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書筆記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的第11課“我是家庭一分子中”,有一段話使我印象深刻“家庭是親情與愛的標誌,誰都離不開它,正如生命離不開水、空氣和陽光。我們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是社會的一員,如何搭建幸福的家庭、經營美好的人生呢?作為家庭小主人,我們不能只享受家庭賦予的溫暖,更有責任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是啊,家庭固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但也有一些孩子有家,卻得不到父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因為他們的父母都遠在外地打工。眾所周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守兒童”。我們也都明白,這些孩子的父母無非想讓他們家的生活水平能夠有所提高,可是,這些孩子的父母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家才是孩子溫暖的港灣。沒有父母的關心、呵護,一切都顯得那么單調。

同樣,對於我們這種從小在父母身邊生活,從小生活在蜜糖罐中的孩子,是永遠無法體會到像從小父母外出打工,靠祖輩照顧的滋味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小學生的我們,還不能像解放軍叔叔那樣去衝鋒陷陣保衛祖國,但是,我們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孝順父母,關愛親人,也是將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跨出堅實的第一步。

剛開始讀《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本書時,天上飄著幾朵找不著路的雲;嘰嘰喳喳的小鳥從天空掠過;一馬平川的曠野,到處綠油油的。而我卻沒有心思欣賞這充滿詩意的田園風光,我的心早已飛到了這本書上。當我如饑似渴地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在等著我們改變!

我無悔,我願在一片光,一陣熱中失去知覺,即使化為一縷煙,一撮灰,也要為祖國展現我最精彩的一頁。

美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我認為對於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中南大學一個大三的哥哥竟然解決了困擾數學界20多年的國際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而且因此被正式聘用為“教授級研究員”。這個創造奇蹟的哥哥叫劉路,他就是我們小學生們學習的好榜樣!

進入五年級後,我對奧數題的興趣越來越高了。媽媽給我買了幾本《舉一反三奧數大全》書,每周末我都會自覺地花上兩至三小時來研究書中各種類型的問題。當我解決掉一個難題時,就像打死一隻“攔路虎”一樣痛快淋漓。而且我的數學成績也比以前更加穩定了,學習勁頭更足啦,爸爸媽媽和老師們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獎勵有嘉。

但是,人的興趣不僅是在學習中會發生,在我們的生活、運動中也能發展起來的。像我最喜歡的籃球運動員姚明叔叔,他就是因為對籃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而成為偉大的球星啊,我們也一樣能因為興趣成就自己的美好未來。

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力爭做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加油!我們一起努力吧!讓中華民族更加輝煌燦爛!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