣的健壯,在院子裡奔來跳去。庭前梨樹、棗樹的果子熟了,他一天到晚不厭其煩地爬上爬下,有時就直接坐在樹枝上,蹦著雙腳,啃著果實。這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形象,活潑得讓人無法不憐愛。如果此時你正好站在樹下,對著樹上大喊一聲:“喂!杜甫,你怎么又爬到樹上偷吃果子了?”,那杜甫肯定會對你扮個鬼臉,然後扔給你一個李子或棗子,讓你也嘗嘗鮮。如果這時有一個雕塑家,塑一尊杜甫在樹上采果子的雕塑,然後對你說:“這是杜甫。”你肯定不相信,你會說:“不對,那不是杜甫,那是孫悟空。”

可是杜甫為什麼就不能是天真活潑的,為什麼就一定要愁眉苦臉的呢?要知道,杜甫也是出生名門,自十三世祖杜預以下,幾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職。他的祖父杜審言先後任過膳部員外郎和修文館直學士,還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外祖崔家更是曾和皇室通婚的大士族。杜甫非但家學淵源,而且聰明早慧。七歲就會作詩,十四、五歲時便“出遊翰墨場”(《壯遊》),與文士們交遊酬唱。因為從小天分就高,再加上勤學,書畫音樂、騎馬試劍便無不通曉。這時,他的家境還不算壞,人又自負才華,因此胸懷大志。武崇遠祖杜預,文慕祖父審言,年才十九,便有“四方之志”,北渡黃河,始涉郇瑕(山西猗氏),次歲南遊,遍於吳越。這初期三四年的漫遊,使他見識到了許多事物,覺著自己學問更高,眼界日廣,取功名如拾草芥,如何能不輕狂?

二十歲以後十餘年中,杜甫過著漫遊的生活,遍歷祖國名山大川。雖然這期間他落過第,結過婚,但這並不影響他的遊歷生活,何況在他33歲時,忽然在洛陽遇見李白,後又在梁、宋一帶為豪俠之游。李白,這位青蓮居士,這位名震天下的大詩人,他的特殊風采和出眾才華,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除了與李白在一起樽酒論文,同榻論詩而外,還同到梁(開封)、宋(河南商丘)去尋采瑤草,還深入到道家聖地王屋山上的清虛洞,意欲尋仙修道,採取靈藥。可是他們想參拜的有道之士華蓋君並未成仙,卻像凡人一樣死了。李白於是對杜甫說:“完了完了,連華蓋君都成不了仙,我們肯定也成不了,還是回去吧。”於是他們才不得不走回頭路。他們雖然求仙未成,但他們的才華意氣依舊飛揚,依舊上下古今不可一世。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生活,這樣的際遇,為什麼就不能天真活潑呢?可以說杜甫35歲以前,都還是一個裘馬輕狂的青年。

可35歲以後為什麼忽然就變得憂鬱起來呢?情況大概是這樣的:35左右,杜甫到長安求取官職,因為35歲的人畢竟不是小孩了,不能整天到處逛盪。那時杜甫還是躊躇滿志,信心百倍,所謂“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就是他當年的內心寫照,憑藉自己的才幹,他試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以實現自己的宏願。可是,事與願違,當時朝廷權柄由奸相李林甫等人把持,有識之志根本難以入仕。而大概是在這時,他的父親去世了,生活因此突然變得很艱難起來。而在這之前不久,他最敬愛的姑母也去逝了(杜甫幼年失母,主要是姑母帶大的),這在他的心裡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傷。而此時為了生存,為了求官做,他又不得不奔走於權貴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此外,他還多次向玄宗皇帝獻賦,如《雕賦》、《三大禮賦》等,玄宗極賞識他的文才,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但由於李林甫從中作梗,考後卻永無下文,種種努力都化為泡影,直到天寶十四載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六月,潼關失守。唐玄宗夥同楊國忠以及楊氏弟兄姊妹,西奔四川。不久長安即被攻破。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度被困於叛軍占據下的長安。後來隻身逃出,投奔駐在鳳翔的唐肅宗,被任為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幾近處死。後於乾元初被貶斥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於戰亂和饑荒,杜甫無法養活他的家庭,加之對仕途的失望,他在公元759年棄了官職,進入在當時尚為安定富足的蜀中。在他的好友、成都尹嚴武幫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暫且安身。那處草堂,雖然今日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占地24公頃,富麗堂皇,宏偉壯闊。但當年那處草堂,卻實實在在只是一座草屋,還時常被大風捲走屋上的茅草。讀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人,應該不會忘記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的處境。但就是這樣一座草屋,杜甫也不能長住下去,因為不久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只好舉家離開成都。後因病滯留雲安,次年暮春遷往夔州。768年出峽,輾轉江陵、公安,於年底達岳陽。杜甫生活的最後二年,居無定所,四處飄泊,寄身於一艘破船上,來往於岳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770年冬,死於長沙到岳陽的船上,年59歲。

至此,我們大致弄清了杜甫的生平,也大致可以推測出杜甫的憂國憂民,由“安史之亂”始。

但是,在唐朝,親歷“安史之亂”的不只杜甫一人。李白也經歷過,但他照樣“花間一壺酒”,照樣“舉杯邀明月”;還有皇帝老兒,還有眾多的王公大臣,還有近兩千萬的黎民百姓也都經歷過。為什麼就只有杜甫特別憂慮深重,特別愁怨滿腔呢?

這得從杜甫的思想說起。

大家知道,咱們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先秦諸子百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儒家和道家,表面上好像紛爭不斷,莊子甚至常常編故事來譏諷孔子,但這兩派的思想核心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對人的重視,只不過道家比較重視個體的生命價值,儒家更重視的是群體的利益。但是後來儒家思想還是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因為根據當時的地域特徵,再為了順應歷史的發展,群體的利益肯定要大於個體的利益。比如抵禦外族的侵略,對付黃河的泛濫,發展農業生產等等,靠得都是群體的力量,個人肯定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重視群體利益的儒家思想就占了上風。

杜甫就特別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前面說過,杜甫出生名門,有良好的家教氛圍,儒家思想深深地扎進杜甫幼小的心靈,使得杜甫小小年紀便有了悲憫之心。只不過杜甫的青少年時期生活無所憂慮,國家又強盛太平,所以悲憫之情沒有突顯而已。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杜甫的悲憫之心一下就被激活了。

宋代學者稱杜甫為“聖於詩者”,這主要是指杜甫在詩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視為“集大成”者、是位無體不工、無美不備的詩人。到了後世把杜甫簡稱為“詩聖”,這就突出了其道德含義突出了他的思想內涵,這就等於在告訴人們,杜甫不但會寫詩,他還具有聖潔的心,悲憫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