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導讀

同學們,第十屆書香班級為我們開啟了“名著閱讀之旅”。名著就是“具有推崇價值的有名的作品”,這些經典名著的價值在於精彩的語言,在於動人的故事,在於豐富的人物,在於深刻的主題。這些名著往往能扣動我們的心扉,獲得心靈的滋潤。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本已經出版一個多世紀,被翻譯成一百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的名著——《愛的教育》。

【內容簡介】

《愛的教育》是一部獻給九歲到十三歲國小生的書,由亞米契斯嘔心瀝血耗時近XX年完成的。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一個四年級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體的形勢,講述了很多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庭里的小故事。

【閱讀建議】

閱讀這本書,你首先被書中曲折的故事情節所吸引,你不妨潛心體味書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經驗。

1.精彩的故事情節

這本書中的日記以安利柯的學習和生活為主要內容,在學校有可愛的老師和同學,在家中有親切的父母和姐妹,安利柯的生活中每天發生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不同的是安利柯有著一顆純真質樸、樂於助人的美好心靈,他的描述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溫馨動人的世界。

其次,安利柯每個月收到的一、兩篇父親或母親的留言,他們糾正安利柯的過失教導安利柯要惜福感恩,如:“我在視窗望著你,你碰到一位婦人。……遇見老人或乞丐,抱著小孩的婦人,……一定要親切地讓路給他們。”要幫助他人:“有一個抱著瘦小蒼白的小孩的女乞丐向你討錢,而你卻什麼都沒給他就走開了。”要尊敬師長:“老師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珍貴、最值得懷慕的名字。”還有一篇姐姐雪兒寫給安利柯的信。許多優秀的品德就是在這些生活的旁枝末節上建立起來的,這些促使安利柯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言行,也使我們這些讀者反觀自己,心生慚愧。

而每月故事是本書的另一個重點,每個月老師講一篇傑出少年的故事,由大家記錄下來作為榜樣。《愛國少年者》講述了流浪少年即使窮途潦倒,也不肯收受說自己國家壞話者的施捨。《少年筆耕》描寫了懂事的貧苦少年敘利亞為了幫父親多賺點錢,瞞著父親在半夜爬起來抄寫檔案,以至成績退步令父親失望個人遭到斥責,雖有委屈但不抱怨的令人無比感動的故事。“六千英里尋母”講述了熱那亞少年瑪爾可歷盡千辛萬苦尋找到國外打工的母親,由於它的矢志不渝才救活了危病中的母親。這些故事篇篇都是令人熱淚盈眶的精彩人生,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2.豐富的人物形象

⑴不同的教師形象。這本書以學校教育為背景,因此,介紹了學校各種不同形象的老師。安利柯最難忘的是一、二年級的女老師,她全心全意地、毫無保留地教導學生,就連假日也總是帶學生參觀展覽,但終因操勞過度而病逝,令人感動。他也非常懷念三年級慈祥又和藹的紅髮老師。升入四年級之後,他慢慢發現新老師嚴肅的背後是一如關心與責任。而高大和善又威儀的校長呢,留著白須、穿著黑袍,他每天最早到校,最後才離開,他的兒子不幸在戰鬥中死亡,但他默默忍受了喪子之痛,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管理學校和教育學生的工作中……

⑵親密的同窗好友

在學校安利柯最親近的是他的同學們,他的同學遍布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每個人都有著各種不同的個性與人格。捨己救人卻不幸被車子壓傷變成跛子的洛佩蒂;身材高大的卡隆,是正義的代言人,總是行俠仗義、保護弱小;考試總考第一名,學習刻苦勤奮的代洛西;樂觀進取的可萊蒂,服侍生病的母親,毫無怨言;父親因犯案進了牢獄,家境極為不幸、非常窮苦的克洛西;經常被酒醉的鐵匠父親打傷,卻從不抱怨的潑來可西……

