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經典閱讀書香燕京徵文【一】
記得國小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中的幾句話“走遍了南北西東,也到過了許多名城, 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
不說那,天壇的明月,北海的風 ,盧溝橋的獅子,潭柘寺的松。 唱不夠那紅牆黃瓦的太和殿,道不盡那十里長街臥彩虹 。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覺的甜絲絲,脆生生,京腔京韻自多情……”短短几句話,便將北京的標誌和歷史展現一般。的確,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是如此特別,他有太多的東西值得炫耀。第一便是它悠久的歷史。
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悠久歷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其地理位置優越,是中華全國政治中心的理想所在。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見於記載的名字為“薊”。西周時,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又封堯之後人(一說黃帝 後人)於薊 ,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 ,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這便是北京最廣為人知的別稱的來歷。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 。稱為元大都。明朝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
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清朝的首都也是北京。經歷了三朝不同文化的磨合以及時間的洗禮,北京沉澱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底蘊。建築方面有四個顯著特點:辨正方位、注重風水、講求對稱、突出中心。最顯著的例子和成果便是北京中軸線。即使在進行現代建設,也一定秉持著尊重歷史的原則。
人文方面,像河北梆子,河南豫劇,江蘇崑曲等,北京也有屬於自己的戲種,那便是國粹京劇:有200年歷史,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和崑曲曲牌。表現手法為唱、念、做、打,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唱腔節奏通常有四類:一眼板,三眼板,無眼板,散板。
在各種聲腔中,原板是變化的基礎。除原板外,還有慢板,快板,導板,散板,搖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反二黃,反西皮,高撥子等。總結起來就是京劇耐人尋味,韻味醇厚。吃的方面,不得不提的便是那文明內外的北京小吃。例如入口即化的豌豆黃,香甜爽口的芸豆卷,濃濃的豆汁,酥脆的焦圈,外焦里嫩的烤鴨等,聽起來就讓人口水直流。
如今,北京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是那種濃濃的書香之氣一直瀰漫在他的上空,不曾消散。我相信,秉持著“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精神,北京一定能夠不忘歷史,成就新的輝煌。
我愛經典閱讀書香燕京徵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看這詞就知道是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它講述的是東漢末年蜀、魏、吳三國之間的事。書上一共有39個故事。其中有3個故事我很感興趣分別是:孔明草船巧借箭、空城巧計退仲達和死孔明嚇活仲達。諸葛亮的智慧讓我佩服,使我欽佩。
孔明草船巧借箭主要講了:周瑜妒忌諸葛亮聰明,甚至想除掉他。但必須要找一個好藉口才可以。他想了很長時間,於是他請來諸葛亮說:“我們和操曹的水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在水中弓箭是最厲害的武器,可我們的箭不夠,你十天之內要造出十萬支箭,不然就要斬首。”諸葛亮告訴他三天就可以了。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又讓士兵在每條船上扎了多個稻草人在船的兩邊。第三天晚上霧很大,諸葛亮讓二十條船向北岸曹軍的營地划去,接近操營時諸葛亮讓士兵擂響戰鼓,曹操以為周瑜來了,可霧大看不清,他就讓士兵射箭。不一會稻草人的身上就有了很多箭,遠遠不止十萬支。我真佩服諸葛亮,他知天文地理,能把這些運用到在現實中。
空城巧計退仲達主要講了:諸葛亮下令全軍退回漢中。然後帶著五千士兵來西城搬草糧。可剛到西城,司馬懿領了十五萬大軍進攻西城!諸葛亮登上城樓,看見魏軍往西城殺來,他低頭沉思了一會兒,讓把城門全打開,每個城門前要有二十個士兵掃地。他帶了兩個童子上樓悠閒自得的彈琴,司馬懿來到城下看見諸葛亮在城上彈琴,自己來了也沒反應,他深知諸葛亮行事謹慎,認為城裡有埋伏:“讓我進去,我才不上當呢!”於是他帶著軍隊退了回去。看見魏軍走了,諸葛亮終於舒了一口氣。這點我們要向諸葛亮學習遇事不驚慌。
死孔明嚇活仲達主要講了: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聽說後,高興極了,急忙帶著軍隊追殺蜀軍。魏軍剛進入蜀軍的營地,就聽見四周一陣鼓聲,蜀軍把魏軍包圍了。司馬懿驚慌是錯時看見“諸葛亮來了”。司馬懿嚇慘了,原來諸葛亮沒死,又中了他的計。他趕緊跑出了蜀軍的包圍圈,逃走了。其實一切都是諸葛亮生前的計策,剛才的諸葛亮是木頭做的。所以說諸葛亮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死諸葛嚇跑活仲達,一直傳到今天。死人用生前的智慧嚇跑了活人,太了不起了!
書裡面還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好多有趣的故事,向我們介紹了:三國時期政治、軍事鬥爭及各類社會矛盾。書中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的形象。眾多個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我看這些書時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就好像來到書中的世界一樣。同他們一起快樂、一起悲傷、一起緊張、一起舒口氣……猛一抬頭,才知道自己沒在故事中,而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