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當夢想成真的那一刻

君不見“美女乞丐”跪地乞討只為出名炒作,君不聞19歲少年搶劫商場的行兇動機居然是“我要成名”……(以“君不見”“君不聞”引導的句子,羅列出社會上種種譁眾取寵的現象,為下文表達作者的觀點做鋪墊。【做鋪墊】)當鏡頭聚焦在你匍匐於地的身影上時,當你坐在警局面對眾多的媒體時,你覺得你的明星夢成真了嗎?

也許你會說投機出名不可取,那選秀出名總歸是真刀真槍真把式吧?可是你看,東方衛視出了幾個真正的“好男兒”和“夢想達人”?湖南衛視又多了幾個唱作俱佳的“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連用兩個反問句,表達了作者對通過選秀節目來出名這一行為的否定。【反問修辭】)這些選秀明星都成名了,而且是一夜之間躥紅,不過他們只是“成名”,距離“成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今,人們對成名逐漸理解為追名逐利,並通過各種手段標榜自己,甚至還有人為了成名與道德標準背道而馳。因為傳播渠道日益廣泛,許多心術不正、渴望一夜成名的人紛紛站了出來,他們選擇的成名方式早已偏離了“成名”原有的內涵,只是想要博得世人的關注,至於關注點在哪裡,他們根本不在乎。雖然他們成名的目的達到了,但是招來的全是社會的質疑,他們的“夢想成真”只是輕賤自己。

選秀節目讓還沒有真正修煉成功的年輕人成了名,但這此名聲都是短暫的,隨著新人的湧現,他們最終只會淹沒在茫茫人海。即使有一些人在成名後不斷進修不斷完善自己,如李宇春、張靚穎等,她們確實完成了從“成名”到“成才”的蛻變,但還有許多人的成才之路確實需要他們自己認真思考。他們並沒有贏得人們的尊敬,原因就是他們並沒有創作出經得起推敲的作品,自然就只能落得個“臉熟”的下場。他們的“夢想成真”只是縣花一現,讓人覺得可惜卻又只能如此。(用“縣花一現”作比,寫出“他們”“夢想成真”的短暫,很是形象。【比喻修辭】)

那么,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名呢?

有才者,方可成名。文才也好,舞才也罷;正才也好,怪才也罷,他們靠自己的才氣、深厚的功力以及人格魅力使我們折服。《百家講壇》走出來的易中天,貌不驚人,也沒有新聞炒作,僅憑藉《易中天品三國》的講說就令人欽佩。還有像貝多芬、莫扎特那樣偉大的藝術家,他們都將才華注人作品之中,使這些作品成為歷久彌新的生命迴響,令人震撼。我們尊敬他們,是因為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夢想成真”是真才實學的體現,讓人敬仰。

可是光有才華沒有德行也不是真正的成名,周作人在寫作方面也很有才華,可他曾在汪偽國民政府任職,我們用百年的時間來悼念魯迅,卻很少提及周作人。(將周作人和魯迅做對比,將有德者才能真正成名的論點闡釋得令人信服。【對比論證】)所以有德者才可流芳百世。古之聖人孔子創立私塾,宣揚“仁”,成就何其大,但是他聲名遠播靠的不僅是他的思想與成就,更在於他的高尚品行。還有如今的“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都是用崇高的道德品行成就了真正的名聲,他們所散發的人性光輝感動並激勵了無數人。他們的“夢想成真”詮釋了人性的善與美,讓人尊敬。

成名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對那些還沒有決定怎樣追逐夢想的年輕人,我想說,“夢想”是一個很神聖的詞語,它代表了我們心中對美好的嚮往。我們應該選擇一條踏實的道路去圓夢,絕不能靠投機成名,或者成名後縣花一現,我們應該充實自己,使自己變成有才華有內涵有修養的人。只有這樣的成名,才會使我們體會到夢想的真諦,體會到夢想成真的喜悅。

【獲獎點評】

作者在文中列舉了“美女乞丐”、搶劫商場的19歲少年,以及《加油!好男兒》《中國達人秀》《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作為反面事例;列舉了易中天、貝多芬、莫扎特以及“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感動中國”人物等正面事例。材料豐富,對比鮮明,說服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