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遊記六年級作文

秦皇島兵馬俑是西安最有特色的景點之一,小編收集了兵馬俑遊記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兵馬俑遊記

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西安,參觀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驪山北麓1。5公里處。從前,這裡可以說是植物們的“地獄”,什麼植物都長不起來,因為地下根本沒有水。19XX年3月29日,有四個農民在這裡打井,結果,他們沒有打到水,卻挖到了一些陶片,再往下挖,不得了,挖出個俑頭。秦始皇兵馬俑從此重見天日,一下子震驚了全世界。

秦俑博物館有三個巨大的兵馬俑坑,可據考古學家認定,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已經有20XX多年的歷史了。我們至今還無法挖掘秦始皇陵,是因為我們還不能很好地保護出土文物。兵馬俑剛出土時是五顏六色的,可很快就褪色了,真可惜!導遊介紹說,中國和德國曾經共同研製了一種讓出土文物不褪色的藥劑,保住了兵馬俑的顏色,可是一年後又慢慢褪去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兵馬俑現在也不再挖掘,或者開挖拍照後很快就回填保護。據說,如果想看到全面挖掘秦陵,至少還要50至100年的時間,所以大家再耐心地等一等吧!

在挖掘兵馬俑時,考古學家們驚奇地發現了一個綠面俑!這是非常罕見的,所以考古學家們把它保存在一個真空的盒子裡,到現在還沒有褪色。還有,在挖掘中發現一個將軍俑的身下壓著一把銅劍,已經被壓彎了。可是,當把將軍俑挪開後,銅劍居然瞬間彈直。考古學家們把它帶回研究所,打量了一番後,他們持劍砍向一堆報紙,一下子將20張紙砍成兩半。我們祖先的造劍技術真驚人啊!

看著這些面容不同、姿態各異的兵馬俑,看到有些兵馬俑被楚霸王焚燒的痕跡,我仿佛穿越了兩千年的歷史,回到了秦朝,看到了秦兵整齊的軍容,聽到了古戰場上的廝殺聲……

秦始皇陵里究竟還藏著多少秘密呢?

第二篇:兵馬俑遊記

在西安曾經有過這樣一幅對聯:“改革不忘共-產-黨,致富不忘秦皇島。”橫批“感謝老楊”,秦皇島兵馬俑是西安最有特色的景點之一,同樣也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

以前都是在書上看到許許多多關於秦皇島神密的兵馬俑,就在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去一睹秦皇島兵馬俑的廬山真面目,在秦皇島兵馬俑的一號坑的入口大門上我看見了用小篆寫的“秦皇島兵馬俑一號大廳”看到這幾個字讓我仿佛回到秦朝,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民在製造兵馬俑的景像,我邁著急切的步子,懷著興奮緊張的心情走近了一號坑內,眼前的景像讓我震驚,許許多多的人都圍到了兩個木頭做“人”身上,一個是秦俑,一個穿著21世紀連衣裙的小女孩,他們兩個人手拉著手,一起邁步,好像是告訴人們秦俑文化與現代文化是好友,“兩個人”手拉手一起走向新時代的篇章。

終於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一排排排列整齊的秦始皇兵馬俑出現在我的眼前,那是一排排跟人一樣大的俑,走上前去觀察我發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手藝真巧,因為一個個兵俑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好象置身在這裡能看見秦朝壯美的馴兵儀式,一個個兵俑手持各樣的武器,有劍,有弓,有長矛……,可是我們只能通過影像才能看到,據說這些手持兵器士兵手上的兵器是當年項羽大軍攻下鹹陽後,大軍打開秦始皇的兵馬俑,將這些泥俑手上的兵器全部拿走只有八把留下,所以現在兵俑手上看不見兵器只能靠想像,兵俑手持兵器的樣子。

經導遊介紹兵馬俑原本不是土色的,而是擁有顏色的,只是因年代久遠這些顏色都風化掉了,但是也有幾個兵俑身上被保存了下來,可以想像一樣那些有顏色的兵俑站在你面前你會有何感受? 一號坑的兵俑整整齊齊的排列,讓我感到了這次來不枉此行,進入了二號坑的展覽廳,我看見了幾個有顏色的兵俑,那是二千多年前遺留下來的顏色,讓我驚嘆不已,其中有一個兵俑手上的兵器讓我特別好奇,那是一個將軍級的兵俑,手裡拿著一把青銅劍。

導遊說他手上的那把青銅劍原本發現時是彎的,但是從那兵俑將軍手上拿出來時,奇蹟出現了,那把原本彎曲的劍竟然在一瞬間彈直了,一位考古學家拿這把劍做試驗,這把劍能一下割破20張報紙,讓我對這把劍驚嘆不已,驚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心靈手巧。二號坑是展示如何將兵馬俑如何運下地坑,那個坑好像一座城一樣,古代勞動者就是利用這個坑把笨重的兵馬俑一個個的運下去。

三號坑是描述當年秦始皇占卜用的一些骨類,還有一些馬俑,與馬俑車,這個坑是告訴現在的人們古代秦始皇是如何占卜的,還有秦始皇外出時的壯觀。 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一步步的走出兵馬俑博物館,現在出來興奮的心情與進博物館興奮的完全不同,我出來興奮是因為裡面壯美的景象被我全部欣賞過而興奮,西安-秦始皇兵馬俑,這凝聚著古代人民的智慧的地方,我難忘,讓我又一次的嚮往。

第三篇:兵馬俑遊記

去年暑假,我來到了西安。一下火車,我就覺得那是一個古老的城市,蔭蔭的綠樹,艷麗的花兒,古老的城牆,飄揚的旗幟,這一切都呈現出西安之美。清澈透明的,是華清池的水;高聳入雲的,是西安的驪山;而雄偉壯觀的,是西安最有名的兵馬俑。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兵馬俑,它位居西安西北部的臨潼鎮,秦始皇陵的東北部,那是一個大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分為四個廳,第一廳展覽了西安的歷史,一幅幅畫面,一篇篇文字,一件件精雕細刻的工藝品,樣樣展現了西安的古老文化和獨特的魅力。

第二、三、四廳是一個個俑坑。坑裡的兵馬俑好象在前線與敵人作戰。頭上有扎纂的、有戴方巾的、有戴帽子的、有戴頭盔的。身上,有身披戰袍的,也有身穿凱甲的。臉上,有微笑的、也有嚴肅的,有眺望的,也有吶喊的,有怒目圓睜的,也有若有所思的,動作更是千姿百態,光站姿就有許多種,有手抱前胸的,有雙手背後的,有雙手垂直的,還有側身的、抬頭的,還有跪著的、騎戰馬的、坐戰車的……,真是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看了這些兵馬俑,我想到了許多許多,是誰用泥土塑造了一支龐大而威武的軍隊?是誰用泥土塑造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軍官、士兵——那是勞動人民啊!這證明了我們祖先的智慧與才幹!

後來,我又遊覽了舉世文明的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和華清池。西安給我留下了古老、美麗、文明的美好印象,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