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日記2017:日記寫作指導

怎樣寫日記2017:日記寫作指導

日記是一種用書面語言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所聞的一種短小靈活的文體。日記是心靈的記錄,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是自我鞭策的警鐘,是人生道路的軌跡。著名作家周國平先生說:“毫無疑問,最純粹、在我看來也最重要的私人寫作是日記。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寫作都是從寫日記開始的。”確實,寫日記是一個與自己的靈魂會晤的過程,對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怎樣記錄成長曆程中自己的故事,有效地進行日記的寫作呢?聽我講吧!

一、 了解日記體例,規範化地寫

寫日記,要掌握日記的基本格式。日記要標明時間(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便於以後回憶當時的情境,體會當時的感受,一般寫在第一行的中間。日記的年份如果前面已記明,後面就可省略,但如果中間換了年份,就要標明。有的日記有標題。如果是一題多篇日記,總題目可寫在日期上面;如果是一題一篇,題目則寫在日期下面。接下來的正文格式同其他文章的要求一樣。

二、 熟悉日記類型,選擇性地寫

日記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形式上比較自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常見的日記類型有以下幾種:

1. 備忘式日記。這類日記往往以十分簡略的文字,對日常事例作個記載、以備需要時查看。魯迅先生的日記大都是這種備忘式的日記。

2. 感想式日記。這類日記多是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或是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看法或評價。像《雷鋒日記》就是感想式日記。

3. 專題式日記。這類日記專門記述某一個內容。如實驗日記,逐日記錄實驗情況;旅遊日記,記敘旅遊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習日記,只記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活動日記,記錄參加各項活動的事情;觀察日記,記錄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變化、特點、習性等。像在自然課後,老師布置同學們完成的觀察黃豆發芽、生成的記錄,就是觀察日記,也屬實驗日記。

4. 自由式日記。這種類型的日記最多,即不固定哪一種方式,有事則簡單記錄作備忘,有感則直抒胸臆。我們平時的日記就是自由式日記。

平時日記寫作中,我們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類型交替著寫,以追求日記寫作的豐富多樣。

三、 巧向生活淘金,多元化地寫

日記寫作最大的“瓶頸”就是無“米”下鍋。有些同學寫日記熱情很高,但是感到生活太單調、枯燥,寫不了幾天就成了“流水賬”,跟昨天、前天比沒什麼兩樣,缺乏新鮮感,也就漸漸失去了寫日記的衝動和欲望。其實,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善於思考問題的頭腦。對日記而言,既可寫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國內外大事,也可寫關於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的小事;可讚揚真善美,歌頌美好事物,也可針砭假惡醜,鞭撻不良風氣;可描寫高山大海的雄奇壯觀,也可描寫微雕作品的小巧玲瓏;可發安邦治國之宏論,亦可發修身養性之微言。所見、所聞、所感無所不可記。

因此,要想寫好日記,必須解決好日記的素材問題,即如何拓寬、加深對生活的認識。我們不妨從下述途逕入手,去點擊生活,淘取生活的“真金”,多元化地進行日記的寫作:

1. 校園蹺蹺板

校園是我們求知、成長的地方,那裡有我們讀書飲食起居的教室、食堂、寢室;那裡,有我們朝夕相處的同窗、老師……精彩的課堂學習、豐富的課餘活動、個性化的同學間“小遊戲”,無一不在我們心靈深處激盪起片片漣漪。請看下面一則有關校園生活的日記——

2024年×月×日 星期× 雨

和男生握手

晚自習前,我突發奇想,問何小麗:“你敢和男生握手嗎?”她聽了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邊搖邊說:“不敢!”我便覺得奇怪,接著問:“為什麼呀?”沒想到,平時大大咧咧的她,兩頰竟浮起了紅暈,斷斷續續地說:“因為……因為……不好意思。”她這么一說,我更奇怪了,說:“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只要你自己不多想不就行了么?幹嘛把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想得這么複雜?”“哎呀……”她漲紅了臉,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now,你去和何宸握一下手!”我指了指何宸,帶些命令的口氣對她說。“啊?那你先去和他握一下。”她一臉壞笑。“行!那我握好了,你就得握!”她似乎沒有料到我會這么爽快地答應,愣了一下,但還是說了一聲:“ok!”

我拉著她走向何宸,途中,她似乎有點想反悔,手掙扎了一下,卻被我死死地捏住。我對何宸說:“何宸,我現在和你握一下手,呆會兒她和你握。”他很吃驚,沒說什麼,但從他那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可以看出,他也有些不好意思。為了讓他能衝破“傳統思想的圍堤”,我決定主動出擊,先伸出了手。終於,他耐不住軟磨硬泡和我的“壓迫”,伸出右手,握了一下,又立刻鬆開了,好像我手上長了刺似的。這下,何小麗沒話可說了,畏畏縮縮地和他握了一下,拽著我就走了。

真是不明白,為什麼簡單的握手會變得這么複雜呢?真是不明白。

小作者選擇的是“校園生活”中男女生交往這一特別的素材,“和男生握手”的過程寫得很具體,其間的心理“掙扎”描寫得很細膩。看似“簡單”實際上很“複雜”的男女生握手故事非常有情趣,也頗令人感慨。

