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導:敘事作文指導之如何寫校外的事

敘事記敘文,就是以記錄一件事或者幾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局來突出中心的寫作體裁;很多小學生常常會不知道這一類作文如何寫好結尾,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敘事作文指導之如何寫校外的事,供大家參閱。

敘事作文指導之如何寫校外的事? 

一、寫校園外的事情的作文類型

1.通過一件事情,反映出社會的新面貌新風尚;

2.寫一件在校外發生的事情,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現自己對社會的認識。

二、寫校園外的事情的參考題目

1.《上學路上》

2.《這件事教育了我》

3.《一件小事》

4.《放學以後》

5.《路遇》

6.《感人的一幕》

7.《這件事對嗎》

8.《社會新風》

9.《發生在街頭的一件事》

10.《愉快的一天》

11.《這是一件真實的事》

12.《________見聞》

三、寫校園外的事情的參考開頭

1.《上學路上》的兩種開頭

第一種開頭:那天,風特別的大,把地上的落葉吹得滿天都是。

第二種開頭:護龍街是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的一條街,這一天,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2.《這件事教育了我》的兩種開頭

第一種開頭:爸爸是警察,負責我們這一片地方的治安工作。有一天,一個人來找他,手裡還拿著一大包東西。

第二種開頭:“你怎么能收下他的東西呢?”爸爸下班回來,得知我收了一個陌生人送來的禮物時,非常生氣。我站在一邊,低著頭為自己辯護:“他送到我們家來了,我就只好收下了。”

3.《社會新風》的兩種開頭

第一種開頭:在我們的周圍,每天都發生著許許多多值得讚頌的事情,今天,我要說的一件事情,就是表現了人與人之間善良友好的感情。

第二種開頭:張大媽已經六十五歲了,可她最近竟舉行了一場有意義的婚禮,你說新鮮不新鮮?

4.《感人的一幕》的三種開頭

第一種開頭:春風吹拂著景德路上的楊柳樹,像一位位舞蹈演員一樣,楊柳翩翩起舞。

第二種開頭:那天,我放學回家,經過景德路口的時候,突然前面有一位騎車的婦女搖搖晃晃,從車子上重重地摔了下來!

第三種開頭:感人的一幕永遠也不會使人忘記。這件事發生在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

5.《這件事對嗎》的兩種開頭

第一種開頭:我氣呼呼地跑回家,往床上一撲,眼淚像泉水一樣奪眶而出。

第二種開頭:雙休日,我與媽媽一起去逛街,當我們走到一條小巷的時候,一輛機車從遠處開來。正好我們身邊有一個積水的地方,車子一開過,髒水嘩地濺了我們一身。

6.《路遇》的兩種開頭

第一種開頭:“啊呀,這不是我的國小同學張亞嗎?”放學時,我看著走在前面的一個人,突然叫了起來。

第二種開頭:張亞是我國小時很要好的一位同學,可是她搬家以後,我們就很少見面了。巧得很,我們竟然在放學的路上相遇了!

四、寫校園外的事情的參考詞句

人山人海/成群結隊/三五成群/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大開眼界/流連忘返/戀戀不捨/興致勃勃/滿載而歸/衷心感謝/千載難逢/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先人後己/扶老攜幼/仗義執言/愛憎分明/助人為樂/公而忘私/拾金不昧/排憂解難/一馬當先/慷慨解囊/貨真價實/百問不煩/笑容可掬/移風易俗/別開生面/返老還童/真相大白/耳目一新/今非昔比/聞所未聞/稀罕/納悶

1.有的扛草袋,有的搬石塊,有的擔土筐……人人都是步伐匆匆,急如星火般奔向大堤。

2.熊熊的烈焰像瘋狂的火蛇夾雜著灰塵、煙塵在屋頂亂竄。

3.濛濛細雨中,郵電支局前的小廣場比往日更加熱鬧了。

4.他們排著隊,一個個捧著各式各樣的儲蓄罐,踮起腳尖,把盒裡的硬幣小心翼翼地倒進箱中,然後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中。

