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團員日記1000字3篇

篇一

時間,在不經意之間溜走,最初以為大學就是解放,到大學了就能放縱自己,想想高三對大學的嚮往與憧憬,其實到了大學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簡單。長沙,這個令我無限嚮往的城市,背上書包,推著行李,真正的抵達這個城市。給我帶來的卻有一種壓抑感,街上車水馬龍,卻讓我發現我是多么的渺小與孤獨,但我能做的只有穿梭在這個城市中。如實地說,剛進入大學有一種恐懼和迷茫。

大學的日子過得很快,到此刻已經差不多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已經熟悉了周圍的環境同班的同學,才發現真正的大學生活並沒有剛開始想像中的那么差,大學生活有這群朋友真的很開心,我在這個城市並不是孤獨的,我有室友和同學一向的陪伴,我很幸運。

大學的學習和高中的虛席完全不一樣,在高中,有老師會教我們,會逼著我們搞學習,他們會一向督促我們,膽識進入大學,學習全靠自己,老師上課像開飛機一樣,不預習根本不能明白老師講到了哪裡,剛開始,真的是個性不適應。早晚自習沒人安排乾什麼,完全不明白去乾什麼,但經歷了一個多月,我也漸漸地習慣了大學的學習生活。

大學,是夢開始的地方,是真正開始拼搏的地方,而不是之前想像的停止學習,在大學中,別人都會不斷地學習,學習很多東西,此刻我們自由了。有主宰權了,完全掌握著我們自己的生活,但這樣,我們更容易迷茫,失去方向,此刻,我們需要的是給自己確定一個個的目標,無論是長期或短期的目標,自己一步步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生活並不是盡如人意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就只有透過自身去適應環境,校園不僅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他還能夠讓我學習到更多的事情,在這些學習中,我們鍛鍊出了許多的潛力。如自己觀察生活又解決問題的潛力,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潛力。我堅信在新的生活中我也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在大學生活中,結識了很多朋友,我一向深信,相遇是一種緣分,我和他們相遇,那么就要珍惜在一齊的時光,也許以後我們會有爭吵和不愉快,但我相信,我們都是朋友,那么,我們就要相互理解。

來到大學,一個新的環境,站在這個新的舞台,我們都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憑藉的是勤奮與執著,誰能堅持到最後就是的贏家。大學不只是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習為人處事和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民眾,所以四年的大學生涯規劃里,除了忙碌的學習外,我還會利用空閒時間用心參加自己喜愛的活動。讓我開始計畫自己的大學生活,讓它變得更加充實,將會是我生命中最輝煌、最完美的片段。

篇二

時光荏苒,當看著大一的新生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時,不由感嘆歲月如沙,流於指尖。會晤過去的大一,有歡笑,有收穫,亦有遺憾。回想老師上課的笑言:少壯不努力,永遠在內地。自己的內心更是多了一份感慨。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過去的成就與遺憾都已經化成了倒影,唯有將努力與汗水留在明天,才能迎接精彩的未來。

新學年,意味著新的氣象。懵懂的高中已經過去,大一的生活也使我漸漸的融入了這個自主的環境,大二的學習和生活,我都會用更加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一個優秀共青團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朝著共產黨員的方向努力。

在學習上,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加強實踐動手能力。作為工科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有時候比理論更加重要,而在高中的學習中,我們都是理論的學習,大學的學習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光說不做假把式的含義了。大一的學習,自己的學習態度不是很認真,學習上鬆懈的態度也給了自己小小的懲罰,大二的學習,我會從思想上鞭策自己,從行動上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生活上,積極參加校園活動,培養社會交際能力。大一的時候參加了班級和學院的許多活動,例如運動會,學院的演講比賽等。在這些活動中,我收穫了健康,收穫了榮譽,收穫了友誼,收穫了快樂。學習和娛樂本來就不是相衝突的事物,適當的娛樂更加能促進我們的學習效率。在學習為主的情況下,我也會把大一的活動激情繼續保持下去,讓自己的校園生活更加精彩。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為了理想而奮鬥。我一直以為自己懂理想的含義,其實很多時候我都誤解。還記得大一的黨校培訓,老師問我們入黨的動機,我稍稍的思索,突然發現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想加入這個黨的集體。只到後來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們一隊人拜訪以為老黨員,她的一句話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那個年代的入黨,並不是要求你有多么高的文化,而是需要你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有信念的人、品德優秀的人,只要你樹立了你的目標,朝著你的目標奮鬥,你就可能成為一名共產黨人。”之後的談話,讓我們了解到了共產黨在她們那個年代人心中的意義。黨就是一個光榮上進的集體,一個可以給別人當做榜樣的集體。共青團作為黨的後備軍,也是優秀青年的匯聚地。我從我們周圍的優秀共青團員身上學習到了很多,也從她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共青團的集體中,我將更加的努力來完善自己,成為其中優秀的成員。

理想如星辰,我們不能觸到,但是我們可以像航海者一樣,藉助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篇三

泱泱華夏,五千年光輝歲月。那萬里長城厚厚的城牆,埋藏了多少赤子的屍骸;那萬里滾滾的波濤,融化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淚水。

從屈原的“太長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艱”到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從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到秋瑾的“一腔熱血勤珍重,死去猶能化碧濤”,偉大人物把他們的一切美好情感賦予了祖國。於是“死去何足道,托體同山阿”,於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於是他們與歷史同在,驀然回首,我不禁悠然神往。

“位卑不敢忘憂國”是人民心中發自內心的呼喊,是他們忍耐到最後爆發的行動。相比之下,那為“贏得生前身後名”的“了卻君王天下事”,那為衣錦還鄉,封妻蔭子的搞首窮徑,在這句話面前,顯得那樣的蒼白和功利。怎能忘記,八年抗戰,多少壯士在槍林彈雨中獻出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多少壯士面對敵人的殘忍視死如歸。他們殺身成仁,他們捨生取義,為祖國捐軀,為民族殉節,他們以鮮血染紅了中華大地,以錚錚鐵骨托起了新中國的太陽,怎能忘記,抗洪救災中,一聲聲關切的問候,一份份捐款,一車車賑災物資,那是無數愛國者用心擰成的結。怎能忘記,在汶川地震中,那么多解放軍、志願者齊聚汶川,他們雖身不居高位,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的誠實勞動和聰明才智共赴國難。千百年來,人民的忠誠演化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推動力,激勵著億萬華夏子孫奮鬥不息。

我們這些團員,我們這些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和棟樑,是祖國未來的驕傲。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歲月召喚我們這一代人做縴夫,我們就要一步一個腳印把歷史的船舶拉出淺灘推向滾滾江海。一個民族的希望在於它充滿活力的青年一代,一個民族的驕傲在於層出不窮的傑出人才。

未來的我們是船隻航行的舵手,是森林中的指南針,我聽見豪言壯語也看見腳踏實地。各位團員,各位同齡人,作為跨越兩個世紀的見證人,將會成為中國強盛的主力軍,我們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奠基。“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讓我們以嶄新的面目,翻開歷史的篇章,為增長知識,為振興中華,不懈努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