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作文 話說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雨紛紛。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主要表現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同時凸顯了清明時節的氣候特徵。春雨綿綿,雨水充足。

在我國,每年公曆4月5日左右。這期間,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風和日麗。雨水增多,天清地明,萬物復甦。對於農民來這是一年最佳的耕種時間。“清明時節,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人們在無限的春耕勞作,同時也盡情地享受著明媚的春光。

清明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風俗都以掃墓、插柳,鬥雞等為主。

清明間掃墓祭祖的風俗,大概始於唐朝,杜牧的《清明》詩中“路上行人慾斷魂”,寫出了人們紛紛懷著悼念先人,追憶先人,去拜掃墳墓的這一風俗。歷代相沿十分盛行,一直相連到現在。如今,我們不僅掃自己祖先的墓,而且還要掃烈士的墓,緬懷革命先烈,牢記烈士為祖國付出的生命代價,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今天。

在清明節的風俗中,我們最想去春遊。春遊時,我們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在郊外的清山綠水中,開展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有的放風箏,有的鬥雞,有的踢足球,有的盪鞦韆。

我喜歡清明,喜歡清明的無限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