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話題作文

工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反覆鑽研,話題作文的標題、開頭、結尾一定能寫好,寫出的文章一定能出彩。那么,如何寫話題作文?

一、話題作文標題的擬定。

(一),方法指導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閱卷老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因此,我們在擬標題時,首先要準確扣準話題,不能偏離話題;其次要醒目,要扣住話題內容,讓人一看就有一目了然,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要簡潔,短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給人廣闊的想像空間。

擬標題的具體方法是:

1,直接以話題為標題。這種辦法省事可靠,不會離題。前提是所給的話題本身就新穎、簡潔、醒目、動人、出彩,同時,這個話題的範圍小,不寬泛。例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個話題,就可以直接以此作為標題。

2,另擬標題。若給題目很大而且是一個詞語,如以“環境”、“誠信”為話題作文,如果直接以話題為標題就不行。其擬題方法是:

①在所給的話題前面或者後面加上適當的詞語。如以《誠信》為話題作文,其標題就可以擬為《誠信,為人的底線》、《背起誠信的背囊走一生》、《我們需要誠信》。

②根據所給話題及其提示,擬一個雖然不與話題原詞一樣,但包含話題寓意的標題。這種方法最能發揮考生的主觀能動性,擬出精彩的標題。如以“音樂”為話題,就可以擬出《生命的樂章》、《人生的鏇律》、《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等這樣的好標題來。

(二),話題作文擬標題訓練

閱讀下列材料,據要求作文:

印度一個挑水工有兩個水罐,一個水罐有一條裂縫,而另一個水罐完好無損。完好的水罐總能把水從遠遠的小溪運到主人的家,而那個破水罐到達目的地時裡面只剩下半罐水了。因此,挑水人每次回到主人家時,只有一罐半水。

那個完好的水罐不僅為自己的成就,更為自己的完美感到驕傲。但那只可憐的裂罐因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慚愧,心裡一直很難過。兩年後的一天,它在小溪邊對挑水人說:“我為自己感到慚愧,我想向你道歉。” 挑水人問:“你為什麼要感到慚愧?” 水罐答到:“在過去的兩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從我的裂縫中滲出,我只能運半罐水。你盡了自己的全力,卻沒有得到你應得的回報。” 挑水人聽後說:“在我們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路邊那美麗的花兒。”

當他們上山時,那個裂罐見太陽正照著路邊美麗的鮮花,這美好的景物使它感到一絲快樂。挑水人說:“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剛才那些美麗的花兒只長在你這邊,並沒有長在另一個水罐那邊?我在你這邊撒下了花種,於是,每天我們從小溪邊回來的時候,你就澆灌了他們。兩年中,我就摘下這些美麗的花去裝飾我主人的桌子。若沒有你,主人不會有這么美麗的花朵美化家室。”

或許,我們也曾是這么一個有裂罐的水罐,你的感受、情緒、遭遇、理解如何?請以“有裂縫的水罐”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像這個話題作文,該怎樣安標題呢?

參考答案:《有裂縫的水罐》、《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裂縫、付出、收穫》、《付出與收穫》、《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利弊關係談》、《劣勢≠失敗,優勢≠成功》、《優劣相對論》、《學學印度挑水工》。

二、話題作文的開頭

(一),方法指導

古人寫文章很講究開頭,稱之為“鳳頭”,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話題作文開頭就要入題,千萬不要半天不貼題,既要注意寫得精彩,又要注意切題。所謂入題,是指文章的主題內容要儘快表現出來,這樣既可擴大文章的容量,又可儘量發揮每個字的效力。高考閱卷時間緊,任務重,不理想的開頭,容易使閱卷老師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即使你後面的文章上檔次,也難作出公正的評判。因此,我們應花大力氣寫好開頭。

開頭方法舉例:

比喻法:如《我的空中樓閣》的開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引言法:如《瑣憶》的開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作為偉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體現。

議論法:如《古代文化的視窗——〈紅樓夢〉》的開頭:翻開《紅樓夢》,似乎是打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視窗。它自問世200百多年來,已贏得國內外億萬讀者的欣賞和讚揚。思想家、文藝家王國維稱其為“宇宙的一大著述”。學者林語堂說:“《紅樓夢》不愧為世界名著,優秀小說該具備的,它都具備”。在國內,人們形成這樣的看法:“不了解《紅樓夢》,就幾乎等於不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外國人也人認為:“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描景開頭法: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開頭:十五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

(二) 話題作文開頭訓練

1,給《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寫一段開頭。

2,給《學學印度挑水工》寫一段開頭。

3,給《優劣“相對論”》寫一段開頭。

參考答案:

1,《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的開頭:

“有裂縫的水罐”這個故事,頗讓人深思。印度挑水工對“有裂縫的水罐”的看法出人意料。已經裂縫的水罐,通常是被人視為廢品扔棄的,然而,只有印度挑水工這樣英明理智的人,才能慧眼獨具,避短揚長。這就應了“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這句話。

2,《學學印度挑水工》的開頭:

看完這個故事——“有裂縫的水罐”後,從中得到些啟發。我十分敬佩那個印度挑水工。他善於將別人的缺點轉化為優點,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俗話說得好:“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印度挑水工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鑑賞大師”。

3,《優劣“相對論”》的開頭:

古話說得好:“人無完人。”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缺點,也不可能沒有優點。有些人做事做得好,那他就沒有缺點嗎?不,那是因為他知道揚長避短。所以說有劣勢不一定就不好,有優勢不一定就完美。

三、話題作文的結尾

(一),方法指導

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學生作文來不及剎尾,或者用一句話硬斷,或者點上省略號,或者乾脆空在那裡。不論哪種情況,都會被視為未完篇處理。閱卷老師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壞,首先就是要看整體,所以,考生交給老師的作文無論如何也應該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而不是一篇無尾文。結尾的總要求是:呼應、升華。

(二),話題作文結尾訓練

1,給《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寫一段結尾。

2,給《學學印度挑水工》寫一段開頭結尾。

3,給《優劣“相對論”》寫一段結尾。

參考答案:

1, 《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的結尾:

每一個事物都是有兩個方面的。“有裂縫的水罐”可能是因為不知道事物的兩面性,而使自己很自卑。我想,它聽了印度挑水工的話之後一定會樂起來。我們大家也應該知道這點,當你因一事煩惱,很不高興時,往別的方面想一想,一定會有益處。因為: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

2,《學學印度挑水工》的結尾:

“轉化”是門藝術,它要求你慧眼獨具,更要有容人之心。在現實生活中,看不慣、見不得有缺點的人的大有人在,我勸這些人還是學學印度挑水工吧!

3,《優劣“相對論”》的結尾:

有些問題是劣勢,而換個角度卻變成了優勢。雖然劣勢和優勢間不能直接畫上等號,可是劣勢未必比優勢差!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卑其實是個很大的錯誤,錯誤的根源就在於盲目地、機械地套別人的生活方式,無形中把別人當成了衡量自己的標準,於是悲從中來。其實,換個角度你就天高地闊。所以當你擁抱著優勢的時候不要驕傲,當你與劣勢共舞時也不必灰心。因為劣勢≠失敗,優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