2. 家庭芳草地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我們的溫馨港灣。說起家庭生活,很容易讓人與“平凡”“瑣碎”這些字眼聯繫起來。其實,平凡的事物常常就是最寶貴的東西。寫家庭生活有很多便利之處,一是取材方便,它不斷地在我們身邊發生,也可以隨時隨地觀察;二是容易思考,它不像有些大事牽涉方方面面,內涵複雜,而“我”就生活在家庭中,對家中的人和事了如指掌,容易理出個頭緒來。請看下面的日記——

2024年×月×日 星期× 晴

爺爺

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兒,爺爺便又背上笨重的農用機,走向稻田。看著他那矮小的身影,我不禁感慨萬千。

小時候,爸爸媽媽因為要賺錢養家,所以沒空管我。爺爺也就成了我唯一的“監護人”。我走不動了,便嚷著要他抱,爺爺拗不過我,勉為其難地把我抱起來。他顯得很吃力,腳步也雜亂無章,我看得“咯咯”直笑。看見別的孩子吃零食,我也饞了,就讓爺爺買,爺爺說那東西不好吃,我哪裡肯依,大哭大鬧,直到爺爺答應為止。有些是真的不好吃,我便一口吐了,當然,後果是被爺爺厲聲斥責一頓。

有一天放學路上,爺爺很高興,對我說:“你猜我今天買了什麼?”我搖搖頭,讓他說。他卻很“小氣”,不肯給我說。等到了派出所(爺爺在派出所看門),我才知道,原來爺爺怕我上學走路累,就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輛三輪車。高興時,我就坐在三輪車裡東看看西瞧瞧,累了就躺在裡面睡一會兒。我真覺得三輪車就是我的第二個家了。

如今這輛三輪車早已銹跡斑斑了,爺爺依然騎著它踩著朝陽走,踏著夕陽歸,依然用它承載著他對我的愛。可我多想對他說一聲:“爺爺,停下你如車輪般滾動的腳步吧!過一過屬於你自己的生活吧!”

作為“監護人”,爺爺是“我”最親的人,該日記擷取與爺爺相處過程中的瑣事,活畫出一位勤勞、疼愛孫子的爺爺形象。細讀後,文字間流淌著的濃濃親情撲面而來。

3. 社會多稜鏡

“社會”是個廣義的概念。對我們國中生來說,也許“社會”二字還顯得比較陌生。但是,我們可以將其“具體化”,從下述幾個角度去觸摸社會、把握其脈動:關注媒體,捕捉國內外時事熱點;參加村組社區活動,融入“鄉土”,感知“地域文化”;行萬里路,到名勝古蹟、名山大川旅遊觀光……

4. 虛擬萬花筒

日記的選材,除了在上述現實生活圈子裡“轉悠”之外,亦可以著眼“虛擬生活”,從自己平時閱讀、欣賞報刊書籍、影視作品的精神生活領域著筆,選間接的生活素材來寫。比如,請看下面這則新奇有趣的日記——

2024年×月×日 星期× 陰

玉帝的靠山倒了

今天,我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夢。

我夢見我到了天宮。當時,玉帝正閒來無事,便招來千里眼。他抬抬下巴說:“去看看那些凡夫俗子們生活得如何。”千里眼領命出宮。

玉帝見千里眼出去,笑著對眾臣道:“不是靠我玉皇大帝,那些凡夫俗子們哪能活得像現在這么自在。要是來個一會兒大旱,一會兒洪水泛濫,準保把他們折騰趴下。”

太上老君插話道:“對呀,幾十天前,他們遇上了大旱,土地寸草不生。還不是千燒香,萬叩首地請您老幫忙,最後還是您派龍王爺施雨才解除了旱情,不靠您,他們靠誰呀!”

眾神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玉皇大帝見此情景,笑著說:“所以,我要他們增加貢品。幾個蘋果,幾個梨子就想打發了我?沒門!”

“對,門都沒有。”眾神狂叫。

“報……,大事不好。”千里眼跌跌撞撞地跑進殿里來。

玉帝的笑容頓時凝固了,他厲聲喝道:“怎么了!快說!”

千里眼斷斷續續地說:“他們竟然……竟然撕毀您的神像,說什麼‘不靠天,不靠神,靠自己’的謬論。”說完,他望了望玉帝,等待決斷。

玉帝想了想,不慌不忙地說:“我給他來幾回乾旱,幾場澇災,看他們還敢不敢……”

千里眼搖搖頭,說:“沒用啦,他們現在有人工降雨,有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還修建了防洪大堤,全是用來對付您的。”

玉帝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來急促地走來走去,當他聽到千里眼說到“他們還準備撤銷給我們的貢品”時,玉帝急得頭上滲出了汗珠,自言自語地說:“我們沒有靠山了,今後吃喝可從哪裡來呀……”

手下的一個侍衛小聲說:“我們也有手,為何靠別人養活……”

玉帝想了想,也只有靠自己了,於是高聲對大臣們說:“現在起實行責任制,每個大臣分一畝地……”

這真是荒誕而可笑的一幕。不過夢醒後,我覺得它也值得細細回味。

四、 藉助網路媒體,互動式地寫

隨著網路的“家庭化”,日記的寫作也發生了一些變革,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日記寫作從“紙質”移向網路,撰寫互動式日記——部落格。不少入口網站,像新浪、網易等,都有部落格設定,我們要做的,是取個用戶名,成功註冊,然後,便可以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撰寫自己的“日誌”,並且可以和眾多博友一起互動,在共享交流中汲取日誌寫作的動力,從而使自己的日記寫作邁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