⑶永恆的文章主題

《愛的教育》這本書,主題就表現在一個“愛”字上。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把“愛”表現的真切動人,淋漓盡致,大至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親子情、朋友情……純真無邪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時時引人入勝,感人肺腑。它教會我們用一顆寬容的、真誠的、進取的、善良的心去愛國、愛家長、愛老師、愛同學、愛弱小。讓我們用心閱讀,在愛中受到了教育吧,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語言特色】

《愛的教育》的特色就在於全書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那一篇篇日記讀起來就仿佛發生在我們身邊,安利柯同學之間的爭吵、幫助,讀起來都很真實。這與那些空洞的理論與說教,以及那些抽象的教科書比起來更覺得輕鬆易懂。而且,書中以兒童情趣、幽默語言告訴我們: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書中刻畫的各種各樣高貴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都通過這些小故事表現出來,顯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呢,十九世紀義大利引人入勝的習俗風尚讀起來也很有民族特色、異國風味喲!

【走進作者】

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edmon de amicis,1846-1908),義大利著名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曾參加解放義大利的戰鬥。曾在庫尼奧和丘林上過學,這為他後來從事文學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後來,他進入了蒙迪納的陸軍學校學習。1866年卡斯托查之戰時,他正式加入軍隊。在軍營中,他發表了許多短篇小說,這是他著作生涯的開始。1868年,他的處女作《軍營生活》的發表使他一舉成名。而他耗時XX年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的出版則使其創作生涯達到了頂峰。後來,他離開了軍隊而專事寫作。在漫遊世界的過程中,他有些成了許多遊記。其中最著名的有《西班牙》(1873)、《荷蘭》(1874)、《君士坦丁堡》(1877)《摩洛哥》(1879)等著作。此外,亞米契斯還著有描寫城市工人生活的《工人女教師》和《公共馬車》等作品。

【作品背景】

1888年,42歲的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寫出了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愛的教育》,此書的出版立即轟動了義大利文壇,成為義大利無數親職教育孩子的經典教材。現今,《愛的教育》已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出版發行,並多次被改編成連環畫、動畫、電影等形式,成為世界上經久不衰的、最受歡迎的青少年讀物之一。

在中國,中文版的《愛的教育》問世將近一個世紀。五四期間,《愛的教育》就曾被朱光潛、豐子愷、陳望道、黎錦熙、茅盾、夏衍等一批重要的知名學者拿來作為重點閱讀書目。不少教師,也把這本書指定為中國小生課外必讀書。數不清的重譯、再版,講述傳達的始終不變的愛的真諦和赤子之心傳播給一批批真誠的讀者。

【百家點評】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文,記得曾流著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中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

——夏丐尊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了教育。”

——夏丐尊

“凡是讀著本書的人都將無法抗拒它的能力……它所飽含的教益、慰籍和激盪的情愫無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動情地眼淚……”

——亞米契斯

【知識延伸】

義大利的民族文化

提起文明古國義大利,人們立刻會聯想到歷史上煊赫一時的羅馬帝國、19XX年前毀於一旦的龐貝古城、文明於世界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斯、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的古羅馬競技場……

公元14—15世紀,義大利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伽利略等文化與科學巨匠對人類文化的進步做出了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如今,在義大利各地都可見到精心保存下來的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築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蹟和文物。義大利豐厚的文化藝術遺產是國家的瑰寶,也是發展旅遊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四通八達的海陸空交通網、與旅遊資源配套的服務設施以及滲透在人民生活各個層面的文化內涵,每年都吸引三、四千萬外國遊客前往義大利。旅遊業因此成為義大利國民經濟的支柱。

讀名著,是在於對我們心靈的啟迪;讀名著,是在於豐厚我們的閱歷,讀名著,是在於增長我們的見識。有人說,讀名著就是給自己的心靈照照鏡子。假若《愛的教育》這本書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思考,我們能夠對比著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這本書就是有益於我們成長的。

讓我們一起閱讀,共同分享,相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