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語文的作文範文2000字

語文,字典里解釋是“語言文字”。語言是口頭的,文字是書面的——都是語言。語言必須是含有一定意義的,不能表達一定意義的口頭聲音和文字是沒有資格稱作語言的。

當聽著或讀著語言的時候,我們會從中獲得知識、體驗感情、接受思想。好像語言是產生知識、情感和思想的。這實在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在人類社會中,思想、感情和知識的產生是先於語言的。人類為了傳授知識,表達思想感情才創造了語言。為了把語言長久地保留下來,傳承後世,才創造了文字。可見知識、感情、思想才是語言的本源和內涵。語言文字不過是傳授知識,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語言的表現形式,是表達語言內容的聲音和符號。有了這種聲音和符號,就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際。

人是一刻也離不得交流的,於是語言文字就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在長期使用這一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則和運用技巧。如語法規則、邏輯修辭,敘述描寫、議論抒情,遣詞造句、立意選材、謀篇布局等等。

可見,語言產生於思想感情和知識,語法和語技產生於語言的運用過程。

對語法的遵守和語技的熟練掌握,被稱之為語文能力。其實,這只是語文能力的一個因素。從上面的分析來看,語言文字應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然社會知識,道德思想感情組成的內容部分;一部分是語法和語技組成的形式部分。這兩個部分是緊密聯繫的。誰重誰輕,誰主誰次是很值得探討的。

在封建社會,《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是語文內容,深一些是《詩經》、《論語》、《中庸》、《大學》和《禮》、《樂》之類。前者是日常運用的普通知識;後者是道德、倫理、教育、文學等精神、思想方面的人文內容。而且這些典籍中還有許多處世做人之道,許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方略。可以說,它是家庭社會中生活、學習、工作的行為準則,注重的是人類社會的知識運用。真是如此,封建社會的文人中,才出現了很多憂國憂民的忠臣義士。岳飛、文天祥、關羽是眾所周知的;就連落草為寇的宋江之流,也充滿了忠義之心。真是如此,文人中才出現了很多治國安邦之才,高尚賢達之人,聰明智慧之士。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孫臏、吳用等諸多的文人故事,一代代在民間傳頌不衰。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有關文人的歷史現象,是古代典籍對古代文人薰陶的結果;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語文內容對人類產生的重大作用;足見語文內容對封建社會的道德教育宣傳深入人心。

現代社會的語文學習,注重的是聽說讀寫。課堂上,全是對寫作方法和創作規律的傳授和講解,注重的是主題思想、結構層次、寫作特點、邏輯修辭、譴詞造句等等,全是語言文字的規則守成和技巧訓練,即語言文字的形式內容。寫作技巧、描寫詞典、創作概論、與小學生談作文等創作理論、創作技巧的書也是鋪天蓋地。好像學會了這些,就會成為大作家大文豪似的。

封建社會對語文的工具性探討,似乎並沒有現代人重視。科舉制度選用的八股文,是一個固定的結構形式。有關創作的理論文章也遠沒有現代人研究得深入,但那時的文人也很會寫詩填詞,很會寫文章。而現在,教育如此普及,教學設施如此齊備,教學手段如此先進,教育資源如此雄厚,而現在的學生,甭說小學生了,中學生作文也是東抄西湊,大學生不會寫文章的也大有人在。為什麼會如此呢?這是因為現在的語文教學把語文學習本末倒置了,是注重語文形式忽略語文內容的嚴重後果。道德、思想、知識是語文的本源,創作理論和技巧是語文的形式。如果把語文當作是造房蓋屋,思想、道德、知識是建築材料,如何表達只是建築技術。建築技術必須以建築材料為依據,沒有建築材料,建築設計就只能是空想。只有有了建築材料,技巧設計才可能有用武之地。建築材料越多,運用設計技巧的天地就越寬,就越能實現設計人的奇思妙想。現在的語文教育教學只注重寫作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人格精神的培養和知識道德建設,這就和只有建樓造廈的構想,而缺乏建築材料一樣,是永遠造不出高樓大廈的。可以說現在學生語文水平下降的病結,主要還不是技巧問題,不是學生不會寫,更主要的是學生沒啥寫。

現代的語文教學忽悠了語文內容,忽悠了語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感情教育和知識傳授。“中學語文科是由多重性質構成的綜合體。”(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紹禹編著的《中學語文教學法》12頁),這裡的綜合體,用語文內容(即語言文字表達規則和技巧以外的所有知識)來代替是完全可以的。當然無論是什麼知識,我們學得越多,越深,對我們的語文學習就越有好處。但是,在知識爆炸、網路信息空前發達的當今時代,語文的內容像汪洋大海,像茫茫宇宙,誰也無法把它全部接受下來。既然不能全部接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愛好,對所學的語文內容做出選擇。那么,基礎教育也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性質和社會的需求對語文的教學內容做出選擇。我認為世界觀、道德觀、情操觀、是非觀等有關人類精神方面的知識應該成為中學語文中的永久內容。因為自然科學以外的一切知識都與人的精神世界有著必然的聯繫。就是自然知識,其套用也要接受人類精神的支配,其自然本性也往往被人類的道德感情占有和利用。

總而言之,語文內容和語文形式,二者不可偏廢,必須同重並舉。如無內容,形式就是無用的形式;如無形式,內容就無法進行表達。如內容豐富,就會促進形式的改進和發展;如果形式多樣,我們的交流就會更加藝術、完美、快捷和方便。所以,在學習語文形式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社會需要和教學要求,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擴大語文內容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讀書破萬卷”,“腹有詩書氣自華”,都是激勵人們多學語文內容的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