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03展望2004

回首2003我們有太多回憶:中國航天人的傑出代表楊利偉,他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徵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傑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歷史銘記。他訓練中的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後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正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將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 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他冷靜、無畏,他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應對災難。他以令人景仰的學術勇氣、高尚的醫德和深入的科學探索給予了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裡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於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光輝。

在2004年裡我們不免有很多不幸,當然我們也有很多成功。比如:從美國總統布希2003年5月稱伊拉克戰爭的“主要戰鬥行動”已經結束到現在,美軍已有1000名士兵陣亡。雖然,美國已開始伊拉克戰後的重建工作,但伊拉克人仍在抱怨戰爭給他們帶來的是缺水、缺電、缺乏安全的苦日子。

展望2004,總有一種精神,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信心倍增。中央電視台正式啟動了“感動中國·2004年年度人物”的評選活動,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教授、僑眷、著名愛滋病防治專家桂希恩入選為該年度人物候選人。

這個人我最近才了解,他真的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今年67歲的桂希恩教授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愛滋病防治專家指導組成員、省愛滋病臨床指導培訓中心主任。他長期從事傳染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為我國的愛滋病防治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中國愛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曾數十次深入到愛滋病人居住的鄉村調研,宣傳愛滋病防治知識,引起了社會對愛滋病的高度重視。       

桂希恩教授在愛滋病防治方面所做的貢獻得到了世界同行的承認和敬佩。2003年他榮獲愛滋病預防國際最高獎“貝利-馬丁”獎,同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據我了解,桂希恩已被列入 “感動中國·2004年年度人物”  候選人當中,他的事跡已被傳開,成為鮮為人知的知名人士,他得出名不是像明星一樣炒作,而是通過自己的實力,通過自己的學習成果來進行科學研究,也正是他那認真勁,使他獲得一個個大獎,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刻苦學習,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說得再通俗點就是,要想在社會上有地位,站的住腳,就得有學位,有學位必須得有文化,有文化必須得好好學習,我們現在正是青春時期,青春時期是發展潛力,發揮才能的好時期,我們必須抓住每一個時期,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還要給自己尋找自己的學習方法,用正確的學習方法讓自己的成績突飛猛進。

祝每一個看到我文章的人都會有好的成績獲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