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惠聚民情日記600字範文

金橋里社區,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隔兩三天或入戶走訪時,工作人員就要到孤寡老人家裡看一看、坐一坐、問一問,順便看看老人生活上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就這樣,工作人員換了幾茬,但照顧老人的規定卻一如既往。老人們一提起社區幹部,都會豎起大拇指,異口同聲說,“他們就是我們的親人”。

在金橋里社區,提起社區幹部王靜這個名字,居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因為她對社區孤寡空巢老人和困難居民有求必應,從不說一個“不”字。社區幹部王靜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為老人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很樂意。”說起王靜照顧老人的事,不得不提起孤寡老人沈玉珍。沈玉珍老人是王靜的包樓居民,老人已70多歲,老伴早已去世多年,王靜考慮到老人有癲癇病,沒有工作,王靜於是就決定擔負起照顧老人的責任,並主動幫她申請了低保。平時每周一次去家裡看望老人,幫助老人買菜、食品等生活用品,逢年過節給老人送上親自做得可口的年夜飯,幫老人買新衣服。王靜從成立金橋里社區就在社區工作,十幾年以來一直在照顧著老人的生活,老人也把王靜當做自己的親閨女對待。但在昨天下午,由於工作的需要,已通知王靜本人被調到團結街街道英華里社區工作,老人聽到這個訊息後,心裡十分難過和捨不得王靜離開金橋里社區,從老人飽含熱淚的眼中,可以看出老人對社區幹部王靜的感激之情、依賴之情,那是一種親人般的眼神,那是一種依依不捨的心情。我們為止非常的感動。

“雖然我們工作組來這個社區已有半年的時間,但我已經感受到了這個集體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感受到了這個集體的光和熱。我們會將照顧孤寡老人的責任堅持下去,把愛心傳遞下去,讓老人們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