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議論文論據:剛正議論文論據

優秀的議論文論據:剛正議論文論據

“寧作沉泥玉,不作媚渚蘭。”這是一切剛正之士的真實寫照。

做人要剛正,不看老天爺的風向,不察權貴者的臉色,秉以辦事,敢說敢為。

事實論據

寇準敢犯龍顏

寇準,字平促,華州下封(今陝西渭南)人。宋真宗時任宰相。為官正直,敢於直諫。遼(契丹)軍入侵,圍瀛州,威脅汴京,他堅決反對王欽若、陳堯玻遷都逃跑的主張,堅持抵抗,力主怯懦畏敵的真宗御駕親征。後真宗勉強至澶州督促,寇準主持軍事。遼見宋軍雲集,恐一戰失利,提出議和,這才穩定了北宋政權。

太宗時,他任參知政事。有一次他向太宗奏事,兩人爭論起來,太宗一怒之下便要退朝,寇準不怕觸犯龍顏,竟然拉著太宗的龍袍不準走,直到坐下來把事情決定了才算了事。後來宋太宗也不得不感慨地說:“聯得寇準,猶文皇(唐太宗)之得魏徵也 。”正由於他剛直,遭人忌恨,後曾數度被貶,病死雷州。老百姓懷念他,有民謠曰:“欲得天下好,無如召寇老。”

理論論據

1、一生無媚骨,至死不饒罪。陳毅《讀時下雜文》

2、凡事總以直說為好,若愈隱則愈誤。譚嗣同《同歐陽中鵠二十五》

3、知識要圓,行動要方。徐特立《我的生活》

4、寶守真理,不阿世媚俗。魯迅《文化偏至論》

5一不容二,邪正不兩立。明·薛宣《讀書錄》

6、大海的水,是不能溫熱的;孤傲的心,是不能軟化的。冰心《繁星》

7、士不以利移,不以患改。漢·劉向《說苑·說叢》

8、不求譽,不僻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淮南子》

9、心不負人,面無慚色。明·葉子廳《草木子》

10、心術不正,即事事不正。明·薛宣《讀書續錄》

11、寧正直而敗,毋詭詐而勝。蔡元培《運動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