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000字

“碎片化的生活”在當下媒體的宣傳中已經走入人們的視野,而“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社交”“碎片化購物”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昨晚學生來說,碎片化購物此類的問題對我們的影響還不大。我們接觸最多的應該是碎片化的閱讀。

在分析碎片化閱讀對我們的影響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碎片化閱讀的成因。

“碎片化閱讀”特點即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有許多人認為這種閱讀方式是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而形成的,其實並不完全。實際上,傳統模式中的報紙、期刊,也可歸入“碎片化閱讀”。但是,隨著社交網路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快餐文化”橫行。越來越多的人在乘坐交通工具、等待時,使用社交軟體快速瀏覽一些短文。在這種情況下“碎片化閱讀”填補了這些“碎片化的時間”。

“碎片化閱讀”無疑是能給我們帶來便利的,信息精煉方便閱讀,資訊來的及時,可以在小段空閒時間來消磨時間。但是,“碎片化閱讀”的弊端同樣不容忽視。

大多數情況下,“碎片化”閱讀的進行都是有諸如微信、微博、知乎等軟體為媒介進行的,但這些軟體中的信息時常良莠不齊。其中不缺有深度的文章,也不乏標題黨或是有害信息的傳播者。萬一遇上了,對青少生很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

長期閱讀短文而不去看長篇名著還會產生一個後果,那就是會失去對長文章的閱讀能力。一個經常進行“碎片化閱讀”,長時間不碰書的人可能在捧起書本後心浮氣躁,草草翻了兩頁後便匆匆丟下書本,心心念念地找手機去了。長此以往,便有可能喪失對長篇文章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本應沉下心來去讀的長篇著作在看了一些梗概後便不再去看,反而沾沾自喜地認為找到了“高效”的閱讀方式。卻不知這種“梗概”與自己看名著是天差地別。打一個有些噁心的比方:自己看書就是自己消化知識,看梗概就像作者將咀嚼過的知識再給讀者,其中不可避免地夾雜著個人理解,這與讀者自己去看書產生的思考是不同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若是人人都只看梗概,那便只有一個哈姆雷特。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碎片化的極有可能帶來碎片化的思考。碎片化閱讀的短文大多帶有較強的作者主觀色彩,同時片面性也更強。這種閱讀方式帶來的信息是不連貫的、片面的、不成系統的。從而導致人們總結出的結論也是片面的、不成系統的、甚至負面的。現在網路上的輿論經常出現“一邊倒”,而後又“神反轉”的情況,我想這與人們進行了過多“碎片化閱讀”、“碎片化思考”,未了解整個事件便蓋棺定論不無關係。

碎片化閱讀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至於利大還是弊大隻取決於讀者的安排。現在也有許多人發起類似“24小時閱讀”等活動。希望讀者能合理安排時間,將碎片化閱讀放到碎片化時間,利用較長空餘時間來閱讀長篇書籍,取長補短,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