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的論據:有關文明的議論文論據

議論文的論據:有關文明的議論文論據

文明體現在每個人的行為舉止上,要養成整個社會講文明的風氣,就要從每個人做起,從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文明行為。

事實論據

周恩來的風采

世人除了敬佩周恩來的高尚情操、獻身精神、精明智慧和學識淵博外,還十分仰慕他的迷人風采。他儀表整潔,舉止文明,態度優雅。他身為國家總理,但總是謙恭有禮,服務員給他端茶,他常常起身雙手接過去,並微笑點頭表示感謝;外出視察,每到一處,他總要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一一握手,親切地道謝;在公共場所他總是模範地遵守一切公共秩序,遇見人民民眾 ,他都要微筆著向大家招手致意;他每天工作18小時,每次接見外賓,總是提前到達,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度和藹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把客人送到大門外,直到汽車開動離開。外國記者讚美他:“大凡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魅力,

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總理道歉

霍克任澳大利亞總理時,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與一位老人就養老金問題發生爭執。霍克一時衝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困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理論論據

1、夫子濕、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2、心平氣和四個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3、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離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