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徵文:燈火延安

在如火的七月,我有幸觀賞了延安的夜景。

天空漸漸黯淡起來,我與眾人坐在山坡上,俯視延安這座古老的城市。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有人點起了燈,在碩大的城市中,初始如星星之火,並不顯眼,但稍過片刻,那火光就肆虐起來了,逐漸向四周擴散,到最後,整個延安都燃燒起來了。那火光碟機走了黑暗,使天空也溫暖了起來。

倏忽間,我由此想到了抗日戰爭,不禁心潮澎湃起來。想必在許多年前,毛主席的思想也如燎原之火,燒紅了延安,燒紅了中國,燒紅了中國人的一腔熱血,燒紅了中國人的一顆赤誠之心。於是,中國沸騰了。

無數不甘為亡國奴的中國軍民舉起了手中的武器,對日本侵略者發起了強烈的反抗戰爭。隨著共產黨的崛起,中國人的崛起,妄圖染指中國的日本侵略者不堪重負。於是,一個中國人站起來,一個日本侵略者便倒下了。

中國終於露出了它崢嶸的一面。百團大戰、黃土嶺之戰、平型關大捷,一個個革命先烈付出了熱血與生命,終於使日本侵略者大敗,一個個丟盔棄甲,狼狽逃竄,而他們也終於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如何可怕的敵人。

終於,在1945年8月14日,在這個被所有中國人銘記的一天,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再次沸騰起來,在那一刻,不知有多少中國人流下了欣喜的熱淚。

而在此之前,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其中明確了革命的方向和目標——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在此之後,全黨同志團結奮進,遵循毛澤東思想,為建立一個新中國而奮鬥。終於,在全黨同志的努力和人民的支持下,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後的1949年,共產黨解放了全中國。

解放後的中國貧窮落後,滿目瘡痍,在這樣的基礎上建設新中國,困難是難以想像的。然而在共產黨員的努力和付出下,在“一五”計畫的實施下,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掀起了一股熱潮。新中國本著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則,為今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在歲月的流逝下,共產黨的故鄉——延安不但沒有被世人所遺忘,反而成為了每一個共產黨員心目中的聖地,1982年更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成為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永恆。

正如燈火驅走黑暗,共產黨的光芒擊退了邪惡的日本侵略者,將希望和溫暖送進了每個人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