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包粽子的日記500字6篇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表妹家。吃粽子

一大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表妹家。進門第一句話就喊:“表妹,包好粽子了嗎?我拿了一大堆的零食跟你換!”因為我知道,表妹最愛吃零食了,而我愛吃粽子。我本以為表妹會狂奔出來搶我的零食吃。誰知道她會說:“喔,還差一點就包好了,你再等會,絕對好吃。”沒辦法,我只好坐在大廳裡邊看電視邊等。看累了,我揉了揉眼睛,看看鐘,怎么回事?已經過了三個小時了,表妹怎么還不包完呢?我等不及了,急忙跑去廚房。由於太匆忙,在路上跟表哥猛地一撞,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坐不起來了,過了一會,我好不容易爬起來,拍拍褲子上的泥沙,又飛奔向廚房。

表妹見我來了,手忙腳亂地從冰櫃拿出五個包好的粽子,我捏了捏怎么硬硬的,儘管粽子這樣硬,可我還是小心翼翼地打開粽子,粽子打開了,我傻了眼,裡面哪是什麼粽子呀,分明是橡皮,我又打開後四個。裡面分別是玩具汽車、紙船、橡皮鴨子和廢瓶子。我見了,氣得怒目圓睜,大聲喊道:“你這不像話的東西,看我怎么收拾你!”說完,我拿起掃把追表妹打。表妹一邊逃一邊回頭笑嘻嘻地說:“誰叫你那么愛吃粽子,被我騙了吧!”

我的表妹可真狡猾呀,我以後可要提防著點。

篇二

放學回家的路上,不知從哪條小巷裡飄出一縷縷竹葉的清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鑽,差點把我肚子裡的饞蟲給勾出來了。呀!是粽子的香味!端午節快到了!

回到家,外婆也正忙著準備過端午節的粽子呢!我好奇地湊了過去,只見外婆從身旁的水桶里撈起一張棕葉,麻利地把它折成漏斗形狀,用手抓一把泡過並加了佐料的米,在底部均勻地鋪開,再鄭重其事地放進蘸過醬油的肉條,灑上些霉乾菜,然後又鋪上一層米,最後用長出來的棕葉一折一蓋,拿過一條包粽子的細竹葉,一捆、一轉,再一捆、一轉,打上結。一個結結實實的粽子在外婆手中誕生了。我也想試試,可反覆折騰,卻連個像樣的漏斗形狀都折不出來,好慚愧!

吃著剛出鍋的粽子,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的故事。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除了吃粽子,還要插菖蒲、艾草,戴香囊,有的地方還會舉行賽龍舟呢。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不僅因為可以吃粽子,更因為這個節日背後濃濃的傳統故事。

於是,邊吃著粽子,我邊盼望著端午節早點到來。

篇三

一年粽子香農曆五月初五是家喻戶曉的節日——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到現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先把準備好的艾葉用熱水燙一下備用,待艾燙軟並晾涼後,用它把準備好的米和棗包裹成三角的形狀,再捆上紅線繩,最後上鍋蒸二十分鐘,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小粽子嘗了嘗,真是太香了。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帶勁,就跟我講起端午節的由來……

媽媽說:“前有一位叫屈原的偉大詩人,他主張要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被楚懷王逐出楚國。屈原不忍心看到人們流離失所,就懷揣著大石頭跳到汩羅江自盡。楚國人民對此訊息難以置信,紛紛劃著名小船去救他,但怎么也找不著他,只好向江中投粽子。為了紀念屈原,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聽完這個故事,我對屈原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了紀念他,我決定再多吃一個粽子。

聽媽媽說,為了紀念屈原,有的地區還有賽龍舟這樣有趣的活動呢!雖然我沒有親眼見過,但在電視上我可是看到過的,選手們的吆喝聲、觀眾們的加油聲,響徹雲霄,場面十分壯觀,真是值得一看!

又是一年粽飄香。在端午節,有美食,有文化,更有人們善良、美好的情感,我很享受這個難忘的節日!

篇四

早晨,我一起床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棕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後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來了。

篇五

我今天想吃粽子了,就讓媽媽包粽子,但又想自己試試,又讓媽媽答應我包粽子,媽媽看我那牛勁,就滿口答應下來。

媽媽把一些竹葉子拿出來,我想就要包粽子了,便準備好包粽子了,卻沒想到媽媽把葉子放入鍋中,用兩個碗壓住,再倒入一些水,燒了起來。我想這樣肯定要去掉上面的有害物質。媽媽告訴我先要把竹葉煮軟,還能消毒,這樣才可以。

好不容易水開了,媽媽把兩個碗拿開,把鍋里的東西全部倒在一個大盆里,再把那個大盆抬到桌上,媽媽對我說一定要在包粽子前洗乾淨竹葉。

終於可以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粽葉子,學著媽媽的樣子,在接近葉柄的地方用兩隻手拿住,再一弄,變成了一個圓錐一樣的東西,我用一個稍微平一點的大勺弄了一些米,倒在裡面,不好!漏斗事件,手沒拿穩,下面有了一個口子,結果米掉了出來,我弄了好幾次“天”都會有洞,“天河”就像雨一樣漏了出來,眼看媽媽包好了一個又一個粽子,我心裡非常著急。好不容易完成了這個步驟,媽媽差不多包了五六個粽子。接著包的時候,又出現了漏斗事件,我又好不容易完成了,但我不會繫繩子。讓媽媽幫忙一下就包好了。

不管怎樣,這次包粽子讓我感到非常辛苦,以後要幫媽媽做一些事才行。

篇六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的習俗多種多樣,有飲雄黃酒、系長命縷、滅五毒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

我的奶奶可是包粽子的能手。早在端午節未來臨之際,就包好了一大盆的粽子,有鮮肉的、鹹蛋黃的、白的、紅豆的。我看了很好奇,也想包,央求奶奶教我這門手藝,奶奶答應了。

因為我包的是白粽子,所以只要準備洗乾淨的粽葉、糯米和綿線就可以了。開始包了,首先把兩片粽葉錯開放好,再把粽葉圈成一個圓錐形的小桶,往裡面灌上米,然後用粽葉把口封住(注意:要把左邊一半封緊),繞到底下來。這時再放上一片粽葉,把粽子一轉身,用粽葉把漏口處壓住。最後,把剩下的粽葉順其自然的繞在粽子上,這時,一個精美的梯形(也有人說是小腳粽子,因為一頭大一頭小,小的那頭就象老太太的小腳)粽子就包好了。粽葉包好了,接下來要用到繩子了,用嘴巴咬住繩子的一頭,繞兩圈在的一頭,打兩個結就可以了。這個結一定要系得很緊喔,不然米就要漏出來了。

我看著自己親手包好的粽子,心裡很開心。我覺得包粽子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想包好可並不容易,中間有好幾次我都是在奶奶的幫助下才能順利包下來,否則肯定不能成功了。我的粽子雖然包好了,可是看上去卻很粗糙,沒有奶奶包得精緻和整齊,水平顯然還差得很遠。儘管這樣,我沒有灰心,我準備明年再繼續學習,這樣我肯定會包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