5.他雙手插腰,歪著腦袋,噘著嘴,瞪著叔叔,做出生氣的樣子。

6.這時輪船上人們一陣騷動,有些人皺緊了眉頭,用手捂住鼻子,嘴裡還嘟嘟囔囔地說一些不滿的話。

7.李爺爺瞪了瞪眼,氣哼哼、顫巍巍地走開了。

8.來的客人可不少,男男女女,穿紅著綠,賀喜的,幫工的,湊熱鬧的,個個喜笑顏開。

9.出題人步步緊逼,搶答者沉著冷靜,對答如流,整個賽場上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10.幾個老外一下子買了20多條牛仔褲,一邊嘰哩哇啦地說笑,一邊七手八腳地把貨塞進大編織袋裡。

敘事作文要注意“過渡”與“照應”

“過渡”與“照應”都是作文中常見的技巧方法。尤其在敘事類作文中,同學們要格外注意“過渡”與“照應”。

所謂“過渡”,就是事物由一個階段轉入另一個階段。為了使作文中各段落之間自然銜接,連綿一體,我們往往使用過渡技巧,寫上過渡語。過渡語,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句子,甚至是一個詞語。那么,怎樣寫過渡語呢?其實,我們可以用設問、反問的形式,或者用平鋪直敘的語言,用上關聯詞語,串起上下文內容。這樣,就能自然地從一個階段轉入另一階段。

“照應”,就是指在文章的全篇行文過程中,必要的、或明或暗的照顧、呼應和反映再現。“照應”,為的就是使文章首尾一體、融匯貫通。

同學們,我們在寫作文時不能寫了前面不管後面,也不能寫了後面忘了前面,而應該前後配合、首尾照應。

前後配合,首尾照應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開頭與結尾相照應。

2、內容上的前後配合。作者前面寫的事情,後面要有個圓滿的交代;後面出現的事情,前面都要有根據,不能寫得沒有來由,使人感到突然;更不能漏洞百出,使人疑惑不解。

3、行文和標題的相照應。一般說來,標題能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中心思想,因而在行文中注意與標題相照應,能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因此,處理好“過渡”和“照應”能使文章顯得環環相銜、渾然一體。同學們,不妨你們也試試。

如何寫好敘事作文結尾?

敘事記敘文,就是以記錄一件事或者幾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局來突出中心的寫作體裁;很多小學生常常會不知道這一類作文如何寫好結尾,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總結式結尾 。事情記敘完了,總結一下收穫,常用遞進關係的複句來說說自己的收穫或感受。 比如:《記一次有趣的蛋殼實驗》的結尾:這次蛋殼實驗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鍛鍊了動手的能力, 而且還從中明白了力的集中與分散的道理,收穫太大了!所以我喜歡這樣的實驗!

2、自然式結尾。這樣的結尾很容易,事情記敘完了,結果也出來了,文章也就結束了,這就是自然式結尾。如:《游筆架山》的結尾:太陽偏西了,我們也有點累了,便一起乘車,帶著在筆架山遊玩的快樂,踏入歸途。

3、疑問式結尾(也稱反問式)。事情結束了,為了強調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啟示,故意用問句或反問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願,又激發讀者的思考,起到強化中心的作用。

4、啟發式結尾(也稱明理式)。這種結尾是把通過某件事之後所得到的啟示、明白的道理寫出來,起到點明中心的作用。比如:《一件小事》的結尾:這件事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我卻銘記不忘。事情雖然小,但它給我的啟發卻很大,因為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不論做錯了什麼事,只要認識到錯了,而且敢於承認,勇於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開始,一定會進步的。比如:《真正的友誼》的結尾:我們終於和好了,而且通過這件事,更讓我們明白了以誠相待,寬容諒解才是友誼的基礎。朋友,您說是不是這樣啊?尾句也可以這樣說:朋友,難道您不這樣認為嗎?

5、引歌引言式結尾。有引歌引言式開頭,也有引歌引言式結尾。根據事情的內容與中心,選擇恰當的名言佳句古語或一兩句歌詞,做為文章的結尾,富有鞭策、指引、激勵的作用。如《珍惜時光的分分秒秒》一文的結尾:只有珍惜時光的分分秒秒,才能不虛度光蔭,做應該做的事,這是經歷了這件事之後給我最大的啟示。朋友,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6、夢幻式結尾。這種結尾屬於想像、寄託型。也就是不直接寫事情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有可能不是一種情況,就用做夢的方式,來表現寄託意願或結果。這種夢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比如:《找媽媽》一文的結尾: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個甜美的夢,夢見小女孩找到了媽媽,正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撒嬌呢!小鳥呀,也飛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鳥媽媽一起快樂地歌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