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如今,科學技術已走進千家萬戶。現在,就讓我介紹一種普遍的科學技術——電。

物體和物體磨擦後能帶電,就是帶了電荷。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絲綢磨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叫做正電荷,用符號“+”表示;毛皮磨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叫負電荷,用符號“—”表士。同種的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互相排斥的現象。異種的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互相吸引的現象。兩個帶異種的電的物體接近時,不僅相互吸引,還會出現火花,並發生“噼啪”聲,這鐘現象叫做放電。晚上關燈脫衣服睡覺時,也許就會見到放電現象。

雷電也是由於此原理而出現的自然現象。

雷電是一種劇烈的放電現象。在炎熱的夏天裡,雲層由於上升的熱空氣不停地衝擊磨擦,產生靜電。當帶電的雲層接近和它電荷不同的雲層或高聳物體,產生放電現象便成了雷電。放電時聽到的聲音就是雷聲;放電時看見的火花就是閃電。因為這種現象幾乎都是在炎熱的天氣里,所以雷陣雨通常是在夏天裡。

雷電在古代被稱為“天火”人們認為那是天神發怒的後果然而,1752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可林解開了這個謎。富蘭克林做了一個實驗:當天空出現雷電時,富蘭克林拉一根金屬線放風箏,把天上的電引下來,從而揭開了雷電之謎。這個過程非常危險,如果電流太大,富蘭克林立馬會因觸電而死。然而,他站勝了這一切,從而發明了避雷針。避雷針是由金屬棒,導線,金屬板構造完成的。

科學家在常期的研究中發現:用一根能通過電的鐵絲,代替一塊磁鐵,同樣能使旁邊的指南針轉動。這說明電流經過鐵絲能產生磁力,證明電與磁有密切的關係。英國大科學家法拉第根據電與磁的關係推想:既然通電能使電產生磁力,那么磁鐵是否可以產生電流呢?

1831年,法拉第用一個銅絲繞成圈筒與一塊磁鐵互相運動,終於發現了磁也可以產生電,從而發明了發電站。

有了電,人們就千方百計地使電力為人類服務。

美國人莫爾斯利用電可以產生磁力的原理,發明了有線電報。

1884年莫爾斯在華盛頓與巴爾的摩兩個城市之間架起了有線電報線路。從此,電報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以後,有線電話,無線電報相繼問世,為人們傳遞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當電流通過導體時,會消耗部分電能。這些被消耗了的電能,迴轉變為熱。電流越強,導體的溫度越高。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導體便會發光。很多電器都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

電燈是根據電產生熱和光的原理製成的。它的發明和改造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為了尋找一種既能耐熱又能發光的材料做燈絲,先後實驗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000種植物纖維。終於發現白金絲的性能最好,但價格過於昂貴。勝敗乃兵家常事,他並不灰心,後來,他用碳化了的竹絲做燈絲,同時把燈泡內部抽成真空,一防止燈絲在高溫下燒成灰燼。他做的電燈連續點亮了1200個小時,創造了一個奇蹟。電燈的主要構造是:金屬底座,燈心,燈絲。

電的套用,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建設的水力發電站,風力發電站,火力發電站,太陽能發電站,核電站使人類社會進入了新的時代。

電的套用,加快了人類社會向前前進的腳步。