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教會我的優秀作文

幾天前,我校舉行了經典誦讀大賽。通過這次比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經典誦讀帶給我的好處,讓我從經典中受益。

首先,經典誦讀教會我怎樣學習。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吧,比如《〈論語〉十二則》中講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它的意思是說,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而另一句經典的名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從我一入國小時就知道的名句,它的意思是經常溫習學過的知識,能夠從中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這兩句話,用最少的字告訴了我們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它教會了我,老師每天教的知識我們應該晚上睡覺前都要去思考和總結,看看今天哪個知識點學得不牢,這樣就會找到自己的學習弱點,進而以它做為起點開始學習,從不知不覺中做到了溫故而知新,豈不是一舉兩得,就憑這一點,使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智慧!看看我自己,雖然也經常會去預習複習,但我卻不善於去總結,沒有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不過現在還好,我已經知道應該如何去做,相信這還不晚,為自己加油!

其次,經典誦讀教會了我“誠信”。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一位漁民在無意間發現了一個世外桃源,裡面的人請求他不要把這個地方告訴其他人,否則這裡的人們都會消失。但那個漁民還是把這個地方告訴了太守,太守前去,怎么也找不到標記和去往世外桃源的路了,它們果真消失了。這個漁民也被砍頭,還讓無辜的平民受到了牽連,這就是沒有誠信帶來的後果。

雖然現在的電視節目中也經常會播放一些如何讓我們做一個誠信的人,但想想中國的古人在那個時代就已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所以可以看來,“誠信”對我們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人如果沒有了誠信,那他(她)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社會如果缺失了誠信,那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呢;一個國家如果丟棄了誠信,那這個國家又會變成什麼樣呢?不說,大家也會知道,那將會是一個可怕人、社會和國家。所以,“誠信”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最低的“紅線”,是基礎。因些,我會永遠記住“誠信”!做一個有信用,誠實的人!

最後,經典誦讀教會我了“孝”。在《木蘭詩》中講到,花木蘭為了不讓年事已高的父親去當兵打仗,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這個故事教會我,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先為父母著想,退一萬步講,即使父母沒有要求你去為他們做事,你也要首先想到父母,替他們分憂。

而在我們現今的社會中,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好了,個個都是家裡小皇帝小公主,都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只想著索取,沒有回報和付出。記得我在電視中看過一個節目,一個未成年人對自己的父母又打又罵,整天跟所謂的朋友圈泡在一起喝酒、K歌,主持人當時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他還會有真正的朋友嗎!”想想,這是多么有哲理的一句話呀,通過閱讀經典,它就像一記重重的耳光把我們打醒,讓我們每個人都做一個有“孝”道的好孩子。

經典誦讀,它,教會我了許多道理,我想這些道理會讓我受益終生,永記心中!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把這些道理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加油吧,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