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兩篇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篇一

天氣越來越寒冷,但這不是我們偷懶的理由。一大早,我和村黨總支書記、副書記騎上各自的小摩托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們今天的工作是入戶走訪,在走訪過程中向建檔立卡戶宣講一些政策並相應開展一個“誠信、自強、感恩”為主題的宣傳教育。首先我們走到了小河村委會旗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利家,才進門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積極向上的景象,楊利正在餵政府為其購買的能繁母牛,妻子正在打掃衛生,我們走到圈舍門前看,他們家養牛很功夫、很負責,前不久產出的一頭小牛犢長大了很多。一個生活的縮影就反映出了楊利戶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軌。接著我們坐下來做了一個交流,問他們最近的生活狀況、遇到的困難。楊利的妻子李和香說:“在各級政府的重點關心和幫扶下,我們的新居建起來了,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心情各方面都比以前好了,現在兒子在巍山打點零工,老官么也就是盤盤田,種種地。我呢常年多病基本上做不了什麼,但我真的覺得政府對我們太好了,該享受的政策一樣都不有少,邊說著,邊笑聲”。接著楊利又說:“項書記,說了我也不害羞,要是不有國家各項政策的幫扶,我家這個兒子估計連媳婦都討不到了,現在我們住上了新居,一定會感黨恩,我們也會教育兒子,要多出克苦苦,做做活,爭取年底給兒子說一個媳婦”,講到這,夫妻二人發出了陣陣爽朗的笑聲。他們的話簡單又樸實,真正讓我們聽到了貧困戶的心聲,看到了他們人窮志不窮的精神,他們臉上的笑容,似乎是我見過最幸福、最甜美的笑容。

新居建好了,生活改善了,貧困戶笑了,這一幕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也是扶貧工作應該達到的效果,不僅扶了貧還扶了志,我們相信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再加上他們自身的努力,今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走在鄉村的道路上,在楊利戶家走訪的情景一直在我腦海中出現。我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到基層來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想想我們那些“5+2”、“白+黑”的工作模式、想想我們那些沒日沒夜工作的辛苦,仿佛化作了一顆暖心的蜜糖。看到貧困戶新居建好了,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們付出在多都是值得的。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名黨員我們應該感謝基層,是基層讓我們收穫了鄉情和經驗。我們更應該把每天所見所聞記錄在村官路上,多年後我們回頭看時,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財富。扶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我們更應該全力以赴,打好這一仗義,讓貧困戶的幸福笑容流露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讓貧困戶的幸福笑容定格在扶貧的道路上。(作者:雲南大理巍山大倉鎮小河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篇二

今天是周六,按工作計畫今天要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走訪適齡學生的入學及在校情況。接下來要走訪的是李萍家,他們家的大女兒是我比較牽掛的一個小妹妹,而第一次到李萍家走訪時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初次到李萍家走訪時,一踏入院子,最顯眼的就是破敗老舊的瓦房,但是家裡收拾得很乾淨,後面經過聊天才知道,這是李萍家的大女兒收拾整理的。本該在學校上學的她,如今在家幫父母的忙做家務,等過一段時間就外出打工掙錢貼補家用,再過幾年就找一個人結婚。我聽了後十分難過,而且據我了解的情況,她學習成績很優異。於是,我主動地和她聊天,了解她主動輟學在家的原因,她說她擔心上學會給家裡造成負擔。我當時聽了十分地難過和心疼她,我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若不是環境所迫,有誰願意早早擔起家庭的擔子,過早地感受生活的艱難?而不是在父母的寵愛之下,幸福快樂地成長?

我打心底里把她當成我的妹妹一樣,希望她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受教育的權利,快樂地成長,於是我積極地向她解釋我們扶貧的決心與政策。對於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有“兩不愁”、“三保障”,她們家的房子屬於危房,已經加入“農村危房改造”計畫,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住上安全的新房子,媽媽雖然殘疾,但是可以在本村的蔬菜大棚里工作,每月有穩定收入,也方便照顧家裡,妹妹和她上學也不用花錢,還有生活補助。我們不是簡單地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真真切切地希望每一個人都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會一直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直到每一個貧困家庭都有了穩定的可持續的收入,確保貧困戶不會“脫貧即返貧”。我繼續給她分析,只有她接受教育,努力學習,才能從根子上除掉“窮根”,真正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為自己的前途和家庭的未來提供保障。

而今天,我又一次來到了李萍家,望著快要完工的房子和李萍家人喜悅的笑臉,真心地替他們感到高興。聽說他家的大女兒重新回到學校後,更加刻苦努力地學習,可是英語這科成績不太理想。於是今天,我把自己當初的學習筆記以及自己總結的一些學習方法一起帶過來,希望能對她有所幫助。看著李萍一家充滿幹勁,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樣子,我由衷地覺得,我們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這項事業的每一分價值,都體現在了人民民眾的每一個笑顏中。(作者為雲南彌渡縣紅岩鎮大營村委會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